【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缘石,特别是路缘石内部的强化结构和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大规模开展,道路积水排水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道路的后期维护不到位,例如无人管理,另一方面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其中路缘石的设计就存在问题,由于车辆停车位日趋紧张,很多汽车直接压过路缘石停在道路两边,长此以往,强度较低的路缘石很容易发生破损,导致不少具有排水功能的路缘石排水管道堵塞破坏。另一方面,由于人行道和路面的高度差较大,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路缘石汇聚到路面与路面的雨水同时通过一条排水渠入口排水,造成入口局部水流量过大而形成积水,影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强度高,能承受较大冲击,人行道和路面的排水独立互不影响,隐蔽性好,不影响美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包括立方体混凝土主体,混凝土主体内有一个贯穿混凝土主体两个相对端面的排水孔,排水孔内壁表面为钢板,平行于排水孔贯穿方向的混凝土主体的一个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排水孔连通的侧排水管,混凝土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包括立方体混凝土主体(1),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主体(1)内有一个贯穿混凝土主体(1)两个相对端面的排水孔,排水孔内壁表面为钢板(2),平行于排水孔贯穿方向的混凝土主体(1)的一个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排水孔连通的侧排水管(3‑1),混凝土主体(1)内设置有连通上端面与排水孔的上排水管(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包括立方体混凝土主体(1),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主体(1)内有一个贯穿混凝土主体(1)两个相对端面的排水孔,排水孔内壁表面为钢板(2),平行于排水孔贯穿方向的混凝土主体(1)的一个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排水孔连通的侧排水管(3-1),混凝土主体(1)内设置有连通上端面与排水孔的上排水管(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截面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道多引管道单内腔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外表面连接有钢管(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艳,邹传龙,陈姗,潘佐敏,刘科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