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46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和翼子板,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连接,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上设有横梁,横梁与前保险杠之间可拆卸连接。横梁的两端与前保险杠连接,减小了前保险杠固定点之间的跨度,同时横梁分担前保险杠的重量,减小了翼子板的受力,增强了整个前保险杠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整个前保险杠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之间的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与横梁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保险杠是汽车重要的外饰件之一,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安装在汽车前部,它对车辆的安全防护、造型效果、空气动力性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汽车的前保险杠一般都直接安装在翼子板上,前保险杠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而其两端与翼子板连接,固定点之间 的跨度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前保险杠会有震动,而前保险杠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频繁的震动,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折损破坏,影响连接的强度,汽车在轻微的碰撞之后前保险杠很容易掉落,从而影响整个前保险杠结构的安全性能。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275554A,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设在前保险杠的翻边上的圆形孔、设在翼子板翻边上的方形孔,前保险杠的翻边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翼子板翻边也与水平面平行;前保险杠的翻边上的圆形孔的圆心与翼子板翻边上的方形孔中心对应;一螺母座与翼子板翻边上的方形孔配合连接,螺母座与前保险杠的翻边上的圆形孔同轴;一自攻螺钉穿过翻边上的圆形孔与螺母座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易于制造,拆装方便;能够解决前端造型分块带来的螺钉无法安装问题。其不足之处是该种保险杠仍然直接与翼子板固定,固定点之间跨度大,汽车在行驶中会产生振动,前保险杠因为频繁振动会与翼子板连接处产生折损破坏,影响整个前保险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保险杠直接与翼子板固定,固定点之间跨度大,会因震动导致连接处折损破坏从而影响前保险杠安全性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高保险杠安全性能的前保险杠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和翼子板,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连接,所述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前保险之间可拆卸连接。横梁与前保险杠可拆卸连接,增加了前保险杠的受力点,避免了前保险杠两端固定点之间因跨度太大而导致其连接处容易损坏现象,同时横梁加强了前保险杠自身的强度,提高了整个前保险杠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拆卸连接方便前保险杠的安装和拆卸。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两端的上侧设有支架,所述的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与横梁支架的对应处设有开口向下的挂钩,挂钩挂设在支架上形成挂钩连接。通过前保险杠上的挂钩与横梁上的直接挂置连接,十分方便前保险杠的安装于拆卸,同时又能使横梁有效的承担前保险杠的重力。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成“几”字形结构,包括与横梁固定的支撑脚、支撑腿和与挂钩连接的支撑面。支架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支撑脚直接焊接在横梁上,安装也十分方便且强度大。作为优选,所述两支架的支撑腿其靠内侧的两支撑腿长度大于靠外侧的两支撑腿。因为前保险杠整体成拱形,而横梁基本上是直梁,支架的两支撑腿内侧长外侧短,其支撑面连线也成拱形,这样挂钩与支架连接配合更加紧凑,稳定性好。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两内端设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一端与横梁固定,另一端与车本体固定。在汽车碰撞时,吸能盒能有效的吸收前保险杠受到的冲力,对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吸能盒包括筒状盒体,盒体包括内板和与内板卡接的外板,筒状盒体棱边和侧面处设有吸能槽。该种吸能盒有更好的吸能效果,同时内、外板中其 中一块板损坏时另一块板仍能起到防撞吸能的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因此,本技术具有有效的提高前保险杠结构安全性能保障人身安全的有益效果O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前保险杠与翼子板安装配合图。图中保险杠I横梁2吸能盒3支架4挂钩5翼子板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和图4所示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I和翼子板6,前保险杠I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6固定连接,前保险杠I内弯曲面上设有横梁2,横梁与前保险之间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是一种挂钩连接,整个前保险杠两端与翼子板固定,中间与横梁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前保险杠的固定点,防止前保险杠直接与翼子板连接导致其固定点之间因跨度太大而导致固定处震动损坏,同时翼子板和横梁一起承担整个前保险杠的重量,翼子板受到的拉力就减小了很多,避免了因翼子板强度不够而导致整个前保险杠存在安全隐患,挂钩连接方便前保险杠的安装盒拆卸;横梁两端的上侧设有支架4,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与横梁支架的对应处设有开口向下的挂钩5,挂钩挂设在支架上形成挂钩。如图2所示,支架4成“几”字形结构,包括与横梁固定的支撑脚、支撑腿和与挂钩连接的支撑面,整个支架结构简单,支撑脚直接焊接在横梁上,强度较大,不易损坏;两支架4的支撑腿其靠内侧的两支撑腿长度大于靠外侧的两支撑腿,因此支撑面连线成拱形,而前保险杠也是一个拱形结构,这样挂钩与支架连接配合更加紧凑,稳定性好。横梁的两内端设有吸能盒3,吸能盒一端与横梁固定,另一端与车体头部固定,吸能盒由内板和外板组合成盒体,边缘设有吸能槽,有更好的吸能效果,同时内、外板中其中一块板损坏时另一块板仍能起到防撞吸能的效果,提高安全性能。该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前保险杠通过两端的挂钩挂置在横梁两端的支架上,横梁两端固定有吸能盒,吸能盒另一端与车身本体固定,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整个前保险杠的固定点有四个,与原来的两个比较,固定点之间的跨度减小的很多,同时翼子板和横梁共同承担前保险杠的重力,减少了翼子板的受力,整个前保 险杠安全性能提高,汽车在碰撞过程中,吸能盒能有效的吸收碰撞过程中的冲击力,能保护人身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I)和翼子板(6),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前保险杠内侧面上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与前保险杠之间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梁两端的上侧设有支架(4),所述的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与横梁支架的对应处设有开口向下的挂钩(5),挂钩挂设在支架上形成挂钩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4)成“几”字形结构,包括与横梁(2)固定的支撑脚、支撑腿和与挂钩连接的支撑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架(4)的支撑腿其靠内侧的两支撑腿长度大于靠外侧的两支撑腿。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梁的两内端设有吸能盒(3),所述吸能盒一端与横梁固定,另一端与车本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能盒包括筒状盒体,盒体包括内板和与内板卡接的外板,筒状盒体棱边和侧面处设有吸能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和翼子板,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连接,前保险杠内弯曲面上设有横梁,横梁与前保险杠之间可拆卸连接。横梁的两端与前保险杠连接,减小了前保险杠固定点之间的跨度,同时横梁分担前保险杠的重量,减小了翼子板的受力,增强了整个前保险杠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整个前保险杠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档编号B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它包括前保险杠(1)和翼子板(6),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翼子板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前保险杠内侧面上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与前保险杠之间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妍项明范学斌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