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压力调节阀及使用该压力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它涉及一种压力调节阀及使用该调节阀的制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制动系统响应滞后,各轮或各轴及各组轴间同步性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先导阀通过气动管道与双控转换阀连接,双控转换阀通过气动管道与继动阀连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先导阀或双控转换阀或继动阀上。制动力度传感器安装在刹车总泵上,刹车总泵通过气动管道与储气筒连接,刹车总泵通过气动管道与制动压力调节阀连接,储气筒通过气动管道与制动压力调节阀连接,制动力度传感器通过主电路线束与制动压力调节阀建立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现车辆的制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压カ调节阀及使用该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具体涉及ー种制动压カ调节阀及使用该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属于车辆制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压刹车制动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响应滞后,各轮或各轴及各组轴间同步性差,制动粗暴模糊不易操作,制动距离长,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通用性弱、无法推广应用。有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传统刹车的缺点造成的,虽然目前已有很多种电控气压制动系统,但有些做得性能不理想,有些做得不安全或有些做得成本高,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一直以来电控气压制动系统无法普及。因此,亟待设计ー种结构简单,低成本,多轴车辆零部件通用性强的刹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制动系统响应滞后,各轮或各轴及各组轴间同步性差,制动粗暴模糊不易操作,制动距离长,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通用性弱、无法推广应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制动压カ调节阀及使用该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是制动压カ调节阀包括先导阀、双控转换阀、继动阀、压カ传感器、第一气动管道和第二气动管道,先导阀通过第一气动管道与双控转换阀连接,双控转换阀通过第二气动管道与继动阀连接,压カ传感器安装在先导阀或双控转换阀或继动阀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二是使用制动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包括刹车总泵、制动传感器、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气源、挂车阀、第一储气筒、第二储气筒、第三储气筒和刹车分泵,制动传感器安装在刹车总泵上,刹车总泵通过两个第三气动管道分别与第一储气筒和第二储气筒连接,第一储气筒和第二储气筒通过第四气动管道与第三储气筒连接,气源安装在第四气动管道上,刹车总泵通过第五气动管道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连接,第一储气筒通过第六气动管道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连接,刹车总泵通过第七气动管道与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及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连接,挂车阀安装在第七气动管道上,第二储气筒和第三储气筒分别通过一个第八气动管道与第ニ制动压カ调节阀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连接,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分别通过一个第九气动管道与刹车分泵连接,制动传感器通过主电路线束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建立电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均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中所述的制动压カ调节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在不破坏现有制动性能的前提下,本技术改变传统气压制动管路的同时还增加了电控气压系统,以电控气压制动为主,传统气压制动为辅实现了两种制动功能的同时存在,本技术提供的两套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高,在其中一套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还可以继续行驶,可以避免车辆抛锚,省去救援费用。另外,本技术还具有制动系统响应快,各轮或各轴及各组轴间同步性高,制动灵活,易操作,制动距离短,结构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I是本技术的制动压カ调节阀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制动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3是制动压カ调节阀与刹车分泵的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压カ调节阀包括先导阀5-1、双控转换阀5-2、继动阀5-3、压カ传感器5-4、第一气动管道5_5和第二气动管道5-6,先导阀5-1通过第一气动管道5-5与双控转换阀5-2连接,双控转换阀5_2通过第二气动管道5-6与继动阀5-3连接,压カ传感器5-4安装在先导阀5-1或双控转换阀5-2或继动阀5-3上。本实施方式的继动阀5-3与刹车分泵12通过管道6连接,压カ传感器5_4还可以安装在刹车分泵12上。具体实施方式ニ 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使用制动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包括刹车总泵I、制动传感器2、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5、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气源8、挂车阀9、第一储气筒10、第二储气筒16、第三储气筒17和刹车分泵12,制动传感器2安装在刹车总泵I上,刹车总泵I通过两个第三气动管道15分别与第一储气筒10和第二储气筒16连接,第一储气筒10和第二储气筒16通过第四气动管道18与第三储气筒17连接,气源8安装在第四气动管道18上,刹车总泵I通过第五气动管道19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5连接,第一储气筒10通过第六气动管道20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5连接,刹车总泵I通过第七气动管道21与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及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连接,挂车阀9安装在第七气动管道21上,第二储气筒16和第三储气筒17分别通过一个第八气动管道24与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连接,第一制动压力调节阀5、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分别通过ー个第九气动管道25与刹车分泵12连接,制动传感器2通过主电路线束26与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5、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建立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制动压カ调节阀5、第二制动压カ调节阀22和第三制动压カ调节阀23均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制动压カ调节阀。制动压カ调节阀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使用制动压カ调节阀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カ分配器4,制动カ分配器4安装在主电路线束26上。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制动传感器2为制动压力传感器或制动位移传感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ニ或三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压力调节阀,它包括先导阀(5-1)、双控转换阀(5-2)、继动阀(5-3)、压力传感器(5-4)、第一气动管道(5-5)和第二气动管道(5-6),其特征在于先导阀(5-1)通过第一气动管道(5-5 )与双控转换阀(5-2 )连接,双控转换阀(5-2 )通过第二气动管道(5-6 )与继动阀(5-3 )连接,压力传感器(5-4)安装在先导阀(5-1)或双控转换阀(5-2 )或继动阀(5-3)上。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动压力调节阀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刹车总泵(I)、制动传感器(2)、第一制动压力调节阀(5)、第二制动压力调节阀(22)、第三制动压力调节阀(23)、气源(8)、挂车阀(9)、第一储气筒(10)、第二储气筒(16)、第三储气筒(17)和刹车分泵(12),制动传感器(2)安装在刹车总泵(I)上,刹车总泵(I)通过两个第三气动管道(15)分别与第一储气筒(10)和第二储气筒(16)连接,第一储气筒(10)和第二储气筒(16)通过第四气动管道(18)与第三储气筒(17)连接,气源(8)安装在第四气动管道·(18)上,刹车总泵(I)通过第五气动管道(19)与第一制动压力调节阀(5)连接,第一储气筒(10)通过第六气动管道(20)与第一制动压力调节阀(5)连接,刹车总泵(I)通过第七气动管道(21)与第二制动压力调节阀(22)及第三制动压力调节阀(23)连接,挂车阀(9)安装在第七气动管道(21)上,第二储气筒(16)和第三储气筒(17)分别通过一个第八气动管道(24)与第二制动压力调节阀(22)和第三制动压力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压力调节阀,它包括先导阀(5?1)、双控转换阀(5?2)、继动阀(5?3)、压力传感器(5?4)、第一气动管道(5?5)和第二气动管道(5?6),其特征在于:先导阀(5?1)通过第一气动管道(5?5)与双控转换阀(5?2)连接,双控转换阀(5?2)通过第二气动管道(5?6)与继动阀(5?3)连接,压力传感器(5?4)安装在先导阀(5?1)或双控转换阀(5?2)或继动阀(5?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岩,
申请(专利权)人:石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