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7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压制在锻造部件成型机的一夹紧台的一受压面上,以固定该夹紧台,该固定装置包括:一缸体、一活塞杆及一压板;其特征在于: 该缸体是直立安装在夹紧台的受压面旁,而活塞杆是安装在缸体上方,并可相对于该缸体作直立的升降及回转的动作,该压板具有相隔设置的一支点端及一旋摆压端,其中支点端结合在活塞杆上,旋摆压端可因活塞杆的带动在一压抵位置及一未压抵位置间转换; 当压板的旋摆压端压在夹紧台的受压面上时,该夹紧台被限位无法翻转,而当活塞杆驱动压板上升并回旋和受压面错位时,该压板位于未压抵位置,此时夹紧台可向后上方翻转。(*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固定锻造部件成型机的夹紧台的固定装置。(2)
技术介绍
以往锻造部件成型机为了达到锻造一贯化的目的,通常是将数个对应的公、母模架设在一机台上相对应的位置,然后利用夹具来夹持锻造的坯料,使其移动对应于下一对的公、母模,以进行下一道的锻造加工。为了方便公、母模及夹具的维修,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是将数个夹具一同安装在一个夹紧台上,由于前述夹具及夹紧台介于公、母模间,因此该夹紧台被设计成可向后翻转。既然在维修方便的前提下,一般夹紧台和架设其上的夹具都被设计成可向后翻转的结构,因此当夹紧台位于正常位置时,也就是夹紧台位于母模的前方时,必需再设置固定装置来固定夹紧台的位置,本技术就是针对这种用来固定夹紧台的固定装置进行改进。早期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的固定装置在设计上,大致是将固定装置安装在夹紧台的左右两侧,借由扳杆的扳动,来带动一压块下移压抵在夹紧台的一受压面上,要翻转夹紧台时,各别扳动两侧固定装置的扳杆,并控制压块向旁旋开,整个夹紧台就可被向后翻转。这种早期夹紧台的固定装置虽然提供了定位以及赋予夹紧台适当弹力的功效,但在设计上,必要的元件多、设计复杂,安装后很占空间,尤其在更多组件的机种操作时,远距离的切刀侧工作人员必需跨上机台顶上才能操作,且装设两侧固定装置在设计和安装上都受到空间限制,因此这种早期夹紧台固定装置无论在制造或使用都不理想。为了克服前述缺失,台湾公告号第437470号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夹紧台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1、1’是安装在锻造部件成型机的一夹紧台10的左右两侧,前述设备都安装在一地板11上,该地板11具有一水平的低平台111、一中平台112以及一高平台113,所述夹紧台10置放在低平台111上,其具有一水平的受压面101,以及两个左右对应的直立面102,在该受压面101左侧和直立面102上各别向上突出一具有斜面的覆压座103。而左侧的固定装置1是安装在地板11的高平台113上,包括一固定在高平台113上的缸体12、一自该缸体12水平向右突出的活塞杆13,以及一安装在活塞杆13末端且具有斜面的挡轴14。而右侧固定装置1’的构造相同于左侧者,两固定装置1、1’不同之处在于右侧固定装置1’是安装在地板11的中平台112上,其安装在水平活塞13末端的挡轴14是向夹紧台10的右侧覆压座103突伸。使用时前述新型专利案是控制两固定装置1、1’的活塞杆13水平突出,其中安装在左侧活塞杆13末端的挡轴14会顺着覆压座103的斜面压抵在夹紧台10上,而安装在右侧活塞13末端的挡轴14是压抵在夹紧台10右侧覆压座103上,借由两侧固定装置1、1’的挡轴14的压抵,来达到定位夹紧台10的目的。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固定装置1、1’是以压缸的方式来控制,该控制方式虽较早期固定装置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等功效,但该固定装置1、1’在设计却具有下述缺失一、空间利用性不佳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固定装置1、1’其活塞杆13提供一种水平的推力,这种横卧式的设计,不仅需要安装缸体12的空间,也需要在水平的位置上预留活塞杆13活动的空间,而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在设计上周围预留空间很有限,因此这种横卧式设计在空间利用性上并不理想。二、灵敏度差,容易造成夹紧台10上夹具的损坏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设计,其压抵夹紧台10的元件分别是左右两侧的挡轴14,两侧挡轴14都是安装在水平的活塞杆13上,也就是说,其压抵的力量受到活塞杆13架设高度的限制,无法产生上下微幅移动的灵敏度,在固定后该夹紧台10无法微往上移动。该固定方式虽然提供了很稳固的固定力,但在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的使用上,由于夹紧台10上各夹具对应位于公模及母模间,在锻造的过程中公模若有微幅的偏摆不稳,其冲力就会作用在夹具上,因此夹具及供其架设的夹紧台10若被完全地压制无法微幅地往上移动,锻造冲压的力就会直接作用在夹具上,并且造成夹具的损坏。而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压制方式,由于两侧挡轴14是安装在水平的活塞杆13上,在压制后该挡轴14上下微幅的作用力方向和活塞杆13突出的方向垂直,因此在使用时该挡轴14并无法产生上下移动的灵敏度,这就是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使用时容易造成夹具损坏的原因。三、制造成本高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固定装置1、1’是特别依照夹紧台10设计,因此该固定装置1、1’必需特别制作,在制造的成本上较高。(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利用性佳、制造成本低,并且可提供较佳灵敏度以降低夹具损伤率的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的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可压制在锻造部件成型机的一夹紧台的一受压面上,以固定该夹紧台。该固定装置包括一缸体、一活塞杆及一压板。本技术的特点在于该缸体是直立安装在夹紧台的受压面旁,而活塞杆是安装在缸体上方,并可相对于该缸体作直立的升降及回转的动作,该压板具有相隔设置的一支点端及一旋摆压端,其中支点端结合在活塞杆上,旋摆压端可因活塞杆的带动在一压抵位置及一未压抵位置间转换。当压板的旋摆压端压在夹紧台的受压面上时,该夹紧台被限位无法旋摆,而当活塞杆驱动压板上升并回旋和受压面错位时,该压板的旋摆压端就会由压抵位置转换到未压抵位置时,此时夹紧台可以向后上方翻转。(4)附图说明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前视图,说明台湾公告号第437470号新型专利案的固定装置和夹紧台间的对应关系。图2是一前视图,说明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左右对应安装在锻造部件成型机上的状态。图3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的夹紧台位于一翻转位置时的状态。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固定装置的一压板的一旋摆压端由一未压抵位置逐渐转换到一压抵位置的过程。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该压板由未压抵位置转换到压抵位置的俯视状态。图6是一前视图,说明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元件配置关系,图中关于控制的部份以简图表示。(5)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3,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装置2是锻造部件成型机3的其中一个设备,该锻造部件成型机3置放在一地板30上,在该地板30上具有两左右对应并相对高起的架设平台301,所述锻造部件成型机3具有一固定机台31、数个安装在固定机台31上的母模机构32、一借助一转轴33横向架设在固定机台31上的夹紧台34,以及数个同时安装在仔台34上且和各母模机构32前后对应的夹具35,该夹紧台34上具有一位于上方的第一受压面341、两左右对应的侧壁342,以及两块自该侧壁342向左右两侧反向突出的受压块343,每一受压块343都具有一位于上方的第二受压面344。而该夹紧台34及安装在夹紧台34上的各夹具35得以转轴33为支点往后上方翻转,以方便母模机构32和各夹具35的维修。也就是说,当夹紧台34连同夹具35位于母模机构32的前方时,其是位于一正常位置,而当夹紧台34以转轴33为支点往固定机台31的后上方翻转时,可以由该正常位置转换到一翻转位置,以方便母模机构32和夹具35等设备的维修。参阅图2、4,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2是左右对应的安装在地板30的两架设平台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夹紧台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压制在锻造部件成型机的一夹紧台的一受压面上,以固定该夹紧台,该固定装置包括一缸体、一活塞杆及一压板;其特征在于该缸体是直立安装在夹紧台的受压面旁,而活塞杆是安装在缸体上方,并可相对于该缸体作直立的升降及回转的动作,该压板具有相隔设置的一支点端及一旋摆压端,其中支点端结合在活塞杆上,旋摆压端可因活塞杆的带动在一压抵位置及一未压抵位置间转换;当压板的旋摆压端压在夹紧台的受压面上时,该夹紧台被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得
申请(专利权)人:福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