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38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包括:其上设有一方形载槽的切模座,载槽上方两侧各有一固定座,载槽后方模壁设有供线材穿经的出入线孔,载槽侧边设有一通出孔;使一方形轴套设于切模座载槽中,轴套内部设有一轴孔,及在一侧边设有一缺口,在轴孔中嵌设一管套状切模套,该切模套内设有一贯通且可供锻造用线材穿经的穿线孔,穿线孔一端的孔侧周缘一体设有硬度极高的碳化钨刀刃;以多个压块,分置轴套上方两侧,各以螺接件锁设于切模座的固定座上,并各以一端压扣轴套。(*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有关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使线材在裁切中所产生的分力影响降低,以使切模具有稳定而耐用的特性,并延长切刀的寿命。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大抵如螺帽成型机、螺丝成型机……等,主要是利用多模具配合多冲头以多步骤来完成一部件的冷锻加工,且在操作上是多部件同时进行锻造作业,因此,为了其连续性且多部件的加工,通常使用的素材是采用成卷的线材,经由其本身的一切料机构锻切成适当长度的块状,以作逐步锻造加工的胚料。此类机器的构造相当复杂,但在各机构的配置上大抵可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抽象示意图显示的关系,其中飞轮A带动具有多组冲头的冲头机构B,是和具有多组模具的模具机构F相对应,且位于操作者位置已先设定妥的第一轴向上;具有对应模具数量及位置的夹具机构E则设于第三轴向而位于模具机构F的前端,用以将前一模具已完成锻造的半成品夹送至下一模具中;送科机构C位于第一轴向靠近模具机构F侧,用以将成卷的线材辊直并输送进机器中;切料机构D整体构设在第一与第二两个轴向上,用以将辊直输入的线材锻切成适当长度的块状;而出科口G则位于第二轴向靠操作者位置,并且稍向下倾斜,用以将完成锻造的成品输出;后通出机构H则位于模具机构F的后方第三轴向上,用以将经冲头机构B冲入模具机构F中的胚科通出。前述模具机构F包含供胚料成型的成型模,及供线材输入以供切料机构D切断的切模,本技术主要是针对该切模部份所作的改进。请配合参阅图2,该模具机构F主要是设有一模座本体F1,在模座本体F1上设有多个成型模座F2及一个切模座F3,该成型模座F2由于和本技术标的无关,故不加以赘述;而有关切模部份,一般主要是在切模座F3上开有一约略呈半圆弧状的模槽F31,模槽F31上方开有一较大的载槽F32,载槽F32与模槽F31之间形成分设两侧的肩部F33,而载槽F32上方两侧则平设出两固定座F34,并在固定座F34上开有固定螺孔F35,另外模槽F31后方的模壁F36上开有供前述送科机构C将线材输送穿入的入线孔F37,及位于入线孔F37上方的锁固孔F38,而模槽F31下方微凹有一逃屑槽F311,及在侧边设有一通出孔F39,其是供前述后通出机构H中通棒穿出使用(此部份并非本技术特征,故不赘述)。此外,另设有一切模套F4,大致呈一管套状,其外径恰好配合模槽F31内径,且内开有一贯通且可供锻造用线材穿经的轴孔F41,轴孔F41一端的孔侧周缘一体设有硬度极高的碳化钨切刃F42。一压模套F5,其下方开设一内径配合切模套F4外径而约略呈半圆槽状的套槽F51,套槽51两侧各分设有压肩部F52,另在后方凸设有一上开螺孔F5 3的固定块F54。四个压块F6,每一压块上各设有一穿孔F61。另外。有关前述切科机构D.虽非本技术改进标的,但因切模的问题会影响切料机构D中切刀的使用,故一并将切料机构D中的切刀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图2,该切刀D1主要包含一设置在一可作往复驱动机构上的刀柄D11,及刀柄D11上一端与刀柄D11铰设、而另一端藉螺扣元件D12与刀柄D11搭扣的刀闸D13,刀闸D13与刀柄D11间组成一约略呈圆形的区间D14,并在其中夹设有一上开一刀孔D15的圆形刀板D16,该刀孔D15大小约恰好可使锻造用线材穿经,且刀孔D15周缘一体镶有硬度极高的碳化钨刀刃D17。有关此传统切模组合的情形,请参阅图3,首先将切模套F4置于半圆形模槽F31中,再将压模套F5罩复于切模套F4上,两侧则利用螺接件F7锁扣压块F6压复在切模套F4的压肩部F52,并利用螺接件F8将切模套F4上的固定块F54固定于后方的模壁F36上而完成整体的组合。在操作时,如图3所示,此时切刀D1恰好位于切模的正前方,且切刀D1上的刀孔D15对正切模套F4的轴孔F41,当线材自切模座F3的入线孔F37进入时,将经由轴孔F41进入切刀D1上的刀孔D15内一适当距离,当切刀D1受驱动前进时,轴孔F41与刀孔F15的相对运动将使线材受锻切,同时切断的胚料将留置在切刀D1的刀孔D15中。且如图4所示地被带至通出孔F39前端,此时通出孔F39将由前述后通出机构H中通出一退出棒将刀孔D15中的胚料通出,前述夹具机构E可将之夹送至成型模座F2中作冲压成型加工。上述传统的切模构造虽然可达成锻切胚料的目的,但在锻切的过程中,由于是冷锻成型,因此在切刀前进锻切时的压推力量对切模套F4的作用力甚大,其作用力将因为载槽F31内周面是一圆弧形,且将切模套F4压复的压模套F5是一与切模座F3分离的半圆形复体,因此切模套F4极易产生向上的分力,且此分力极易顶推压模套F5翘顶,久而久之,在每一次锻切时,切模套F4将形成震动现象。由于切刀D1中的刀孔D15内径与线材外径几乎相当,因此、该震动现象将极易使刀孔侧的硬而脆的碳化钨刀刃D17磨损,则日久未发现时,磨损的刀刃D17产生更大的锻切阻力,使震动更严重,使锁固压块F6的螺接件F7断裂,造成刀板D16崩裂脱出者时有可见,险象环生。另一个发生震动的原因,来自于压块F6仅作向下压抵,切模套F4及压模套F5之间的分离状态,及切模套F4与载槽F31之间的配合余隙,锻切时的作用力使切模套F4及压模套F5往左右位移震动的机率更为频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其可使线材在裁切中所产生的分力影响降低,以使切模具有稳定而耐用的特性,并延长切刀的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切模座,其上开设有一方形载槽,载槽上方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座,而载槽后方模壁则开设有供线材穿经的出入线孔,同时载槽侧边则设有一通出孔;一轴套,其大致呈方形,设于前述切模座载槽中,并在内部开设有一轴孔,及在一侧边开设有一缺口;一切模套,大致呈一管套状,设于前述轴套轴孔中,且内开有一贯通且可供锻造用线材穿经的穿线孔,穿线孔一端的孔侧周缘一体设有硬度极高的碳化钨刀刃;多个压块,分置前述轴套上方两侧,各以螺接件锁设在前述切模座的固定座上,并各以一端压扣轴套上方;藉由以上构造,使切模套嵌置在轴套轴孔中,且方形轴套置于切模座的方形载槽中,并以压块压复轴套定位。其中该轴套受压块压复的部位形成一凹设的压肩部。其中该轴套受压块压复的部位形成斜设的压抵部,且压复在其上的压块在相对于轴套斜设的压抵部处,也设为一斜面。本技术的特征是使圆形管套状的切模套设在方形轴套的内部轴孔中,配合切模座上方形载槽,使线材锻切时的冲力避免因形成的分力造成机件的震动。下面配合附图和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构造、所采用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图1为传统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机构配置的抽象示意图;图2为传统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传统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构造的组合示意图(一);图4为传统一般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构造的组合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模构造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模构造组合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模构造组合示意图(二)。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模构造立体分解图;主要是在一切模座1上开设有一方形载槽11,载槽11上方两侧各设有一上开螺孔12的固定座13,而载槽11后方模壁14则开设有供线材穿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切模座,其上开设有一方形载槽,载槽上方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座,而载槽后方模壁则开设有供线材穿经的出入线孔,同时载槽侧边则设有一通出孔;一轴套,其大致呈方形,设于前述切模座载槽中,并在内部开设有一轴孔;一切模套,大致呈一管套状,设于前述轴套轴孔中,且内开设有一贯通且可供锻造用线材穿经的穿线孔,穿线孔一端的孔侧周缘一体设有硬度极高的碳化钨刀刃;多个压块,分置前述轴套上方两侧,各以螺接件锁设在前述切模座的固定座上,并各以一端压扣轴套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锻造部件成型机切模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切模座,其上开设有一方形载槽,载槽上方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座,而载槽后方模壁则开设有供线材穿经的出入线孔,同时载槽侧边则设有一通出孔;一轴套,其大致呈方形,设于前述切模座载槽中,并在内部开设有一轴孔;一切模套,大致呈一管套状,设于前述轴套轴孔中,且内开设有一贯通且可供锻造用线材穿经的穿线孔,穿线孔一端的孔侧周缘一体设有硬度极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阳
申请(专利权)人:正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