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片倒装先封装后蚀刻无基岛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56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芯片倒装先封装后蚀刻无基岛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引脚(1)和芯片(2),所述芯片(2)倒装于引脚(1)正面,所述芯片(2)底部与引脚(1)正面之间设置有底部填充胶(13),所述引脚(1)外围的区域、引脚(1)与引脚(1)之间的区域、引脚(1)上部和引脚(1)下部的区域以及芯片(2)外均包封有塑封料(3),所述引脚(1)下部的塑封料(3)表面上开设有小孔(4),所述小孔(4)与引脚(1)背面相连通,所述小孔(4)内设置有金属球(6),所述金属球(6)与引脚(1)背面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封装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环境污染,能够真正做到高密度线路的设计和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传统的高密度基板封装结构的制造エ艺流程如下所示 步骤一、參见图24,取一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基板, 步骤ニ、參见图25,在玻璃纤维基板上所需的位置上开孔, 步骤三、參见图26,在玻璃纤维基板的背面被覆ー层铜箔, 步骤四、參见图27,在玻璃纤维基板打孔的位置填入导电物质, 步骤五、參见图28,在玻璃纤维基板的正面被覆ー层铜箔, 步骤六、參见图29,在玻璃纤维基板表面被覆光阻膜, 步骤七、參见图30,将光阻膜在需要的位置进行曝光显影开窗, 步骤八、參见图31,将完成开窗的部分进行蚀刻, 步骤九、參见图32,将基板表面的光阻膜剥除, 步骤十、參见图33,在铜箔线路层的表面进行防焊漆(俗称绿漆)的被覆, 步骤十一、參见图34,在防焊漆需要进行后エ序的装片以及打线键合的区域进行开窗, 步骤十二、參见图35,在步骤十一进行开窗的区域进行电镀,相对形成基岛和引脚, 步骤十三、完成后续的装片、打线、包封、切割等相关エ序。上述传统高密度基板封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1、多了ー层的玻璃纤维材料,同样的也多了ー层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芯片倒装先封装后蚀刻无基岛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脚(1)和芯片(2),所述芯片(2)倒装于引脚(1)正面,所述芯片(2)底部与引脚(1)正面之间设置有底部填充胶(13),所述引脚(1)外围的区域、引脚(1)与引脚(1)之间的区域、引脚(1)上部和引脚(1)下部的区域以及芯片(2)外均包封有塑封料(3),所述引脚(1)下部的塑封料(3)表面上开设有小孔(4),所述小孔(4)与引脚(1)背面相连通,所述小孔(4)内设置有金属球(6),所述金属球(6)与引脚(1)背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潮梁志忠李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