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控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29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盘的两侧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固定连接活塞,活塞能够沿制动钳体的轴向移动;活塞连接梯形螺母,梯形螺母能够沿活塞的内孔轴向移动;梯形螺母与丝杠的梯形螺纹端配合连接;丝杠的滚珠丝杠段上活动设置有传动螺母,传动螺母固定连接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杆固定连接制动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实现将制动器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制动器驱动电机与制动器的制动钳体垂直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间隙自动调节功能和驻车制动功能,能够提高增力效果,制动性能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护、能量消耗少;并且能够保证车辆制动响应速度的恒定性,进一步保障制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
技术介绍
“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三大主题,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制动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目前的制动系统都是基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植入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循迹控制系统)、ESP (电子车身稳定装置)等实现的。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由于其液压回路易泄露、制动相应速度慢、踏板性能差、装配维修难度大、不易模块集成等缺点,促使人们开发出新一代的汽车制动系统,即线控制动系统(Brake By Wire)。但是,现有的线控制动器缺少制动间隙调节功能,并且轴向、径向的尺寸较大,安装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它可以自动调节制动间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汽车线控制动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制动盘6,制动盘6的两侧设置有摩擦片4,摩擦片4固定连接活塞7 ;活塞7通过平键8实现与制动钳体5的径向连接,防止活塞7发生转动,活塞7与制动钳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6),制动盘(6)的两侧设置有摩擦片(4),摩擦片(4)固定连接活塞(7);活塞(7)通过平键(8)实现与制动钳体(5)的径向连接,防止活塞(7)发生转动,活塞(7)与制动钳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活塞(7)能够沿制动钳体(5)的轴向移动;活塞(7)连接梯形螺母(10),梯形螺母(10)能够沿活塞(7)的内孔轴向移动;梯形螺母(10)与丝杠的梯形螺纹端(15C)配合连接;丝杠的滚珠丝杠段(15B)上活动设置有传动螺母(16),传动螺母(16)固定连接蜗轮(14),蜗轮(14)与蜗杆(12)相啮合,蜗杆(12)固定连接制动器驱动电机(3A)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锐石浩然葛正傅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