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电磁导入机构的电磁液压复合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29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乘用车的采用电磁导入机构的电磁液压复合制动器,摩擦制动盘、电磁制动盘均与轮毂紧固在一起,电磁制动盘位于轮缸和转向节之间,在转向节上固定设置靠近电磁制动盘的电磁导块,电磁线圈绕制在铁心上,电磁导块通过柔性电磁导管连接电磁线圈的N极、S极,每两个电磁导块分别对应着一个电磁线圈的N极和S极,电磁导管内部充满有磁粉,可将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导入到电磁导块上,电磁制动盘在转动过程中切割电磁导块的N极通往S极的磁力线,在电磁制动盘内产生电涡流。采用双盘制动器,充分发挥摩擦制动与电磁制动各自的优点,减轻制动系统的磨损,降低维护成本,改善汽车的热失效和涉水失效性能,提高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的制动机构,特别涉及到通过电磁制动和液压助力摩擦制动的共同作用,最终通过电磁制动力和摩擦制动力对车辆进行复合制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乘用车的制动系统基本是通过液压助力进行摩擦制动实现的,随着发动机功率和汽车车速的不断提升,汽车原有液压制动系统在性能的提高方面潜力有限,由此造成的制动热失效、涉水失效、制动反应时间过长、维修成本升高、摩擦粉尘污染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关出。为了克服现行液压制动系统的缺点,将液压系统与非接触的电磁制动系统进行复合,采用电磁制动来分流车辆制动系统能量是制动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由于电磁制动需要大尺寸的电磁感应线圈,在汽车车轮狭小周边空间中无法安装较大尺寸的电磁感应线圈。同时,由于前轮需要做转向运动,前后车轮依靠悬架系统做上下运动,这就要求电磁/液压复合制动机构必须能够与车轮轮毂一起运动。目前,国内外仅是对电磁/液压复合制动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还未出现复合制动系统的具体结构以及与车辆的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到车轮附近的狭小空间不易安装较大尺寸的电磁线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电磁导入机构的电磁液压复合制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电磁导入机构的电磁液压复合制动器,包括摩擦制动盘(3)和电磁制动盘(12),摩擦制动盘(3)、电磁制动盘(12)均与轮毂(1)紧固在一起,其特征是:轮毂(1)通过轮毂轴承(2)连接转向节(13),转向节(13)与轮胎(9)之间设置制动钳形支架(10),制动钳支架(10)中间设置轮缸(7),轮缸(7)中设置有活塞(5),活塞(5)连接制动块总成(6),制动块总成(6)上设有导向支撑销(8),制动块总成(6)在导向支撑销(8)的导引下夹紧摩擦制动盘(3);电磁制动盘(12)位于轮缸(7)和转向节(13)之间,在转向节(13)上固定设置靠近电磁制动盘(12)的电磁导块(14),电磁线圈(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刘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