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薄膜元件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571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元件组装体,其包括具有可挠性的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薄膜元件,其中,在所述基材中,在设有多个薄膜元件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并且其中,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凸部。由于凸部形成在基材的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中,因而即使当卷取薄膜元件组装体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基材的第二表面与形成在第一表面上的多个薄膜元件接触,并且能够向薄膜元件组装体赋予进一步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元件组装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诸如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或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或者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期望实现具有可挠性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可挠性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大屏幕,薄、轻、可卷取,并且易于携带。然而,另一方面,当这种图像显示装置被卷取时,易于发生诸如因接触面之间的磨擦而出现擦伤或磨损等问题。为了应付该问题,例如JP-A-2008-185853披露了与柔性显示装置相关的公开内容,其中发光元件形成在柔性基体上,为收纳而卷取该柔性显示装置时使得发光侧表面和背侧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发光侧表面的硬度大于背侧表面的硬度。然而,在JP-A-2008-185853披露的柔性显示装置中,期望进一步改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进一步改善耐久性的构造和结构的薄膜元件组装体。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在具有可挠性的基材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薄膜元件,在所述基材中,在设有多个薄膜元件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并且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凸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由于凸部形成在基材的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中,因而即使当卷取薄膜元件组装体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基材的第二表面与形成在第一表面上的多个薄膜元件接触,并且能够向薄膜元件组装体赋予进一步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IA是第一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方向看的示意性侧面图,图IB是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二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A是第一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B是第二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二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A是第三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方向看的示意性侧面图,图3B是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二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A是第四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方向看的示意性侧面图,图4B是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第五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表面侧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A和图6B分别是第六实施例及其变形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从第一方向看的示意性侧面图。图7A和图7B分别是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图8A和图SB分别是第九实施例和第十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图9是第十一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图IOA是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的变形例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图IOB是用于 说明实施例的薄膜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支撑基板等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在各实施例中记载的各种数值及材料仅仅是例子。将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说明。I.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的总体说明2.第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3 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4.第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5.第四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变形例)6.第五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7.第六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8.第七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变形例)9.第八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10.第九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又一变形例)11.第十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再一变形例)12.第H^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和替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的总体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基材可以具有两条相对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另两条相对边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和凸部可以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两条边形成在第二区域中。在这种优选构造中,所述基材可绕着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卷取。也就是说,所述基材可沿着第一方向卷取。在这种优选构造中,每个凸部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二方向延伸的切口部。在这些优选构造中,薄膜元件组装体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所述凸部形成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的至少第一区域中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加强部件,并且所述加强部件的高度低于形成在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中的凸部的高度。在包括这些优选构造和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薄膜元件组装体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其中所述凸部形成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并且沿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两条边在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附加凸部。也就是说,在这种结构中,在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中设置有包围第一区域的框架状凸部。在包括上述优选构造和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所述凸部优选由选自发泡材料、凝胶状材料和橡胶状材料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还优选的是,所述凸部含有抗静电剂。在包括上述优选构造和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下文中,将其简化统称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虽然基材具有可挠性,但表述“基材具有可挠性”指的·是即使当厚度为Imm以下的基材绕着半径为5cm的圆柱体卷取时以及当厚度为Imm以上的基材绕着半径为20cm的圆柱体卷取时基材也不会折断。此外,尽管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总体上具有可挠性,但表述“薄膜元件组装体具有可挠性”指的是即使绕着半径为20cm的圆柱体卷取时薄膜元件组装体也不会折断。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元件组装体中,发泡材料的例子包括聚氨酯泡沫和丙烯酸酯泡沫,凝胶状材料的例子包括硅凝胶和丙烯酸凝胶,橡胶状材料的例子包括硅酮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丁二烯橡胶(CR)、NBR、SBR、异戊二烯橡胶(IR)和天然橡胶,抗静电剂的例子包括碳、氧化钛、碳纳米管、铜、铝、表面活性剂、离子导电机构和电子导电机构。然而,构成凸部的材料不限于上面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后面描述的构成基材的塑料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构成基材的塑料材料可以与构成凸部的塑料材料相同或者不同。构成加强部件的材料可以包括上面的材料,或者可以使用后面描述的构成基材的塑料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构成基材的塑料材料可以与构成加强部件的塑料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可选择地,构成加强部件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乙烯树脂(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丙烯树脂(PP)、聚苯乙烯树脂(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树脂(ABS)、环状烯烃共聚物(COC)、聚碳酸酯树脂(PC)、聚酰胺树脂(PA)、酚醛树脂和TPE。制造凸部和加强部件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利用模具对片状部件进行冲压的方法、注射成型方法和挤出成型方法。制造出来的凸部和加强部件可以利用粘合剂贴附到基材上,可选择地,制造出来的凸部和加强部件可以基于热熔结合方法、光固化方法以及使用胶带的方法固定到基材上。可选择地,凸部和加强部件可以直接形成在基材上。此外,凸部和加强部件可以彼此一体形成,并且凸部和加强部件可以与基材一体形成。凸部可以具有带状形状、由线段的集合形成的形状以及由点的集合形成的形状。在第二区域中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一条边的凸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为了方便,将形成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元件组装体,其包括:具有可挠性的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薄膜元件,其中,在所述基材中,在设有多个薄膜元件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并且其中,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12 JP 2011-1072871.一种薄膜元件组装体,其包括 具有可挠性的基材,和 设置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薄膜元件, 其中,在所述基材中,在设有多个薄膜元件的第一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未设置薄膜元件的第二区域,并且 其中,在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或者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一者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元件组装体, 其中,所述基材具有两条相对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另两条相对边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凸部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两条边形成在第二区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元件组装体,其中,所述基材可绕着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卷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元件组装体,其中,每个凸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川弦八木岩野田真胜原真央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