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139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转向灯(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前照灯(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前照灯支架(3)通过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套装在前减震(6)上,在上套环(3a)与前减震(6)之间、下套环(3b)与前减震(6)之间设置有胶套(7),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位于前减震(6)的上联板(6a)和下联板(6b)之间并通过上、下联板(6a、6b)限位。通过上、下套环和胶套实现了前照灯支架与车体部分的软连接,有效解决了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前照灯晃动的问题,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前照灯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转向灯共两个,位于前照灯的左右两侧,前照灯和前转向灯通过安装支架连接成一体,再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减震的上、下联板上。由于前照灯与前减震为刚性连接,摩托车运动过程中的振动通过前减震传递到前照灯上,使前照灯产生晃动。尤其是在夜间行驶时,晃动的前照灯灯光容易让人眩晕,使驾驶者产生视觉疲劳,影响驾乘的舒适性, 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前照灯晃动的问题,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包括前照灯(1)、 前转向灯(2)、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减震(6),所述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转向灯(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前照灯(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关键在于所述前照灯支架(3)的后方设置有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 该前照灯支架(3 )通过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 )套装在所述前减震(6 )上,在上套环(3a) 与前减震(6)之间、下套环(3b)与前减震(6)之间设置有胶套(7),所述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位于所述前减震(6)的上联板(6a)和下联板(6b)之间并通过上、下联板(6a、6b)限位。前照灯位于中部,在前照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前转向灯、前照灯支架和前转向灯支承板,一个前照灯、两个前转向灯、两个前照灯支架和两个前转向灯支承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前照灯支架再通过设置在上套环和下套环内的胶套与前减震软连接,并由上、 下联板限位。所述前照灯支架(3)由立板(31)和设置在立板(31)后方的安装架(32)焊接而成, 所述立板(31)上设置有一个前转向灯安装孔(31a)、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和一个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所述前转向灯安装孔(31a)位于立板(31)的中部,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位于立板(31)的前部,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位于立板(31)的后部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设置在安装架(32)上。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既是前转向灯支承板的安装孔,又是前照灯的安装孔,以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前照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固定,前转向灯通过前转向灯安装孔固定,前转向灯支承板通过两个支承板安装孔和一个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固定。所述前转向灯支承板(4)由铝合金压铸成型,强度好,生产一致性高,相比以往采用焊接而成的钣金支架结构,外形更加美观大方。有益效果通过上、下套环和胶套实现了前照灯支架与车体部分的软连接,有效保证了前照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夜间行驶时前照灯的灯光不易炫目,驾驶者不易产生视觉疲劳,使行驶更加安全舒适,增加了行驶的安全系数;具有结构简单,维修、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前照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由一个前照灯1、两个前转向灯2、两个前照灯支架3和两个前转向灯支承板4、前减震6以及连接螺栓等组成。前照灯1居中设置,前照灯支架4、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转向灯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前照灯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在一起。结合图3、图4所示,前照灯支架3的后方设置有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前照灯支架3通过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套装在前减震6上。在上套环3a与前减震6之间、下套环北与前减震6之间设置有胶套7。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位于前减震6 的上联板6a和下联板6b之间,上套环3a的上端与上联板6a的下端贴合,下套环北的下端与下联板6b的上端贴合,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通过上、下联板6a、6b限位。如图3、4所示,前照灯支架3由立板31和安装架32焊接而成,安装架32设置在立板31的后方。立板31用于固定前照灯1、前转向灯2和前转向灯支承板4 ;安装架32用于将前照灯支架3安装到前减震6上。立板31上设置有四个螺栓过孔,分别是一个前转向灯安装孔31a、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和一个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前转向灯安装孔 31a位于立板31的中部,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位于立板31的前部,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位于立板31的后部并上下间隔设置。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设置在安装架32上。 前转向灯支承板4最好由铝合金压铸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包括前照灯(1)、前转向灯(2)、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减震(6),所述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转向灯(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前照灯(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支架(3)的后方设置有上套环(3a)和下套环(北),该前照灯支架(3)通过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 )套装在所述前减震(6 )上,在上套环(3a)与前减震(6 )之间、下套环(3b )与前减震(6)之间设置有胶套(7),所述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位于所述前减震(6)的上联板(6a)和下联板(6b )之间并通过上、下联板(6a、乩)限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支架(3)由立板(31)和设置在立板(31)后方的安装架(32)焊接而成,所述立板(31)上设置有一个前转向灯安装孔(31a)、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和一个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所述前转向灯安装孔(31a)位于立板(31)的中部,支承板及前照灯安装孔(31c)位于立板(31)的前部,两个支承板安装孔(31b)位于立板(31)的后部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 )设置在安装架(32 )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支承板(4)由铝合金压铸成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安装结构,前照灯支架(3)、前转向灯支承板(4)和前转向灯(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前照灯(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5)连接在一起,前照灯支架(3)通过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套装在前减震(6)上,在上套环(3a)与前减震(6)之间、下套环(3b)与前减震(6)之间设置有胶套(7),上套环(3a)和下套环(3b)位于前减震(6)的上联板(6a)和下联板(6b)之间并通过上、下联板(6a、6b)限位。通过上、下套环和胶套实现了前照灯支架与车体部分的软连接,有效解决了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前照灯晃动的问题,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文档编号B62J6/02GK102556224SQ20121002570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新胜, 杨育奎, 邓泽燕, 黄忱鑫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忱鑫杨育奎邓泽燕刘新胜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