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073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在车座下具备收纳箱,在确保收纳箱的收纳容量的同时能够确保足够大的跨乘空间,使跨乘性好。鞍乘型车辆(1)在底板通道部的上方且处于车座的(40)前方形成有跨乘部(3),该鞍乘型车辆具备:车座(40),其具有车座表皮(41)、缓冲材料(42)及车座底板(30);位于车座下方的收纳箱(5);将车座相对于车架能够转动地进行轴支承的铰链机构(15);配置于车座的下前方的底板通道部。在收纳箱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车座底板另行设置的盖部件(20),以铰链机构的旋转轴(15a)为中心转动的车座侧铰链部件(10)与盖部件的前部(21f)连结,车座底板与盖部件的后部(21b)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特别是在车座前方形成有跨乘空间的鞍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两轮机动车等车辆因为乘员跨坐在车座上,所以被称为鞍乘型车辆。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对于该鞍乘型车辆,存在具备乘员能够放脚的低踏板部的被称为所谓的低踏板式鞍乘型车辆(小型两轮机动车)的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在头管和乘员乘坐的车座之间具有跨乘空间,并且在该车座的靠前方的部位,在车座的下方侧配置有收纳箱。该收纳箱的开闭结构如下利用配设于跨乘空间的下方侧的铰链机构,使车座整体较大地开闭。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79961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鞍乘型车辆中,因为构成为将收纳箱配置成与跨乘空间邻接,所以确保跨乘空间即确保上下车的便利性和确保收纳容量是相互对立的课题。 特别是,在将发动机配置于车架的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发动机大型化的情况下,在确保跨乘空间这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特别是,在车座底板兼用作收纳箱的盖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作为设置于车座底板的缓冲部件的聚氨酯泡沫的厚度而导致跨乘空间相应地变窄的问题。这是因为,在车座制造方法中,很难在车座底板上制造不形成聚氨酯泡沫的区域, 因此构成为一直到车座前部中央都设置有聚氨酯泡沫的结构。即,现状为在面对跨乘空间的车座前部中央也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因此,存在由于形成于车座底板上的聚氨酯泡沫的鼓起而使跨乘空间变窄,从而导致跨乘性相应地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在乘员乘坐的车座下具备收纳箱,从而能够确保收纳箱的收纳容量,并且能够确保足够大的跨乘空间,跨乘性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鞍乘型车辆具备车架;车座,其具有车座表皮、缓冲材料及车座底板;收纳箱,其位于所述车座的下方;铰链机构,其将所述车座相对于所述车座能够转动地进行轴支承;脚踏板,乘员将脚放在该脚踏板上;底板通道部,其配置于所述车座的下前方,在所述底板通道部的上方且处于所述车座的前方形成有跨乘空间,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箱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车座底板另行设置的盖部件,以所述铰链机构的旋转轴为中心转动的车座侧铰链部件与所述盖部件的前部连结,所述车座底板与所述盖部件的后部连结。第二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构成为以向车体上方鼓起的状态覆盖所述收纳箱的大致半球形。第三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具备覆盖所述收纳箱的整个开口部并且与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部的整周相接触的密封部件。第四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专利技术中任意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座底板的车体前方侧设置有大致半球形的半球面部, 并且在所述半球面部设置有靠近车体前方的中央部分开设缺口而形成的曲面缺口部,从而形成左右前方部。第五方面专利技术在第四方面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底板的、所述半球面部在俯视时与所述盖部件重合的部分以光滑的曲面构成,所述车座底板的、位于比所述盖部件更靠车体后方侧的后方部分具有在其厚度方向呈凹凸状的棱部。第六方面专利技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专利技术中任意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车座侧铰链部件与所述盖部件通过连结部件直接连结,所述车座底板与所述盖部件经由弹性连结部件进行弹性连结。根据第一方面专利技术,闭合收纳箱上方的结构由相对于车座底板另行设置的部件形成的盖部件构成,因此当制造车座时,上述闭合收纳箱上方的结构能够利用与在车座底板的上面侧形成聚氨酯泡沫的工序不同的工序来制造。由于能够另行制造,因此收纳箱上方侧的盖部件从必须使车座底板的聚氨酯泡沫重合的制造方法中分离出来,可以是不具有聚氨酯泡沫的结构,能够减小所述盖部件向跨乘空间的突出。另外,盖部件作为相对于车座底板另行设置的部件而形成,盖部件的形状和结构的自由度增大,从而能够利用薄的、高刚性的原料和形状构成,所以容易确保跨乘空间。另外,因为铰链机构、盖部件及车座底板一体地连接,所以能够通过开闭车座来容易地开闭收纳箱。根据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由于盖部件构成为大致半球形,因此能够增加强度,且构成薄且刚性高的结构。因此,能够使盖部件变薄,即使是向车体上方鼓起的结构也能够确保跨乘空间,并且能够确保收纳箱的容积。根据第三方面专利技术,盖部件覆盖收纳箱的整个开口部,并通过密封部件密封整个开口部,因此能够确保收纳箱的密闭性良好。根据第四方面专利技术,因为车座底板构成为不存在面对跨乘空间的部分,所以能够增大跨乘空间,另外,因为车座前方侧呈半球形,并且能够将缓冲部件设置于与大腿内侧对应的左右部分,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感。根据第五方面专利技术,由于车座底板的位于靠近跨乘空间的位置的半球面部以光滑的曲面构成,因此实质厚度变薄,从而能够极力抑制车座的高度。另外,由于构成为在乘员乘坐的区域设置有棱部,因此能够减轻重量并且提高车座刚性。根据第六方面专利技术,通过车座侧铰链部件使盖部件牢固地支承于车架,从而能够确保车座开闭时的刚性,因此使车座开闭操作的开闭性好。另一方面,因为车架与车座经由弹性连结部件固定,所以能够抑制来自于车体的振动传递,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鞍乘型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鞍乘型车辆的图1中的跨乘空间下方部分的C-C线的剖面的从车辆前方看的简略端面图。图3是处于卸下图1所示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的罩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简略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左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盖部件的从箭头A方向(车辆前方侧)看的主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盖部件的从箭头B方向(车辆下方侧)看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座底板的左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车座底板的从车辆前方侧看的主视图。图9是图7所示的车座底板的从车辆上方侧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座侧铰链部件的左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车座侧铰链部件的从车辆前方侧看的主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车座侧铰链部件的从车辆上方侧看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图1所示的鞍乘型车辆的车座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是处于卸下车体的罩部件及车座的聚氨酯泡沫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鞍乘型车辆的车座侧铰链部件和盖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剖视图,是包含配置有连结部件的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局部简略剖视图。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鞍乘型车辆的盖部件和车座底板的连结状态的剖视图,是包含配置有弹性连结部件的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局部简略剖视图。图16是说明图15所示的弹性连结部件的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低踏板式鞍乘型两轮车(鞍乘型车辆)2跨乘部5收纳箱6燃料箱10车座侧铰链部件15铰链机构20盖部件30车座底板40车座41车座表皮42缓冲材料50车架67脚踏板68a底板通道部70连结部件80弹性连结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按附图标记所示的方向看,另外,图中所示的Fr、Rr、U、D、R、L 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英邦鸟养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