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3600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其包括本体;电加热器芯,所述电加热器芯安装在所述本体之内,并且配置为产生热空气;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安装在所述本体之内,并且配置为产生冷空气;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配置为根据车辆的内部温度或外部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别而控制施加至所述电加热器芯或所述冷却设备的电流量,从而分别控制由所述电加热器芯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所述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芯和所述冷却设备彼此独立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中加热器和冷却器是独立运行的,以便控制车辆之内的温度。
技术介绍
车辆的空调系统控制车辆内部空间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空气清洁度,以实现需要的条件。图1是示出了车辆的常规空调系统的构造的侧视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装备有内燃机(例如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常规空调控制系统1 包括空调机本体100、加热器芯10、空调机的蒸发器20以及温度控制门D,该加热器芯10安装在空调机本体100的第一侧面上,以便收集来自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废热从而产生热空气,空调机的蒸发器20安装在空调机本体100的第二侧面上以产生冷空气,该温度控制门 D位于空调机本体100的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之间,以控制冷空气和热空气的量(或比率)。空调控制系统1还包括入口 102和出口 104,外部空气通过该入口 102供给,本体 100中的内部空气通过该出口 104从车辆的各个部分排放。在车辆的常规空调控制系统1中,当加热或冷却车辆时,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 都运行,分别由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以预定比率进行混合,以控制车辆的内部温度。在车辆的常规空调控制系统1中,以预定比率对冷空气和热空气进行混合以控制车辆的温度的原因如下。常规空调控制系统1的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并不具有控制冷空气或热空气的吹风强度的功能,即温度控制功能。例如,如果驾驶员想要温度为25°C(77° F)的冷空气,蒸发器20不能产生温度为25°C (77° F)的冷空气,只是能够产生温度根据规格而固定的冷空气,例如10°C (50° F)。因此,为了提供冷空气(或热空气)的需要温度,特定量的热空气(或冷空气)应该与冷空气(或热空气)混合。对于具有加热器芯10的车辆中的能量效率而言,可以认为这样的结构是最优的,该加热器芯10利用内燃机以收集发动机的废热。然而,在电动车辆中(其中不存在废热),需要安装电加热器(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以取代利用废热的加热器。此外,为了以常规方式提供具有使用者需要的温度的冷空气(或热空气),电加热器芯需要一直运行,这就导致了能量的浪费。此外,车辆的常规空调系统1需要包括加热器芯10、蒸发器20和控制门D的全部。 因此,难以对车辆的常规空调系统1进行小型化。从而,需要开发一种技术以使得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独立地运行,而不需要温度控制门D准确地控制分别由加热器芯10和蒸发器20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温度。公开于本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系统,其使得加热器芯和蒸发器独立地运行,而不需要温度控制门准确地控制来自加热器芯和蒸发器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本体;电加热器芯,所述电加热器芯安装在所述本体之内,并且配置为产生热空气;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安装在所述本体之内,并且配置为产生冷空气;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配置为根据车辆的内部温度或外部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别而控制施加至所述电加热器芯或所述冷却设备的电流量,从而分别控制由所述电加热器芯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所述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所述电加热器芯和所述冷却设备彼此独立地运行。所述本体可以包括入口和排放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上,空气通过所述入口从外部供给,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上,通过所述入口供给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至车辆的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冷却设备的入口定位为面对所述本体的入口,并且其中所述电加热器芯的入口以预定的距离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隔开,从而定位为面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并且其中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提供的冷空气通过所述电加热器芯的所述入口和出口,以从所述本体的所述排放口排放。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测量车辆的内部温度;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测量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钥匙输入单元,所述钥匙输入单元配置为接收目标温度;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库配置为存储由所述电加热器芯根据每个电流量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所述冷却设备根据每个电流量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其中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或所述内部温度高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所述控制设备转为空调模式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独立地运行,并且其中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或所述内部温度低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所述控制设备转为加热模式以使得所述加热设备独立地运行。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配置为测量照射进入车辆的阳光的强度,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阳光的强度修正所述目标温度。所述控制设备可以使用DC脉冲波的脉冲宽度调制而线性地控制施加至所述电加热器芯或所述冷却设备的电流量。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配置为辨识车辆的通风模式,其中,当车辆的通风模式是外循环模式时,将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比较,以控制由所述电加热器芯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所述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并且当通风模式是内循环模式时,将所述内部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比较,以控制由所述电加热器芯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所述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的各个方面,由电加热器芯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是通过控制根据车辆的内部温度或外部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别而施加至电加热器芯或冷却设备的电流量而进行控制的,电加热器芯和冷却设备彼此独立地运行。换言之,具有特定温度的热空气或冷空气不是象常规空调系统中那样通过混合热空气和冷空气而产生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加热器芯或冷却设备是独立运行的,以直接产生具有特定温度的热空气或冷空气。从而,与电加热器芯和冷却设备都运行以混合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常规空调系统比较,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能量浪费。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再需要温度控制门,所述温度控制门包括在常规空调系统的本体之内以混合热空气和冷空气。 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具有减小的尺寸和重量。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小型化,有助于减小车辆的尺寸和重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中,电加热器芯和冷却设备可以并排设置并且同时以预定距离彼此隔开。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中,由冷却设备产生的冷空气可以通过电加热器芯的入口和出口以从本体的排放口排放。因此,通过将电加热器芯和冷却设备彼此邻近地移动,车辆的空调系统可以具有减小的尺寸。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可以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由电加热器芯根据每个电流量产生的热空气的温度或者由冷却设备根据每个电流量产生的冷空气的温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电流量准确地控制热空气或冷空气的温度,从而能够实现车辆内部温度的高效管理。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可以基于阳光的强度修正使用者设置的目标温度。从而,本专利技术可以考虑到阳光的强度以及使用者的感觉温度而控制车辆的内部温度。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空调系统可以使用DC脉冲波的脉冲宽度调制而线性地控制施加至电加热器芯或冷却设备的电流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保护电加热器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勇澈崔载式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