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可以包括:所述凸轮板,其通过凸轮轴而能够旋转联接至空调箱,并且该凸轮板包括导向槽;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从所述空调箱向所述凸轮板突出来;以及臂,所述臂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空调箱,并包括可滑动联接至所述凸轮板的导向槽的连接销;其中,当所述凸轮板围绕所述凸轮轴旋转,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连接销沿着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执行凸轮作用时,所述制动机构的前端选择性地插入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当中,以在所述连接销位于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的位置时对所述凸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10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10574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更特别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能够在每一种空调模式中消除凸轮板的空转部分。
技术介绍
通常,如图1所示,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面板1设在车辆的仪表板上。所述控制面板1具有用于选择空调模式的调节旋钮2。所述调节旋钮2的前表面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的标记。例如,所述标记可包括MaxA/C模式、通风模式、双层(Bi-level)模式、地板模式、混合模式、除霜模式和模式关闭。乘客可旋转所述调节旋钮2以选择所需的空调模式。同时,如图1和2所示,当选择空调模式的操作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进行的时候,所述调节旋钮2和凸轮板3经由缆线4彼此连接。所述凸轮板3经由凸轮轴5而与空调箱6可旋转联接。所述凸轮板3形成有导向槽7,包含在臂8中的连接销9插入所述导向槽7。所述臂8经由门轴11而与空调箱6可旋转联接。所述门轴11与门13一体形成,所述门13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并确定了包含在空调箱6中的通风孔12打开的程度。因此,当调节旋钮2操作以经由缆线4传递操作力时,所述凸轮板3旋转。由于凸轮板3的旋转,在沿着导向槽7的弯曲部执行凸轮作用的同时,连接销9使得臂8旋转。而且,由于臂8使得门13旋转,因此有可能调节门13打开通风孔12的程度。同时,在如上所述的通过缆线来操作的常规空调系统中,具有恒定角度的空转部分C1被分别分配至如图3所示的导向槽7的每一种空调模式A1至A5,以吸收缆线4的操作变化。具体而言,由于缆线4在被拉动时和在返回时移动的距离为不同的距离,具有恒定角度的空转部分C1分别分配至导向槽7的每一种空调模式A1至A5,以吸收由于缆线的操作而导致的操作变化。因此,即使使得凸轮板3在空转部分C1内旋转,但臂8不旋转,且因此门13也不旋转。将所述空转部分C1在离每一种空调模式A1至A5的固定位置P1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设定在大约3°的范围内。然而,当空转部分C1被分配至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处于其整个长度被固定的状态)的每一种空调模式A1至A5时,除了空转部分C1之外的所述导向槽7的实际操作部分C2具有凸轮轨迹,所述凸轮轨迹不沿循平滑弯曲部,而是形成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因此,由于因拐折部分的存在而导致的操作感的劣化,因此存在诸如需要更大作用力和导致由于接合感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的缺点。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能够在每一种空调模式中消除凸轮板的空转部分。通过该构造,有可能消除在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中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并因此减小作用力并消除接合感。此外,有可能通过将稳定操作感赋予每一种空调模式而改进突然切换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可以包括:所述凸轮板,其通过凸轮轴而能够旋转联接至空调箱,并且该凸轮板包括导向槽;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从所述空调箱向所述凸轮板突出来;以及臂,所述臂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空调箱,并包括可滑动联接至所述凸轮板的导向槽的连接销;其中,当所述凸轮板围绕所述凸轮轴旋转,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连接销沿着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执行凸轮作用时,所述制动机构的前端选择性地插入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当中,以在所述连接销位于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的位置时对所述凸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移动。所述制动机构可包括制动凸起部,所述制动凸起部形成为从所述空调箱的外侧向所述凸轮板突出,且在所述制动凸起部中具有向所述凸轮板开口的操作槽;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制动凸起部接合并能够沿着所述操作槽移动,其中所述挡块的前侧整体地具有待插入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之一内的突出部;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可以被支撑在所述操作槽的内端上,而另一端被支撑在所述挡块的后表面上,且该弹性元件将弹性力施加至所述挡块以使所述挡块向所述凸轮板弹性偏斜。所述多个定位孔在与所述凸轮轴的中心间隔相同的半径的位置中形成。所述多个定位孔的直径均为同一直径。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形成为弧形,所述弧形可具有平滑的弯曲部而不具有陡坡的拐折部分,以减少作用力并消除接合感。所述挡块的突出部的前端边缘部分和与所述突出部相对的定位孔的边缘部分在具有恒定曲率的弧形部分中形成,以在所述突出部被平滑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时吸收缆线的操作变化。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了空调系统的图,其中调节旋钮和凸轮板经由缆线而彼此连接。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常规空调系统。图4为示出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的空调系统的主视图。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图4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凸轮板中的导向槽的图。图8为沿着图6的线I-I所呈现的横截面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在下文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在空调系统中,其中在仪表板中设置的用于选择空调模式的调节旋钮2(示于图1中)和经由凸轮轴5与空调箱6可旋转联接的凸轮板3经由缆线4彼此连接(如图4和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包括:制动机构20和多个定位孔30,该制动机构20被配置为从空调箱6向凸轮板3突出来,该多个定位孔30在凸轮板3中形成,且当凸轮板3围绕凸轮轴5旋转、且包含在臂8中的连接销9沿着在凸轮板3a中形成的导向槽7来执行凸轮作用时,所述制动机构20的前端可以插入多个定位孔30中,以在所述连接销9位于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A1至A5的位置时对所述凸轮板3的位置进行限制移动。如图1所示,调节旋钮2的前表面具有在其上形成标记,所述标记各自对应空调模式。例如,所述标记可包括MaxA/C模式、通风模式、双层模式、地板模式、混合模式、除霜模式和模式关闭。乘客可旋转所述调节旋钮2以选择所需的空调模式。所述凸轮板3经由凸轮轴5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包括:所述凸轮板,其通过凸轮轴而能够旋转联接至空调箱,并且该凸轮板包括导向槽;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从所述空调箱向所述凸轮板突出来;以及臂,所述臂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空调箱,并包括可滑动联接至所述凸轮板的导向槽的连接销;其中,当所述凸轮板围绕所述凸轮轴旋转,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连接销沿着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执行凸轮作用时,所述制动机构的前端选择性地插入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当中,以在所述连接销位于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的位置时对所述凸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KR 10-2011-01057431.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包括:所述凸轮板,其通过凸轮轴而能够旋转联接至空调箱,并且该凸轮板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不存在空转部分;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从所述空调箱向所述凸轮板突出来;以及臂,所述臂能够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空调箱,并包括可滑动联接至所述凸轮板的导向槽的连接销;其中,当所述凸轮板围绕所述凸轮轴旋转,且包含在所述臂中的连接销沿着在所述凸轮板中形成的导向槽执行凸轮作用时,所述制动机构的前端选择性地插入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其中一个当中,以在所述连接销位于对应于每一种空调模式的位置时对所述凸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凸轮板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凸起部,所述制动凸起部形成为从所述空调箱的外侧向所述凸轮板突出,且在所述制动凸起部中具有向所述凸轮板开口的操作槽;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衡,朴泰用,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汉拿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