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7580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该车辆除霜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该风道本体(1)设置有风道入口(2)和风道出口(3);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该风道入口(2)和该风道出口(3)之间,用于使从该风道入口(2)流入的气体经过该多孔介质层(4)均匀分布在该风道本体(1)内,以从该风道出口(3)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能够提高车辆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车辆除霜风道是车辆空调除霜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件,其送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前挡玻璃及前门窗玻璃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从而影响该车的除霜性能。在车辆中,气流的流动大体是,利用内循环/外循环等选择空气源,将所选择的空气源进行过滤,然后提供给空调器或加热器,空调器或加热器制冷/加热后的气体提供到空调系统的各个出风口。其中,对于除霜/除雾模式,制冷/加热后的气体提供至除霜风道的进风口。车辆除霜风道与车辆加热器或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来自系统的高温冷却液通过换热水箱变成热风,经除霜风道均匀吹送到风挡玻璃内侧,进行全景除霜或除雾。为了将气流均匀吹送到风挡玻璃内侧,现有车辆除霜风道都是通过使用导流隔板将气流分配到除霜风道出口格栅。使用导流隔板时,往往需要对初步设计进行多次优化,使气流在格栅处的分配达到要求;增加了风道开发时间和成本;另外,导流隔板的使用,并不能使气流分配达到最优,同时增加了风道的风阻,可能带来较大的气动噪声,这些都影响了除霜风道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能够提高除霜风道的性能。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除霜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该风道本体1设置有风道入口2和风道出口3;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该风道入口2和该风道出口3之间,用于使从该风道入口2流入的气体经过该多孔介质层4均匀分布在该风道本体1内,以从该风道出口3流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车辆除霜风道中设置多孔介质层,通过多孔介质层分配气流,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导流隔板的车辆除霜风道,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结构简单,不需要针对具体布局多次设计、仿真、优化,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多孔介质层使得出口气流分配更均衡,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抑制风道气流噪声,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除霜风道的性能。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出口3的数量为一个,该多孔介质层4的数量为一个。该车辆除霜风道可应用于需要除霜的玻璃较窄的情况。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孔介质层4可以设置在靠近风道出口3的一侧,以提高气流分配的效果。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风道出口3;该多孔介质层4的数量为一个,该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该风道本体1的主通道上。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风道出口3;该多孔介质层4的数量与该风道出口3的数量一致,每个风道出口3所在该风道本体1的支通道上均设置有该多孔介质层4。该车辆除霜风道可应用于需要除霜的玻璃较宽的情况。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多孔介质层4可以分别设置在靠近相应的风道出口3的一侧,以提高气流分配的效果。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为曲面形状。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孔介质层4朝气流方向弯曲。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为平面形状。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的表面与该风道本体1的内壁正交。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的厚度为0.5-50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为海绵层。在本实施例中,海绵层易于调整,能够适应各种结构或形状的风道,不但能够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而且能够使得气流分配更均衡和降低噪声。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海绵层的厚度为2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车辆除霜风道还包括:固定网,设置于该多孔介质层4的上方和/或下方。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固定网的网眼孔径为5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固定网为金属丝网,该金属丝网的金属丝直径为0.5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介质层4为金属翅片板。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金属翅片板的厚度为10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金属翅片板的翅片竖直设置。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金属翅片板的每相邻两翅片的间距为2mm。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金属翅片板的材料为不锈钢。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车辆除霜风道可以设置于车辆的仪表台内,或车门内。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道本体1的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采用薄钢板或铝合金板,或采用内外两层金属壳中间夹隔热材料的隔热风道。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本体1的截面为圆形。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入口2的截面面积等于空调热风出口的面积。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风道出口3的截面面积大于该风道入口2的截面面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车辆除霜风道。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车辆除霜风道设置于该车辆的仪表台内,或车门内。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车辆除霜风道。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车辆除霜风道的风道入口与该空调系统的一个出风口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除霜风道,采用多孔介质层代替导流隔板,提升了车辆除霜风道的性能。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除霜风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除霜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该风道本体1设置有风道入口2和风道出口3;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该风道入口2和该风道出口3之间,用于使从该风道入口2流入的气体经过该多孔介质层4均匀分布在该风道本体1内,以从该风道出口3流出。车辆除霜风道用于清除前风挡玻璃及门窗玻璃内部的霜层,是车辆空调除霜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件。通常车辆除霜风道通过多道导流隔板,连接除霜风道入口和出风格栅,使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1),所述风道本体(1)设置有风道入口(2)和风道出口(3);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所述风道入口(2)和所述风道出口(3)之间,用于使从所述风道入口(2)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多孔介质层(4)均匀分布在所述风道本体(1)内,以从所述风道出口(3)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1),所述风道本体(1)设置有风道入口(2)和风道出口(3);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所述风道入口(2)和所述风道出口(3)之间,用于使从所述风道入口(2)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多孔介质层(4)均匀分布在所述风道本体(1)内,以从所述风道出口(3)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风道出口(3);所述多孔介质层(4)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多孔介质层(4)设置在所述风道本体(1)的主通道上;或者,所述多孔介质层(4)的数量与所述风道出口(3)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风道出口(3)所在所述风道本体(1)的支通道上均设置有所述多孔介质层(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除霜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层(4)为曲面形状或平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郑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