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738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端子(61)和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第一壳体设置有凹形插入部和第一加固支架(51),第一加固支架布置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第二连接器具有构造为与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的第二端子(161)和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第二壳体(111)。第二壳体设置有构造为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凸形插入部(122)以及布置在所述凸形插入部中且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啮合的第二加固支架(1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板对板连接器已用于将一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这种板对板连接器通过装配而附接至一对电路板的对应的相对表面,以使一对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而且,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技术附接至板对板连接器的两端的加固支架构造为用作锁定构件, 从而保持与对应的连接器啮合的状态(应当参照例如待审公开(Kokai)的日本专利申请 No. 2005-050702)。图7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加固支架的剖视图。参考图7,由附图标记811表示的第一壳体为安装在未示出的第一电路板中的第一连接器的壳体,并且由附图标记911表示的第二壳体为安装在未示出的第二电路板中的第二连接器的壳体。多个第一端子861安装到第一壳体811中,并且多个第二端子961安装到第二壳体911中。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而啮合到一起时,使得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中的对应一个彼此形成接触,从而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而且,第一加固支架851附接至沿第一壳体811的纵向(与图纸垂直的方向)的左右两端。第一加固支架851中的每个设置有基部852 ;固定部856,其构造为从基部852 向下延伸且焊接至第一电路板;一对闩锁臂853,其构造为从基部852向上延伸;锁定突起 854,其形成在闩锁臂853的尖端处。类似地,第二加固支架951附接至沿第二壳体911的纵向的左右两端。第二加固支架951中的每个设置有基部952 ;固定部956,其构造为从基部952向上延伸且焊接至第二电路板;一对闩锁臂953,其构造为从基部952向下延伸;锁定突起954,其形成在闩锁臂 953的尖端处。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而啮合到一起时,第一加固支架851的锁定突起邪4与第二加固支架951的锁定突起954啮合。以此方式,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被锁定,并且保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啮合状态。然而,在常规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由于第一加固支架851的闩锁臂853和第二加固支架951的闩锁臂953具有弹性,即使当第一加固支架851的锁定突起邪4和第二加固支架951的锁定突起%4彼此啮合时,用足够大的力也不能够锁定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也就是说,当作为释放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啮合的力的移除力施加到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上时,第一加固支架851的闩锁臂853和/或第二加固支架951的闩锁臂953弹性变形,从而易于释放第一加固支架851的闩锁臂邪4和第二加固支架951的闩锁臂%4之间的啮合。因此,即使当移除力相对小时,也易于释放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啮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常规板对板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具有如下构造的板对板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加固支架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加固支架中的一个是由大宽度构件形成的,并且另一个是由小宽度构件形成的,从而实现第一加固支架和第二加固支架之间的牢固啮合状态。结果,需要强的移除力来释放啮合状态,并且能够保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稳定啮合。因此,可以为板对板连接器提供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高的可靠性。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设置有凹形插入部的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第一加固支架;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的第二端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设置有构造为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凸形插入部的第二壳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凸形插入部中且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啮合的第二加固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中的一个是由大宽度构件形成的,并且另一个是由小宽度构件形成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中的由所述大宽度构件形成的任一个包括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是通过折叠具有两倍大的宽度的厚板而形成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设置有第一突起锁定部;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中的每个设置有构造为与第一锁定部啮合的第二突起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的一半构造为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并且所述外表面的另一半构造为具有较大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或倾斜的平坦表面;并且第二锁定部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中的一半构造为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所述外表面中的另一半构造为具有较大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或倾斜的平坦表面,所述一半和所述另一半沿相同的方向弯曲或倾斜。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凹形插入部形成在沿所述第一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布置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每个的两侧上;所述凸形插入部形成在沿所述第二壳体的纵向的两端处;并且所述第二加固支架布置在所述凸形插入部中的每个中。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案,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加固支架中的每个设置有第一连接臂部,所述第一连接臂部是通过折叠具有大宽度的厚板而形成的,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臂部设置有形成在弯曲部分中的第一锁定部。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的构造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中的任一个是由大宽度构件形成的,并且另一加固支架是由小宽度构件形成的。借助于该构造,实现了第一加固支架和第二加固支架之间的牢固啮合状态。结果,需要强的移除力来释放啮合状态,并且能够保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稳定啮合。因此,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高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2为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而啮合到一起的状态;图3为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为从第二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为从第二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加固支架的剖视图,图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而啮合到一起的状态;以及图7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加固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文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图1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2为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示了连接器通过装配而啮合到一起的状态;图3为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在附图中,作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器通常为附图标记1表示,第一连接器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 而且,作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一对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器通常由附图标记 101表示,第二连接器为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其安装到未示出的第二板的表面上。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构造为将第一板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设置有凹形插入部的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第一加固支架;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端子形成接触的第二端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设置有构造为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的凸形插入部,以及布置在所述凹形插入部中且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啮合的第二加固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固支架中的一个是由大宽度构件形成的,并且另一个是由小宽度构件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龙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