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42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设有复数电性接点、限位胶块及第一接地片,其中第一接地片具有扣接部,第二电路板相对各电性接点并与第一电路板对接,第二电路板包含绝缘体、复数个导电端子及第二接地片,限位胶块与绝缘体卡合,扣接部与第二接地片扣接,使各导电端子与各电性接点抵触。以此使信号传输路径最短,且有效地降低了串音干扰进而传输高频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频信号传输的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子装置体积极小化且功能极大化的要求下,电子装置内部各零件不但被要求缩小体积、降低高度且又要增加电性特性,以符合发展趋势。因此满足轻薄短小加上快速且大量的数据传输需求,是未来连接器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影音数据的大量化,连接器的传输速度也从Mbps 等级提升到Gbps 等级。常见如板对板连接器用于高频、高速传输时,相邻间的端子更容易相互影响,例如串音效应(Crosstalk)、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或传输延迟(Propagation Delay)等。因此板对板连接器小型化的趋势使得端子的长度、形状及导电路径的安排等结构设计更趋重要。习知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通常为两电路板上设计相对应的胶芯与导电端子,两电路板的导电端子彼此叠合接触,以进行信号传输。当传输信号速度持续加快时,容易产生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的高频电波。此时,板对板连接器也容易被外部电子组件产生的噪声所影响,造成信号衰减或中断等情形发生。因此如何解决日益大量信号高速传输下所造成的缺失,同时符合高频信号传输的规范,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仅以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的各电性接点,使信号传输路径最短,且有效降低串音干扰进而传输高频信号。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通过限位胶块与绝缘体对接,使各导电端子易与各电性接点正确对位,以便于焊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设有复数个电性接点、框设各该电性接点的一限位胶块及连接该限位胶块两端的一第一接地片,其中该第一接地片具有至少一扣接部;以及一第二电路板,相对各该电性接点并与该第一电路板对接,该第二电路板包含一绝缘体、插接于该绝缘体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及连接该绝缘体两端的一第二接地片,其中该限位胶块与该绝缘体卡合,至少一该扣接部与该第二接地片扣接,使各该导电端子与各该电性接点抵触。进一步地,其中至少该一扣接部包含从该第一接地片两端延伸的一弹性端,每一该弹性端具有一弯折部,各该弯折部向该第一接地片中心弯折。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接地片更包含至少一穿孔及复数个定位片,该穿孔供该第一接地片的该弯折部扣固,各该定位片平行于该第二接地片,且垂直地插置于该第二电路板中。进一步地,其中该绝缘体更包含连接该绝缘体两侧并固持该第二接地片的复数对固定块,至少一该穿孔开设于两相邻设置的该固定块之间。进一步地,其中该限位胶块更包含一第一凸缘及一第一凹槽,该绝缘体更包含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与该第二凹槽相应设置,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凸缘相应设置。进一步地,其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焊接部、一固定部及一弹性部,该焊接部与该弹性部形成于该固定部两端,该焊接部与该第二电路板焊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体,该弹性部弹性抵触该电性接点。进一步地,更包含一对遮蔽壳体及一对对接片,其中一对该遮蔽壳体分别遮蔽该限位胶块两侧边,一对该对接片分别插置于该绝缘体两侧边,一对该遮蔽壳体相对于一对该对接片接触形成电性导通。进一步地,其中一对该遮蔽壳体更具有一第一凸点,一对该对接片更具有一第二凸点,该第一凸点供与该第二凸点接触。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第一接地片设有至少一扣接部与第二接地片扣接,除具有接地(Grounding)功效外,更具有对位及固持的效果。限位胶块两短边与绝缘体的两短边各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与凸缘,使两者在对接时不会误插而具有防呆效果。此外,设置于限位胶块两长边的遮蔽壳体,相对与绝缘体两长边上的对接片电性接触,可进一步防止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尚未组装前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后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图,亦即在两电路板上分别装设遮蔽壳体与对接片,但尚未组装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两电路板上分别装设遮蔽壳体与对接片,但尚未组装的剖视图。图7为图6组装后的剖视图。100第一电路板110电性接点120限位胶块122第一凸缘124第一凹槽130第一接地片140扣接部142弹性端144弯折部150遮蔽壳体152第一凸点154扣片156定位片200第二电路板202定位孔210绝缘体212第二凹槽214第二凸缘220导电端子222焊接部224固定部226弹性部230第二接地片232穿孔234定位片240固定块250对接片252第二凸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电路板100及第二电路板200。第一电路板100设有复数电性接点110、框设各电性接点110的限位胶块120及连接限位胶块120两端的第一接地片130,其中第一接地片130具有至少一扣接部140。如图1及图2所示,限位胶块120较佳成矩形凸块,且材质包含但不限于塑料。各电性接点110较佳成两列排列地形成于第一电路板100表面上。第一接地片130隔开上述两排电性接点110,且平行地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00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片130较佳包含多数扣接部140,然而至少一扣接部140即可达成对位及固持的效果。扣接部140包含从第一接地片130两端延伸的弹性端142。各弹性端142具有弯折部144,各弯折部144向第一接地片130中心弯折,使扣接部140外观大致成U型。各扣接部140与第一接地片130一体成形制成,且材质包含但不限于铁或其合金。第二电路板200相对上述电性接点110与第一电路板100对接。第二电路板200包含绝缘体210、插接于绝缘体210的复数导电端子220及连接绝缘体210两端的第二接地片230。当第一电路板100与第二电路板200对接时,限位胶块120会将绝缘体210卡合于其中。此时,至少一扣接部140与第二接地片230扣接,并使各导电端子220与各电性接点110抵触,以形成电性导通。由于各导电端子220仅与各电性接点110接触,使信号传输路径缩短,同时降低了串音干扰,以传输高频信号。第二接地片230更包含至少一穿孔232及复数定位片234。绝缘体210更包含连接绝缘体210两侧并固持第二接地片230的复数对固定块240。如图1及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设有复数个电性接点、框设各该电性接点的一限位胶块及连接该限位胶块两端的一第一接地片,其中该第一接地片具有至少一扣接部;以及一第二电路板,相对各该电性接点并与该第一电路板对接,该第二电路板包含一绝缘体、插接于该绝缘体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及连接该绝缘体两端的一第二接地片,其中该限位胶块与该绝缘体卡合,至少一该扣接部与该第二接地片扣接,使各该导电端子与各该电性接点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电路板,设有复数个电性接点、框设各该电性接点的一限位胶块及连接该限位胶块两端的一第一接地片,其中该第一接地片具有至少一扣接部;以及
一第二电路板,相对各该电性接点并与该第一电路板对接,该第二电路板包含一绝缘体、插接于该绝缘体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及连接该绝缘体两端的一第二接地片,其中该限位胶块与该绝缘体卡合,至少一该扣接部与该第二接地片扣接,使各该导电端子与各该电性接点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该一扣接部包含从该第一接地片两端延伸的一弹性端,每一该弹性端具有一弯折部,各该弯折部向该第一接地片中心弯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接地片更包含至少一穿孔及复数个定位片,该穿孔供该第一接地片的该弯折部扣固,各该定位片平行于该第二接地片,且垂直地插置于该第二电路板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绝缘体更包含连接该绝缘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吾李星佑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