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33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39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中间凸台、及成型于中间凸台两侧的外围壁,所述中间凸台与外围壁之间形成有嵌合槽,所述中间凸台、嵌合槽、及外围壁上开设有两列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在所述外围壁的外侧形成上下贯通的固持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插置于端子槽的固持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板簧部与焊接部,每列端子槽的位于中间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可有效防止绝缘本体翘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03800866.1号专利申请文件揭示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有插头与插座,所述插座包括设有外围壁、中间凸台的插座本体及安装于插座本体外围壁上的插座端子。所述插座本体的外围壁上依次设有若干端子槽,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有竖直插入所述外围壁的端子槽中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端子槽产生硬干涉。随着板对板连接器引脚数的增多,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变得越来越长,由于所述插座端子的固持部与端子槽的干涉量相同,而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本体两端的韧性大于中间的韧性,在组装插座端子于所述端子槽中时,插座本体两端的插座端子的固持部能够完全插入端子槽中,而插座本体中间的插座端子则没有完全插入所述端子槽中,造成插座本体产生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绝缘本体翘曲的板对板连接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中间凸台、及成型于中间凸台两侧的外围壁,所述中间凸台与外围壁之间形成有嵌合槽,所述中间凸台、嵌合槽、及外围壁上开设有两列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在所述外围壁的外侧形 成上下贯通的固持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插置于端子槽的固持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板簧部与焊接部,每列端子槽的位于中间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每列端子槽的固持槽的宽度从两端向中间逐步变大。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两侧设有加宽部,所述加宽部与端子槽的固持槽产生硬干涉。所述端子槽包括形成于中间凸台外侧的容置部并跨越所述嵌合槽与外围壁顶部,从而在外围壁外侧形成所述固持槽。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固持部一端折弯后反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板簧部是自第一接触部末端延伸形成的,所述固持部与第一接触部之间形成跨越所述外围壁的顶部,所述板簧部末端折弯后延伸形成于第一接触部相对的第二接触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槽位于外围壁上的固持槽的宽度设计成从两端区域向中间区域逐步变大,克服了由于绝缘本体中间部分韧性不足而导致导电端子在中间区域插入不完全而导致翘曲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端子槽的固持槽的放大图,其中图4A为两端区域的固持槽的放大图,图4B为中间区域的固持槽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导电端子与端子槽配合时的剖视图,其中图5A为两端区域的配合剖视图,图5B为中间区域的配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导电端子20。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中间凸台11、一体成型于中间凸台11四周的两外围壁12与两安装壁13,所述中间凸台 11与两外围壁12之间形成有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嵌入的嵌合槽15。两外围壁12与相对的中间凸台11上开分别开设有两列端子槽14,每个端子槽14在中间凸台11部分形成容置部141并跨越嵌合槽15与外围壁12顶端而在外围壁12外侧形成在上下方向贯穿的固持槽142。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竖直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 —端折弯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2、自固持部21另一端折弯后反向延伸形成的大致与固持部21平行的第一接触部23、及自第一接触部23底端折弯后延伸形成的板簧部24。所述固持部21与第一接触部23之间形成跨越所述外围壁12的顶部26,所述板簧部24反向折弯后延伸形成一与第一接触部23相对的第二接触部25。所述固持部21两侧形成加宽部210。请参阅图4、图5所示,其中图4A展示的是位于绝缘本体10两端A、B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的局部放大图,图4B展示的是位于绝缘本体10中间C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的局部放大图,所述中间C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在端子槽14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位于两端A、B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的宽度。如此,可见图5所示,图5A为两端A、B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插入导电端子20时的配合图,图5B为中间C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插入导电端子20时的配合图,由于中间C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宽度大于两端A、B区域的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的宽度,所示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1插入所述中间C区域的固持槽142时所受的阻力小于两端A、B区域的固持槽142所受的阻力,如此,可以均衡由于绝缘本体10中间韧性不足而导致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1无法完全插入中间C区域的固持槽142内的缺陷。所述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1两侧的加宽部210与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两侧产生硬干涉,所述中间C区域的干涉量小于两端A、B区域的干涉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一列端子槽14的固持槽142的宽度是从两端A、B区域向中间C区域逐步变大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槽14位于外围壁12上的固持槽142的宽度设计成从两端A、B区域向中间C区域逐步变大,克服了由于绝缘本体10中间部分韧性不足而导致导电端子20在中间C区域插入不完全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中间凸台、及成型于中间凸台两侧的外围壁,所述中间凸台与外围壁之间形成有嵌合槽,所述中间凸台、嵌合槽、及外围壁上开设有两列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在所述外围壁的外侧形成上下贯通的固持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插置于端子槽的固持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板簧部与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每列端子槽的位于中间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中间凸台、及成型于中间凸台两侧的外围壁,所述中间凸台与外围壁之间形成有嵌合槽,所述中间凸台、嵌合槽、及外围壁上开设有两列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在所述外围壁的外侧形成上下贯通的固持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插置于端子槽的固持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板簧部与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每列端子槽的位于中间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固持槽在导电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端子槽的固持槽的宽度从两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