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579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壳体的HDMI连接器以及延伸穿过壳体的多个电触头。该触头限定了从壳体向外延伸并且与印刷电路板的电迹线连接的第一终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对布置的第二终端。触头的第二端可以从壳体延伸,并由此暴露在周围环境中。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承安装件,所述支承安装件可以附接到壳体和电路板以使连接器稳定。保护壳可以包围触头的第二端,并且可以连接到壳体和印刷电路板。防尘罩可以遮盖保护壳的上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大体上涉及高清晰多媒体接(HDMI)连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HDMI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具有用于安装到电部件的一个或多个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被广泛地使用使在电部件或者系统之间的连接更为便利。基于期望得到的装置,连接器可以被布置在使其不均勻平衡的方向中。举一个例子,高清晰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可以被竖直定位,因此导致其上重下轻且易受到损害。具体地,常规不均勻平衡的或者上重下轻的连接器容易受到损害的影响,例如,连接器在接通到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之前或者期间倾倒。此外由于不显著的和低可靠性的电连接,将电连接器连接到PCBs的焊点的使用变得普遍。遗憾的是,连接器的上重下轻或者不均勻平衡趋于在焊点上引起应力,由此增加了焊点随着时间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已经做出了对上重下轻或者不均勻平衡的连接器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的尝试。例如,参考图1,竖直定向的连接器20与保护托架22联合。托架包括环绕连接器20的中心体部分24,以及成对的侧向分隔向下延伸的支脚沈,所述支脚连接到中心体部分M。支脚26 意于装配到延伸进入PCB的互补安装洞中。遗憾的是,当搬动或者运输连接器时,托架容易弯曲,由此导致支脚沈折断或者弯曲。试图使支脚沈变直会导致与PCB安装洞的对准变得不精确,或者会导致支脚被完全折断。此外,使支脚26变直会削弱托架20并且由此妨碍了托架使HDMI连接器稳定。因此需要一种构造为使HDMI连接器稳定,并且对附接到连接器/PCB组件的支脚提供支承的保护托架。
技术实现思路
—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介质壳体;以及延伸穿过该壳体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可以具有从壳体向外延伸并且与电部件的电迹线啮合的第一终端,以及从壳体向外延伸的第二终端。支承安装件可以安装在该壳体上,并且被构造为与由壳体承载的啮合构件配合。该支承安装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安装件附接构件,当电触头的第一终端连接到电部件的迹线时,所述支承安装件附接构件附接到电部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壳体;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多个电触头,每个电触头具有从壳体延伸出来且构造为与电部件的电迹线相啮合的第一终端,以及从壳体延伸出来的第二终端;支承安装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且接合到由壳体承载的啮合构件,所述支承安装件包括至少一个附接构件,当电触头的第一端连接到电部件的迹线时,所述附接构件附接到电部件。优选地,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其构造为与支承安装件的至少两个表面啮合,所述安装支架承载啮合构件。优选地,所述支承安装件包括前壁、与前壁分隔开的后壁以及与前壁的上端结合的上壁。优选地,所述支承安装件的前壁、后壁以及上壁构造为与安装支架的对应前壁、后壁以及上壁啮合。优选地,所述啮合构件包括从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个壁延伸的突出部,支承安装件的互补壁限定了用于接收突出部的孔。优选地,第一孔延伸穿过支承安装件,第二孔延伸进入安装支架,使得当支承安装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时,第一孔和第二孔对准,紧固件构造为延伸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将支承安装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优选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定了主体的保护壳,主体的外围尺寸设计成使之包围电触头的第二终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保护壳包括至少一个壳附接构件,当保护壳安装在电介质壳体上时,壳附接构件延伸穿过壳体并且被接收在电部件中的互补孔中。优选地,所述支承安装件和保护壳为导电的,并且支承安装件进一步包括导电啮合凸片,导电啮合凸片与保护壳接触以使所述安装件接地到保护壳。优选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上部板以及从上部板向下延伸的插入部,其中上部板构造为安坐在保护壳的顶部上,并且当上部板安坐在保护壳上时,插入部布置得与触头相邻。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的壳体;由所述壳体支承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构造为连接到电部件的电迹线; 以及构造为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支承安装件,所述支承安装件具有至少一个竖直壁, 所述至少一个竖直壁与安装支架的对应的竖直壁相啮合,其中支承安装件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当电触头与电部件的电迹线连接时,延伸部被接收在电部件中的互补孔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承载至少一个突出部,当支承安装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时, 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由支承安装件接收。优选地,所述突出部被承载在安装支架的相反壁上,并且支承安装件包括限定了将突出部接收在其中的孔的相反壁。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限定了主体的保护壳,所述主体的外围尺寸设计成使之包围至少一部分电触头,其中保护壳包括至少一个支脚,当保护壳安装在电介质壳体上时,支脚被接收在电部件中的互补孔中。优选地,所述支承安装件进一步包括导电凸片,当保护壳和支承安装件安装在壳体上时,导电凸片与保护壳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成对的安装支架以及在安装支架之间延伸的基部,其中每个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啮合构件;以及由所述基部支承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限定了构造为与电部件的电迹线连接的第一终端,以及与第一终端相反的第二终端, 其中第二终端延伸到壳体之外;成对的支承安装件,每个支承安装件包括成对的分隔开的壁,在所述壁之间接收其中一个安装支架,其中每个支承安装件构造为与啮合构件配合,并且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接收在延伸进入电部件的互补孔中;以及限定了主体的保护壳, 所述主体构造为包围第二终端的大致全部,保护壳包括至少一个支脚,所述支脚构造为延伸穿过壳体并且由延伸进入印刷电路板的互补孔接收。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HDMI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为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前透视图。图3为形成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一部分的HDMI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为沿图3的4-4线的HDMI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图5为形成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一部分的支承安装件的透视图。图6为可形成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一部分的HDMI保护壳的透视图。图7为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后透视图。图8为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组装图。图9为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根据可替换实施例构建的HDMI连接器组件的分解视图。图10为形成图9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的防尘罩的仰视平面图。图11为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根据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构建的HDMI连接器组件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图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为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组件, 其构造为用于附接到电部件(例如印刷电路板(PCB) 110)。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具有连接器壳体102的HDMI连接器101、HDMI保护壳106以及成对的支承安装件108,所述连接器壳体102保持多个导电触头104。当连接器组件100安装到PCBllO上时,电触头104与在 PCBllO上的电迹线(electrical trace)107连接。当安装到PCBllO时,壳106包围并且保护电触头104的上端部免于受到损害。支承安装件108构造为与壳体102啮合并且附接到PCBllO上用以为连接器101提供支承和稳定。将参考图3至图6对连接器组件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件,所述支承安装件包括至少一个附接构件,当电触头的第一端连接到电部件的迹线时,所述附接构件附接到电部件。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多个电触头,每个电触头具有从壳体延伸出来且构造为与电部件的电迹线相啮合的第一终端,以及从壳体延伸出来的第二终端;支承安装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且接合到由壳体承载的啮合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60/928,5522007年5月10日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多个电触头,每个电触头具有从壳体延伸出来且构造为与电部件的电迹线相啮合的第一终端,以及从壳体延伸出来的第二终端;支承安装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且接合到由壳体承载的啮合构件,所述支承安装件包括至少一个附接构件,当电触头的第一端连接到电部件的迹线时,所述附接构件附接到电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其构造为与支承安装件的至少两个表面啮合,所述安装支架承载啮合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安装件包括前壁、与前壁分隔开的后壁以及与前壁的上端结合的上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安装件的前壁、后壁以及上壁构造为与安装支架的对应前壁、后壁以及上壁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构件包括从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个壁延伸的突出部,支承安装件的互补壁限定了用于接收突出部的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孔延伸穿过支承安装件,第二孔延伸进入安装支架,使得当支承安装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时,第一孔和第二孔对准,紧固件构造为延伸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将支承安装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限定了主体的保护壳,主体的外围尺寸设计成使之包围电触头的第二终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保护壳包括至少一个壳附接构件,当保护壳安装在电介质壳体上时,壳附接构件延伸穿过壳体并且被接收在电部件中的互补孔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安装件和保护壳为导电的,并且支承安装件进一步包括导电啮合凸片,导电啮合凸片与保护壳接触以使所述安装件接地到保护壳。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上部板以及从上部板向下延伸的插入部,其中上部板构造为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珀温
申请(专利权)人: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