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717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至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连接器包含:壳体,其具有能够插入柔性电路板的开口;致动器,其可枢转地安装至壳体;以及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致动器具有作用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一凸轮,和作用在第二端子上的第二凸轮。当柔性电路板插入到开口中时并且当致动器被枢转时,第一凸轮使第一端子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体,第二凸轮使第二端子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通过使第一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个与柔性电路板接触的接触力相等而使得稳定电连接成为可能。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housing having an opening capable of being inserted into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 actuator pivotally mounted to the housing,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terminals. The actuator has a first cam acting o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a second cam acting on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inserted into the opening and when the actuator is pivoted, the first conductor of the first terminal of the first cam contac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second conductor second cam second terminal contac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connecto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stabilize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y making the contact force of each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erminals in contact with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电连接的连接器,特别涉及与柔性电路板和之类形成电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来,需要减小形成电连接的连接器的尺寸和增大连接器中的电极的密度。特别地,因为现代电子装置的尺寸减小和密度增大而有强烈需要。再者,即使当移动电话随机振动时也必须保持可靠的电连接。传统的连接器,比如公开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布文本N0.2008-269984,美国专利 N0.7,766,694 和 PCT 国际公布文本 N0.W02007/125679 中的,通过枢转致动器而连接柔性电路板,并且这些连接器均具有两个成形的端子。然而,由于在这些连接器的任一种中,用于与柔性电路板接触的第一成形端子的接触力和用于与柔性电路板接触的第二成形端子的接触力存在差异,所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通过振动变得不稳定。还有,因为尺寸公差造成的电极高度不同,所以每个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的端子接触的接触力存在不同。然而,由于在这些连接器的任一种中,下接触部段是固定的,所以不可能矫正由端子造成的接触力的差异。由此,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因而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第一端子,包含:第一上臂;第一下臂,其与上臂相对定位;第一联结部,其联结第一上臂的基部边缘与第一下臂;以及第一基部臂,其在第二联结部处与第一下臂相联结,所述第二联结部定位在第一下臂的前边缘与第一联结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基部臂从第二联结部延伸越过第一上和第一下臂的前边缘,与在柔性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导体接触的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上和第一下臂中,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电极形成在第一基部臂中,所述第一上、第一下和第一基部臂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第一基部臂与第一下臂隔开,由此在第一基部臂与第一下臂之间形成第一间隔。还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第二端子,包含:第二上臂;第二下臂,其与第二上臂相对定位;联结部,其联结第二上臂的基部边缘与第二下臂;第二基部臂,其在第二下臂的基部边缘处与第二下臂相联结并沿与第二下臂相反的方向延伸;以及负载部,其从联结部沿与第二上臂相反的方向延伸,其中,与在柔性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的导体接触的第三电极形成在第二上和第二下臂中,连接至电路板的第四电极形成在第二基部臂中,并且所述第二上、第二下和第二基部臂在同一平面上。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至平面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包含:绝缘壳体,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开口,柔性电路板将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第一端子,其在绝缘壳体中对齐;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个第二端子,其在绝缘壳体中对齐;致动器,其安装在绝缘壳体上并能够相对于绝缘壳体枢转;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顶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上,所述致动器设置有作用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一凸轮和作用在第二端子上的第二凸轮,当致动器被枢转时,所述第一凸轮使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体,由此使第一端子的第一下臂朝向第一端子的第一基部臂弹性变形,并且所述第二凸轮使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第二间隔形成在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与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之间,并且当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时,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朝向插入开口的底表面弹性变形。作用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一凸轮和作用在第二端子上的第二凸轮形成在致动器的基部边缘中,并且当柔性电路板被插入插入开口时,第一和第二上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顶表面上,第一和第二下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上,并且,通过枢转致动器,第一凸轮使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极接触至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体,由此使第一端子的第一下臂朝向第一端子的第一基部臂弹性变形。第二间隔形成在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与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之间,并且,通过枢转致动器,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由此使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朝向插入开口的底表面弹性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当所述致动器被枢转时,第一凸轮作用在第一上臂的定位在第一电极与第一端子的第一联结部之间的第一负载部上,第二凸轮作用在从第二端子的联结部沿与第二上臂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负载部上,所述第一凸轮通过向下推动第一端子的第一负载部而使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极接触至柔性电路板的对应导体,所述第二凸轮通过向上提升第二端子的第二负载部而使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对应导体。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固定耳片设置在连接器的在第一和第二端子对齐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固定耳片在对应于致动器的枢转轴线的位置处设置有止挡部,并且所述止挡部防止致动器沿柔性电路板的插入方向脱开。还有,固定耳片设置有接合突起,其中,所述接合突起与形成在柔性电路板中的缺口相接合,并且防止柔性电路板从连接器脱开。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通过让用于与柔性电路板接触的每个端子的接触力相等而使得稳定的电连接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的图解。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的图解。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图解。图4是示出沿线A-A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插入之前的状态。图5是示出沿线B-B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插入之前的状态。图6是示出沿线A-A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的插入已完成的状态。图7是示出沿线B-B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的插入已完成的状态。图8是示出沿线A-A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已完成的状态。图9是示出沿线B-B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的位置。该图解示出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已完成的状态。图10是示出沿线C-C的截面的图解,其是图3示出的连接器的固定耳片的位置。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固定耳片的图解。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阐释如下。图1至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图解。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装置包含两个不同的成形连接器。图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第一端子4的侧表面外观的图解。图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中使用的第二端子5的侧表面外观的图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4和第二端子5由规定厚度的导电金属片通过压制工艺或之类沿厚度方向被冲出而形成。第一端子4包含:第一上臂41 ;第一下臂42,其与上臂41相对定位;第一联结部44,其联结第一上臂41的基部边缘和第一下臂42的基部边缘;和第一基部臂43,其在第二联结部45处与第一下臂42相联结,所述第二联结部定位在第一下臂42的前边缘与第一联结部44之间。第一基部臂43从第二联结部45延伸越过第一上臂41的前边缘和第一下臂42。用于与柔性电路板30的第一导体相接触的第一电极46形成在第一上臂41和第一下臂42中。用于接触至电路板的第二电极47形成在第一基部臂43中。第一基部臂43与第一下臂42隔开,由此在第一基部臂43与第一下臂42之间形成第一间隔40。第二端子5包含:第二上臂51 ;第二下臂52,其与第二上臂51相对定位;联结部54,其联结第二上臂51的基部边缘与第二下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正弘
申请(专利权)人: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