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钢轨的头部及底部的耐疲劳损伤性的珠光体系钢轨。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内的急弯线及海外货运铁路中使用的珠光体系钢轨。本申请基于2009年08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89508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海外的货运铁路中,为谋求铁路运输的高效率化而推进货物的高装载化。特别是在通过的列车列数多的区间及急弯线的钢轨中,钢轨的头顶部及头部角部(与车轮凸缘部的接触严密的钢轨头部的角部附近)的磨损显著进行,磨损量的增加造成的使用寿命下降成为问题。此外,在国内的客运铁路中,特别是在急弯线的钢轨中,与海外的货运铁路同样磨损也显著进行,因此磨损量的增加造成的使用寿命下降成为问题。从此背景出发,要求开发具有高耐磨性的钢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钢轨。该钢轨的主要特征在于,为了使珠光体组织高硬度化而进行热处理,使珠光体组织(片层间隔)微细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含有高碳钢的钢轨实施热处理,使金属组织形成索氏体组织或微细珠光体组织的技术。由此,能够谋求钢轨的高强度化,提供耐磨性优良的钢轨。可是,近年来,在海外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珠光体系钢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65~1.20%、Si:0.05~2.00%和Mn:0.05~2.00%,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头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为珠光体组织;作为所述珠光体组织的部位的表面硬度在Hv320~500的范围,且最大表面粗糙度为180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正治,圆山恭平,棚桥拓也,宫崎照久,岩野克也,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