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循环疲劳特性优异的汽车行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376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2:17
一种低循环疲劳特性优异的汽车行走部件,其特征在于,由以质量%计,含有C:0.02~0.10%、Si:0.05~1.0%、Mn:0.3~2.5%、P:0.03%以下、S:0.01%以下、Ti:0.005~0.1%、Al:0.005~0.1%、N:0.0005~0.006%、和B:0.0001~0.01,其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钢构成,是部件组织的80%以上为贝氏体组织的钢,板厚t和外表面曲率半径R的比R/t为5以下的部位的(211)面的X射线半值宽度为5度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行走部件,有例如前桥梁、悬架构件等。
技术介绍
汽车行走部件,不用说可加工性,由于在行驶中反复受到冲击载荷和扭转载荷等,因此在需要高的强度的同时需要高的疲劳特性。冲击载荷和扭转载荷等也有时成为影响到坯料的塑性区域的大的载荷,因此特别是在高应力振幅低循环区域(断裂次数为105次以下)的疲劳特性受到重视。例如,对于作为汽车行走部件的汽车前桥梁,在专利文献I中曾提出了对筒状的 被加工体(例如钢管)的内表面赋予液体压力并进行压制加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异型截面筒状体的前桥梁。为了确保充分的疲劳特性,该前桥梁通过在将钢管压制加工后实施淬火、退火等的硬化热处理,使部件的疲劳特性和强度提高到所希望的水平。如果进行这样的硬化热处理,则部件的成本变高,而且存在部件形状由于热处理而变化,需要追加矫正的情况、和部件软化需要追加的强化手段(例如表面硬质化处理等)的情况。因此,在产业界期待没有压制后的热处理而能够制造的具有充分的疲劳特性的汽车行走部件。另外,作为疲劳特性优异的汽车行走部件,在专利文献2中,曾提出了由Nb和Mo的复合添加钢构成的部件。Nb和Mo的复合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士孝聪中村英幸穴井功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