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52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包括:一框架;一中空的固定块,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内;一绞盘支撑架,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的上部;一圆形的绞盘,其设于所述绞盘支撑架上;一闸板,其贯穿所述固定块的中空部分设置,所述闸板的主体为一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的上端设有一吊挂件,所述长方体板的正面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系列高度刻度;两对称设置的转轴支座,对应所述长方体板固定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转轴支座设于闸板的上方,所述各转轴支座上分别开有一转轴孔;一转轴,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两转轴支座的转轴孔内;一钢丝绳,其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绕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吊挂件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渣的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生产领域中,常常需要对冶金过程中产生的炉渣进行处理。现有高炉炉渣处理工艺系统和流程为“排渣口一渣沟一三通一水渣吹制箱”。干渣坑作为事故或水渣故障时的炉渣处理设备。随着现有高炉操业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炉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高炉冶炼利用系数也达到越来越来的水平,随之而来的是,高炉炉渣生成量也大幅度提高,这就给目前的高炉炉渣处理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当所使用的高炉是已经是具有了很多年炉役的老高炉时,由于水渣冲制产生的排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水渣设备严重老化,维护和检修非常困难,更会加剧高炉炉渣处理的难度。此外,当高炉炉前出渣铁时,如果水渣能力受到了限制,在渣流大时紧急堵铁口, 会造成高炉炉缸受憋风压升高,从而使高炉处于不安全的生产状态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用于在渣流大时对渣流及时进行分流,从而稳定进入水渣吹制箱的渣量,减轻水渣系统的负荷,避免由于渣量超过水渣处理能力造成的紧急堵口。采用本技术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进而会改变原有高炉炉渣处理工艺流程,新流程为“排渣口一渣沟一三通一渣流稳定器一水渣吹制箱”,其中通过调整渣流稳定器的高度可以将炉渣分流至干渣坑。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包括一框架;一中空的固定块,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内;一绞盘支撑架,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的上部;一圆形的绞盘,其设于所述绞盘支撑架上;一闸板,其贯穿所述固定块的中空部分设置,所述闸板的主体为一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的上端设有一吊挂件,所述长方体板的正面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系列高度刻度;两对称设置的转轴支座,对应所述长方体板固定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转轴支座设于间板的上方,所述各转轴支座上分别开有一转轴孔;一转轴,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两转轴支座的转轴孔内;一钢丝绳,其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绕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吊挂件固定连接。上述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在使用时,将其设置在渣沟三通之后、吹制箱之前的位置上。长方体板正面的刻度用于标出相应的渣沟通过渣量。使用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调整进入水渣冲制箱的渣量时,通过旋转绞盘,使得钢丝绳带动间板上下移动,对应间板上的渣量刻度,即可控制进入水渣吹制箱的渣量。在调整过程中,根据水渣处理能力将间板置于相应或略低的位置,稳定进入水渣吹制箱的渣量;在出渣铁过程中若出现渣流仍然偏大的情况,则继续降低闸板位置,即可控制水渣处理量,减少水渣系统的运行负荷,避免水渣系统负荷过大跳闸停机现象的发生,也减少了由于渣流大而紧急堵口,进而影响正常作业的现象。优选地,所述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还包括沿所述绞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个固定点,所述各固定点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述每个固定点上均连接有一绳体,所述各绳体的尾端均固定设有一挂环;所述框架上、靠近绞盘的位置固定设有一挂钩,所述挂钩与挂环匹配使用。当绞盘将闸板吊起或放下一定的高度,并且闸板需要保持在该高度时,只需将挂环套到挂钩上。优选地,所述框架为三脚支撑结构,其靠近长方体板的正面的一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其靠近长方体板的背面的一侧设有一个支撑脚。优选地,所述框架为四脚支撑结构,其靠近长方体板的正面的一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其靠近长方体板的背面的一侧也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本技术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可以在出渣铁后期渣量增大时,及时调整渣流稳定器间板位置,从而控制水渣处理渣量,减小水渣系统负荷,避免高炉紧急堵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中闸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包括一三脚框架1,其中闸板2的正面一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靠近间板2的背面的一侧设有一个支撑脚; 中空的固定块2固定设于框架1内,用于对闸板进行限位,防止闸板在大流量的冲击下发生移位;圆形的绞盘6通过绞盘支撑架7设置在框架1的上部;闸板3贯穿固定块2的中空部分设置;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支座10固定设于框架1上,且设于间板3的上方,各转轴支座上分别开有一转轴孔,转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转轴支座10的转轴孔内;钢丝绳5的一端与绞盘6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轴4与闸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四根绳子8沿着绞盘6 的圆周方向彼此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在绞盘6上,其中每一根绳子的端部均设有一个挂环9,其与固定设于框架1上的挂钩配合使用,用于将闸板3固定在某一高度。如图3所示,闸板3的主体为一长方体板,长方体板的上端设有一吊挂件31,其用于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长方体板的正面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系列高度刻度,用于标识渣量。上述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在使用时,将其设置在渣沟三通之后、吹制箱之前的位置上。通过旋转绞盘,使得钢丝绳带动间板上下移动,对应间板上的渣量刻度,即可控制进入水渣吹制箱的渣量。在调整过程中,根据水渣处理能力将间板置于相应或略低的位置, 稳定进入水渣吹制箱的渣量;在出渣铁过程中若出现渣流仍然偏大的情况,则继续降低闸板位置,即可控制水渣处理量,减少水渣系统的运行负荷,避免水渣系统负荷过大跳闸停机现象的发生,也减少了由于渣流大而紧急堵口,进而影响正常作业的现象。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一中空的固定块,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内; 一绞盘支撑架,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的上部; 一圆形的绞盘,其设于所述绞盘支撑架上;一闸板,其贯穿所述固定块的中空部分设置,所述闸板的主体为一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的上端设有一吊挂件,所述长方体板的正面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系列高度刻度;两对称设置的转轴支座,对应所述长方体板固定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转轴支座设于闸板的上方,所述各转轴支座上分别开有一转轴孔;一转轴,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两转轴支座的转轴孔内;一钢丝绳,其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绕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吊挂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绞盘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固定点,所述各固定点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述各固定点上均连接有一绳体, 所述各绳体的尾端均固定设有一挂环;所述框架上、靠近绞盘的位置固定设有一挂钩,所述挂钩与挂环匹配使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三脚支撑结构,其靠近长方体板的正面的一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其靠近长方体板的背面的一侧设有一个支撑脚。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四脚支撑结构,其靠近长方体板的正面的一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其靠近长方体板的背面的一侧也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上分式渣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中空的固定块,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内;一绞盘支撑架,其固定设于所述框架的上部;一圆形的绞盘,其设于所述绞盘支撑架上;一闸板,其贯穿所述固定块的中空部分设置,所述闸板的主体为一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的上端设有一吊挂件,所述长方体板的正面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系列高度刻度;两对称设置的转轴支座,对应所述长方体板固定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转轴支座设于闸板的上方,所述各转轴支座上分别开有一转轴孔;一转轴,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两转轴支座的转轴孔内;一钢丝绳,其一端与所述绞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绕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吊挂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辉赵思杰张利平张金其张惠兴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