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的选择性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0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除草剂协同活性化合物组合物,其中包含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与说明书中列出的已知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和/或安全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特别有效地用于在各种有用农作物中选择性地控制杂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elective herbicides based on aryl sulfonyl amino carbonyl thre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herbicidal synergistic compou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n aryl sulfonyl amino carbonyl group of three and a known herbicidal active compound and / or a security agent as describ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invention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weeds in a variety of useful crops. \ue5c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除草协同活性物质组合体,其由一方面已知的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和另一方面已知的除草活性化合物组成,并且可在各种农作物中用作具有特别好效果的选择性杂草控制剂。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作为广谱除草活性化合物是多个专利申请的主题(参见EP-A-341489、EP-A-422469、EP-A-425948、EP-A-431291、EP-A-507171、EP-A-534266、WO-A-96/11188、WO-A-96/27590、WO-A-96/27591、WO-A-97/03056)。然而,这些已知的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在某些情况下其活性仍有不足。现有技术已公开了多种基于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的除草活性物质组合体(参见WO-A-98/12923)。然而,这些活性物质组合体的性能也同样不完全令人满意。令人惊奇的是,现在已经发现,当与已知的各种类型除草活性化合物一起使用时,多种已知的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系列活性化合物在抗杂草方面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且可特别有利地用作选择性地控制有用植物例如大麦、玉米、稻谷和小麦中的杂草的广谱组合制剂。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由下列活性化合物组成的组合体:(a)一种通式(Ⅰ)的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和/或式(Ⅰ)化合物的盐*** (Ⅰ)其中R↑[1]表示氢、羟基、氨基、烷叉基氨基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链烯基、炔基、烷 氧基、链烯基氧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氨基、芳基或者芳基烷基,R↑[2]表示氢、羟基、巯基、氨基、氰基、卤素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链烯基、炔基、链烯基氧基、炔基氧基 、链烯基硫基、炔基硫基、链烯基氨基、炔基氨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环烷基氨基、环烷基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0-6-30 10031825.81.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由下列活性化合物组成的组合体(a)一种通式(I)的芳基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和/或式(I)化合物的盐 其中R1表示氢、羟基、氨基、烷叉基氨基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链烯基、炔基、烷氧基、链烯基氧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氨基、芳基或者芳基烷基,R2表示氢、羟基、巯基、氨基、氰基、卤素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烷基硫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链烯基、炔基、链烯基氧基、炔基氧基、链烯基硫基、炔基硫基、链烯基氨基、炔基氨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环烷基氨基、环烷基烷基、芳基、芳基氧基、芳基硫基、芳基氨基或者芳基烷基,R3表示硝基、氰基、卤素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硫基、烷基亚硫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链烯基、链烯基氧基、链烯基硫基、链烯基氨基、炔基、炔基氧基、炔基硫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环烷基氨基、芳基、芳基氧基、芳基硫基、芳基亚硫酰基、芳基磺酰基或者芳基氨基,和R4表示氢、硝基、氰基、卤素或表示各自任选取代的烷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硫基、烷基亚硫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链烯基、链烯基氧基、链烯基硫基、链烯基氨基、炔基、炔基氧基、炔基硫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环烷基氨基、芳基、芳基氧基、芳基硫基、芳基亚硫酰基、芳基磺酰基或者芳基氨基,(“第1组活性化合物”)和(b)一至三种选自第2组除草剂的化合物,所述第2组除草剂包括下列活性化合物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钠盐(氟锁草醚)、4-氨基-N-(1,1-二甲基乙基)-4,5-二氢-3-(1-甲基乙基)-5-氧代-1H-1,2,4-三唑-1-甲酰胺(阿咪卡巴腙)、1H-1,2,4-三唑-3-胺(杀草强)、2-[2,4-二氯-5-(2-丙炔基氧基)苯基]-5,6,7,8-四氢-1,2,4-三唑并[4,3-a]吡啶-3(2H)-酮(唑啶炔草)、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1-甲基-4-(2-甲基-2H-四唑-5-基)-1H-吡唑-5-基磺酰基]脲(四唑黄隆)、N-苄基-2-(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丁酰胺(Beflubutamid)、N-丁基-N-乙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氟草胺)、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2-甲氧基羰基苯基甲基磺酰基)脲(苄嘧黄隆)、2-[2-[4-(3,6-二氢-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1(2H)-嘧啶基)苯氧基]甲基]-5-乙基苯氧基丙酸甲酯(Benzfendizone)、3-(2-氯-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4-苯硫基二环[3.2.1]辛-3-烯-2-酮(Benzobicyclon)、2-氯-5-(3,6-二氢-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1(2H)-嘧啶基)苯甲酸[1,1-二甲基-2-氧代-2-(2-丙烯基氧基)]乙基酯(Butafenacil-allyl)、2-(1-乙氧亚氨基丙基)-3-羟基-5-[2,4,6-三甲基-3-(1-氧代丁基)苯基]-2-环己烯-1-酮(丁氧环酮)、N,N-二乙基-3-(2,4,6-三甲基苯基磺酰基)-1H-1,2,4-三唑-1-甲酰胺(Cafenstrole)、2-[1-[(3-氯-2-丙烯基)氧基亚氨基]丙基]-3-羟基-5-(四氢-2H-吡喃-4-基)-2-环己烯-1-酮(醌肟草,Tepraloxydim)、N-(4-氯-6-甲氧基嘧啶-2-基)-N′-(2-乙氧基羰基苯基磺酰基)脲(氯嘧黄隆)、2-氯-3-[2-氯-5-(1,3,4,5,6,7-六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苯基]-2-丙酸乙酯(Cinidon-ethyl)、2-[1-[2-(4-氯苯氧基)丙氧基氨基]丁基]-5-(四氢-2H-噻喃-3-基)-1,3-环己烷二酮(Clefoxydim)、(E,E)-(+)-2-[1-[[(3-氯-2-丙烯基)氧基]亚氨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烯草酮)、2-(1-乙氧亚氨基丁基)-3-羟基-5-(四氢-2H-噻喃-3-基)-2-环己烯-1-酮(噻草酮)、(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氰氟草酯)、N-(2,6-二氯苯基)-5-乙氧基-7-氟-[1,2,4]三唑并[1,5-c]嘧啶-2-磺酰胺(唑嘧磺胺)、2-[1-[(3,5-二氟苯基)氨基羰基亚肼基]乙基]吡啶-3-甲酸(二氟吡隆)、S-(1-甲基-1-苯基乙基)-1-哌啶硫代甲酸酯(哌草丹)、(S)-2-氯-N-(2,4-二甲基-3-噻吩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乙酰胺(噻吩草胺-P)、2-[2-(3-氯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2-乙基-1H-茚-1,3(2H)-二酮(Epropodan)、(R)-乙基-2-[4-(6-氯苯并噁唑-2-基氧基)苯氧基]丙酸酯(高噁唑禾草灵)、4-(2-氯苯基)-N-环己基-N-乙基-4,5-二氢-5-氧代-1H-四唑-1-甲酰胺(Fentrazamide)、N-(2,6-二氟苯基)-8-氟-5-甲氧基[1,2,4]三唑并[1,5-c]嘧啶-2-磺酰胺(Florasulam)、(R)-2-[4-(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5-(4-溴-1-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3-基)-2-氯-4-氟苯甲酸异丙酯(Fluazolate)、N-(4-氟苯基)-N-异丙基-2-(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2-基氧基)乙酰胺(Flufenacet)、[2-氯-4-氟-5-(5-甲基-6-氧代-4-三氟甲基-1(6H)-哒嗪基)苯氧基]乙酸乙酯(Flufenpyr)、2-[7-氟-3,4-二氢-3-氧代-4-(2-丙炔基)-2H-1,4-苯并噁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二酮(氟噁嗪酮)、3-氯-4-氯甲基-1-(3-三氟甲基苯基)-2-吡咯烷酮(氟咯草酮)、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胺(氟黄胺草醚)、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4-甲酰基氨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Foramsulfuron)、(R)-2-[4-(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酯,-丁酯)(吡氟氯禾灵,吡氟禾灵甲酯,精吡氟氯禾灵甲酯,吡氟氯禾灵乙氧基乙酯,吡氟氯禾灵丁酯)、N-(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N′-(5-碘-2-甲氧基羰基苯基磺酰基)脲钠盐(Iodosulfuron-methyl-sodium)、(4-氯-2-甲基磺酰基苯基)-(5-环丙基异噁唑-4-基)甲酮(Isoxachlortole)、(2-乙氧基-1-甲基-2-氧代乙基)-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酯(乳氟禾草灵)、2-(2-苯并噻唑基氧基)-N-甲基-N-苯基乙酰胺(苯噻草胺)、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4-[[(甲基磺酰基)氨基]甲基]苯甲酸甲酯(Mesosulfuron)、2-(4-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基)-1,3-环己烷二酮(Mesotrione)、4-氨基-3-甲基-6-苯基-1,2,4-三嗪-5(4H)-酮(苯嗪草)、(S)-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乙酰胺(S-异丙甲草胺)、4-二丙基氨基-3,5-二硝基苯磺酰胺(黄草消)、3-[2,4-二氯-5-(2-丙炔氧基)苯基]-5-(叔丁基)-1,3,4-噁二唑-2(3H)-酮(炔丙噁唑草)、3-[2,4-二氯-5-(1-甲基乙氧基)苯基]-5-(叔丁基)-1,3,4-噁二唑-2(3H)-酮(噁草酮)、3-[1-(3,5-二氯苯基)-1-异丙基]-2,3-二氢-6-甲基-5-苯基-4H-1,3-噁嗪-4-酮(氯噁嗪草)、2-氯-1-(3-乙氧基-4-硝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苯(乙氧氟草醚)、2-(2,2-二氟-乙氧基)-N-(5,8-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c]嘧啶-2-基)-6-三氟甲基-苯磺酰胺(Penoxsulam)、2-氯-N-(2-乙氧基乙基)-N-(2-甲基-1-苯基-1-丙烯基)乙酰胺(Pethoxamid)、1-氯-N-[2-氯-4-氟-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福伊希特P达门MW德鲁斯R庞岑M克雷默KH米勒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