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790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进气口、进气歧管上壳和进气歧管下壳,进气歧管下壳通过振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进气歧管上壳下方,进气口位于进气歧管上壳上方,与进气歧管上壳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上壳为一个整体的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歧管摒弃传统的进气支管设计,将四个进气道做成一个整体的腔体,不仅稳压效果大提高,各缸进气压力分配均匀,且内腔结构更为简单,简化了制造工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领域内,进气歧管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充足而均匀的混合气,因此,进气歧管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进气歧管的结构是采用各个进气支管分别布置的形式,只是在进气口处集成为一体(如附图1所示),稳压腔较小,此种结构复杂,容易造成发动机气缸进气压力分配不均匀,且进气歧管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使得进气歧管本身质量较重,抗震性、耐热性以及热老化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动机气缸进气压力分配均匀的柴油机进气歧管。为实现上面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口、进气歧管上壳和进气歧管下壳,进气歧管下壳通过振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进气歧管上壳下方,进气口位于进气歧管上壳上方,与进气歧管上壳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进气歧管上壳为一个整体的腔体。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进气歧管下壳上安装有矩形密封圈。所述进气歧管下壳上安装有进气歧管安装螺栓。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接管安装螺栓。所述进气歧管的材料采用增强尼龙6树脂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进气歧管摒弃传统的进气支管设计,将四个进气道做成一个整体的腔体,不仅稳压效果大提高,各缸进气压力分配均匀,且内腔结构更为简单,简化了制造工艺。本技术由传统的金属材料改为增强尼龙6树脂塑料,不仅减轻了进气歧管的质量,而且对减轻发动机总质量有很大的贡献,使得本技术耐热性好、尺寸稳定、机械强度高,热老化稳定性好,可以减小气流阻力,满足柴油机各种运行工况,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易磕碰变形,进而减少损坏零件概率。进气接管安装螺栓与进气歧管安装螺栓与进气歧管安装成一体,减少了发动机装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口、2进气歧管上壳、3进气歧管下壳、4O型密封圈、5矩形密封圈、6进气接管安装螺栓、7进气歧管安装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口1、进气歧管上壳2和进气歧管下壳3,进气歧管下壳3通过振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进气歧管上壳2下方,进气口1位于进气歧管上壳2上方,与进气歧管上壳2形成一体结构,进气歧管上壳2为一个整体的腔体,进气口1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4,进气歧管下壳3上安装有矩形密封圈5,进气歧管下壳3上安装有进气歧管安装螺栓7,进气口1上安装有进气接管安装螺栓6。进气歧管的材料采用增强尼龙6树脂塑料。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的方案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口(1)、进气歧管上壳(2)和进气歧管下壳(3),进气歧管下壳(3)通过振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进气歧管上壳(2)下方,进气口(1)位于进气歧管上壳(2)上方,与进气歧管上壳(2)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进气歧管上壳(2)为一个整体的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口(1)、进气歧管上壳(2)和进气歧管下壳(3),进气歧管下壳(3)通过振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进气歧管上壳(2)下方,进气口(1)位于进气歧管上壳(2)上方,与进气歧管上壳(2)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进气歧管上壳(2)为一个整体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4)。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定华丁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