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546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微乳制剂。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牛蒡苷元和微乳载体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微乳载体包含油相和乳化剂,所述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0~90n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可明显提高牛蒡苷元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微乳制剂。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
技术介绍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 解毒利咽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痒腮丹毒、痈肿疮毒。该中药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是牛蒡苷(arctiin)和牛蒡苷元(arctigenin)等。虽然牛蒡苷元(也称牛蒡子苷元)在牛蒡子中的含量很低,但是其前体牛蒡苷在中药牛蒡和毛头牛蒡果实中含量较高,所以通过牛蒡苷转化可以获得大量的牛蒡苷元。据文献报道,牛蒡苷在体内被分解为牛蒡苷元而产生众多药理作用,并且牛蒡苷元比牛蒡苷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比如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PAF受体及钙拈抗活性。牛蒡苷元为白色粉末或无色块状结晶,在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易溶,在石油醚中难溶,熔点为111_112°C。不易挥发,空气中不易被氧化,物理及化学性质均较为稳定。但牛蒡苷元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新药的应用。牛蒡苷元的分子结构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其包含牛蒡苷元和微乳载体,其中所述微乳载体包含油相和乳化剂,所述的微乳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9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微乳载体还包含助乳化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牛蒡苷元与微乳载体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的配比为牛蒡苷元1-10份、油相5-85份、乳化剂20-60份、助乳化剂5_60份。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油相为固体或半固体油相组分,其选自脂肪酸甘油酯、醇酯、脂肪醇和多糖基化的饱和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脂肪酸甘油酯选自氢化椰油甘油酯、氢化棕榈油PEG-6酯和氢化棕榈橄榄油PEG-6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酯选自丙二醇硬脂酸酯、PEG-2-硬脂酸酯和鲸蜡醇十六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醇为肉豆蔻醇,所述多糖基化的饱和甘油酯为月桂酰基聚乙二醇-32-甘油酯。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油相为液体油相组分,其选自甘油酯类、天然植物油及其级分、精油、挥发油和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甘油酯类为单甘油酯和二甘油酯的混合物、辛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或辛癸酸甘油酯,所述的天然植物油及其级分为红花油、芝麻油、玉米油、蓖麻油、椰子油、棉籽油、大豆油、柠檬油、薄荷油、薄荷醇、香芹芬、麝香草酚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挥发油为留兰香油、丁香油、柠檬油、薄荷油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合成油为三醋精、丁酸乙酯、辛酸油酸乙酯、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乙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油相选自辛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酯、玉米油、大豆油、辛酸油酸乙酯、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乙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脱水山梨醇衍生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聚氧乙烯烷基醚、聚甘油脂肪酸酯和亚烷基多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为聚氧乙烯硬脂酸酯、PEG-40-硬脂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脱水山梨醇衍生物为吐温-20、吐温-40、 吐温-60、吐温-80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为泊洛沙姆,所述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聚氧乙烯-2-鲸蜡基醚、聚氧乙烯-10-鲸蜡基醚、聚氧乙烯-20-鲸蜡基醚、聚氧乙烯-23-月桂基醚、聚氧乙烯-20-油基醚、聚氧乙烯-2-硬脂基醚、聚氧乙烯-10-硬脂基醚、聚氧乙烯-20-硬脂基醚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为十甘油单硬脂酸酯、六甘油单硬脂酸酯、四甘油单硬脂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亚烷基多元醇酯为硬脂酰基、月桂酰基聚乙二醇-32-甘油酯或它们的混合物。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聚氧乙烯-23-月桂基醚或聚氧乙烯-20-油基醚。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吐温-80、泊洛沙姆、聚氧乙烯-23-月桂基醚或它们的混合物。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助乳化剂为以下组分之一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短链醇、有机氨、烷基素酸、单双烷基酸甘油酯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助乳化剂为短链醇,其选自聚乙二醇、 乙醇、正丁醇、正己醇、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助乳化剂为乙醇、甘油、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或1,2-丙二醇。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牛蒡苷元与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的重量比为牛蒡苷元1-10分、油相20-40份、乳化剂35-55份、助乳化剂15-45份。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微乳载体还包含亲水组分。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牛蒡苷元和微乳载体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的配比为牛蒡苷元1-10份、油相5-85份、乳化剂20-60份、助乳化剂5_60份、亲水组分 20-70 份。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牛蒡苷元和微乳载体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的配比为牛蒡苷元1-10份、油相20-40份、乳化剂35-55份、助乳化剂15-45份、亲水组分30-50份。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亲水组分为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或它们的混合物。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 300、聚乙二醇400或它们的混合物。2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其还包含赋形剂,所述的赋形剂选自如下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填充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酸化剂和水。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防腐剂为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丁基羟基茴香醚、丁基羟基甲苯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淀粉及其衍生物、乳糖、磷酸二钙、甘露醇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酸化剂为柠檬酸、琥珀酸、富马酸、抗坏血酸、磷酸、癸酸、油酸、醋酞纤维素、乙酸_1,2, 4-苯三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羧甲基乙基纤维素、卡波姆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PH调节剂为磷酸盐的缓冲溶液、氢氧化钠、盐酸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所述的等渗调节剂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或它们的混合物。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赋形剂占微乳制剂重量的 0. 05% -80%。25.制备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乳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乳化剂溶于油相中,然后加入助乳化剂,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2)将牛蒡苷元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得到牛蒡苷元的微乳浓缩物;(3)将水以重量比10-20 1的比例加入到上述微乳浓缩物中,得到微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蒡苷元的微乳制剂,其包含牛蒡苷元和微乳载体,其中所述微乳载体包含油相和乳化剂,所述的微乳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90n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全郝贵周姚景春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