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制作工艺及产品,尤其是武夷岩茶中的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及女口广 PFt O
技术介绍
正山小种红茶仅产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清朝后期 (18世纪)政府腐败时局动荡,百姓不能正常生活生产,就连处于武夷山深山的百姓也难幸免于灾难,也不能正常生活生产。在一年制茶季节里由于过境兵匪的扰乱,百姓纷纷逃离家园,丢下在制茶叶避祸去,待兵匪离境后回家继续加工的茶农发现原堆放的原料已变红发酵发出一种特别香味,无奈之中只好采取应急措施-松木明火烘培,结果无意中制造出一种新奇特的外形和香味创造了红茶制法-松枝烟熏法,茶制品香高带浓醉的松烟味,独具桂元汤的滋味。由此传播演变出武夷山多种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如金骏眉、银骏眉等。在武夷山功夫红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产品,那就是在红茶制作工艺系列发展中, 带有神秘色彩的“原生态金针梅”,“原生态金针梅”精选武夷山脉高海拔区域七种优质名丛眉芽,以“祖传秘制工艺”为基础精制,茶形纤细,色泽乌中透黄,汤色金亮,被誉为“茶叶公主”。国家茶叶评定专家鉴定“原生态金针梅”为“品质优异,属武夷红茶中的上品”。福建武夷山 ...
【技术保护点】
1.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工序包括茶芽采摘(1)、萎调(2)、揉捻(3)、过红锅(4)、发酵(5)、烘焙(6),其特征是:所述茶芽采摘工序(1)特征是从武夷山脉高海拔区域优质名丛基地中采摘紫阳灵芽、紫芽大红袍、名丛铁罗汉、松针雀舌、仙霞梅占、白鸡冠六种优质茶芽按配比标准融合,配比标准是紫阳灵芽10%-25%、紫芽大红袍20%-30%、名丛铁罗汉10-25%、松针雀舌10%-25%、仙霞梅占20%-30%、白鸡冠10%-25%;所述萎凋工序(2)是采用室内加温萎凋;所述揉捻工序(3)特征是机械方式下的揉捻,用往复式运动方式的揉捻机械,手工揉捻为将茶青包裹成条型布包,用往复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工序包括茶芽采摘(1)、萎调O)、揉捻(3)、过红锅0)、 发酵(5)、烘焙(6),其特征是所述茶芽采摘工序(1)特征是从武夷山脉高海拔区域优质名丛基地中采摘紫阳灵芽、紫芽大红袍、名丛铁罗汉、松针雀舌、仙霞梅占、白鸡冠六种优质茶芽按配比标准融合,配比标准是紫阳灵芽10% -25%、紫芽大红袍20% -30%、名丛铁罗汉10-25%、松针雀舌10% -25%、仙霞梅占20% -30%、白鸡冠10% -25% ;所述萎凋工序 (2)是采用室内加温萎凋;所述揉捻工序C3)特征是机械方式下的揉捻,用往复式运动方式的揉捻机械,手工揉捻为将茶青包裹成条型布包,用往复式运动方式的揉捻;所述发酵工序 (5)特征是揉捻叶装入发酵专用竹筐,将发酵筐悬挂在发酵室中,以取得最佳的发酵温度和湿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帅,祖云红,祖云美,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