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云权专利>正文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761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工艺,通过改进摇青、养青、碳焙步骤,制备出浓香型的乌龙茶产品,其香气浓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乌龙茶是中国的特色茶和优势茶,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乌龙茶一般分为清香茶、浓香茶,其中浓香茶因其口感醇厚、香气持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乌龙茶生产工艺中摇青、养青和焙烤是生产浓香型乌龙茶的关键步骤。摇青大多通过机械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的品质,这种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酶促氧化能力低、增香效果差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摇青方法使得乌龙茶叶中茶多酚酶高速氧化,促进茶叶香气的生成,达到大幅增香的目的。养青促进酶解氧化过程继续进行,大幅增加茶叶中可合成香类的物质,有助于形成乌龙茶的高香。而焙烤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并提高茶叶的香气,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中国专利CN201310059017.X公开了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青→摊青→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其中:所述摇青/静凉工序中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叶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权
申请(专利权)人:林云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