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卤-依泊昔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2865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式为(Ⅰ)的新型依泊昔酮衍生物式中,R↑[8]表述卤原子,特别是氟原子和氯原子,其余取代基的含义见说明书。这些新型的化合物适于制备药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oefle等描述了天然物质依泊昔酮(Epothilone)A(R=H)和依泊昔酮B(R=甲基)的细胞毒性作用,如在Angew.Chem.(应用化学)1996年第108卷第1671-1673中所述。由于其对于乳细胞系和肠细胞系 依泊昔酮A(R=H),依泊昔酮B(R=CH3)具有体内选择性,以及与紫杉酚(Taxol)相比,具有明显高的针对P-糖蛋白形成的、多抗肿瘤系(multiresistente Tumorlinien)的活性,而且其物理性质要比紫杉酚好,例如水溶性是紫杉酚的30倍,因而,这一类新型结构的物质在治疗恶性肿瘤药剂的开发方面,具有特殊的优点。在开发药剂方面,天然物质不论是化学上还是代谢上都不够稳定。为了消除这些缺陷,必须对天然物质进行改性。这样的改性只有在全合成路线时才是可能的,因而要求合成策略能够对天然物质进行较宽的改性。结构变化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治疗范围。这可以通过改进作用的选择性和/或增加活性强度和/或降低不合需要的毒副作用而得以实现,如Proc.Natl.Acad.Sci.USA 1998年第95卷第9642-9647页中所述。Schinzer等在Chem.Eu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为Ⅰ的依泊昔酮衍生物*** Ⅰ式中,R↑[1a]、R↑[1b]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氢、C↓[1]-C↓[10]烷基、芳基、C↓[7]-C↓[20]芳烷基,或者共同表示一个-(CH↓[2])↓[m]-基团,m=2、3、4或 5;R↑[2a]、R↑[2b]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氢、C↓[1]-C↓[10]烷基、芳基、C↓[7]-C↓[20]芳烷基,或者共同表示一个-(CH↓[2])↓[n]-基团,n=2、3、4或5;R↑[3]表示氢、C↓[1]-C↓[ 10]烷基、芳基、C↓[7]-C↓[20]芳烷基;G表示氧原子或CH↓[2]基团;R↑[4a]、R...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希克拉尔维尔纳斯库巴拉贝恩德布赫曼沃尔夫冈施韦德米夏埃尔席尔纳
申请(专利权)人:舍林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