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物种的分子鉴定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TS基因的蔗扁蛾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为我国新增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在欧洲地区 植物保护组织(EPPO)、亚太地区植物保护组织(APPO)和北美地区植物保护组织(NAPPO) 等地区也被列为检疫性昆虫。1997年首次在北京园林植物中发现。该虫寄主广泛,已报 道的有24科46种;可危害香蕉、甘蔗、巴西木Dracaena fragrana (L.)、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等园林植物。据报道,蔗扁蛾最早在毛里求斯发现,然后其附近的马达加斯加 及北部的塞舌尔群岛相继发现该虫。不久,该虫又传入南非。1928年,大西洋上的加纳利 (Canary)群岛开始出现蔗扁蛾,1972年传入荷兰,1974年传入英国和意大利。1975年在 南美首次发现蔗扁蛾,并在巴西的圣保罗定殖。20世纪80年代末,蔗扁蛾在北美有分布报 道,目前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群岛已有分布。此外,日本和印度也相继发现该虫。 说明该虫的适生范围广,定殖能力强。扁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TS基因的蔗扁蛾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待检样品,采用SDS法提取基因组DNA,制备模板DNA,-20℃保存备用;取上游扩增引物ITSTF402:5'-CTCCAACCGCCGCCTCCTCCTCAGT-3'(SEQ ID NO: 1)和下游引物ITSTR596:5'-CCAAGTCGCATCCGTGACGGTTCG-3'(SEQ ID NO: 2)及探针ITS194TM:5'-FAM-GAACCGCACCCGAGCGCGAGACG-TAMRA-3'、Premix Ex Taq和ddH2O,加入待检模板DNA,配成PCR反应体系,反应体系的总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力,徐淼锋,张卫东,黄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