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车辆及其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595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转向模块、下部与转向架固定连接的中部滑台(2)和后转向模块;所述中部滑台(2)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3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32),所述第一转动件(3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3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为所述磁悬浮车辆的车体(4)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件(31)与所述中部滑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2)与所述车体(4)固定连接。通过车体与中部滑台也就是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车体的转弯,避免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出现的横向位移,从而提高了磁悬浮车辆在转弯时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本专利技术还 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转向机构的磁悬浮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磁悬浮车辆以其舒适、高速、噪音较小 等诸多优点,在铁路运输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悬浮车辆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 能力,即“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车辆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 成为“无轮”车辆,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中部滑台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国内实验中的磁悬浮车辆多为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典型的中低速磁浮车辆主 要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下部的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通过转向机构连接。以五转向 架磁浮车为例,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通过前转向模块与车体连接,第三转向架上方固 定有中部滑台11,且该中部滑台11通过螺栓12固定于车体13上,第四转向架和第五转向 架通过后转向模块与车体13连接。前转向模块包括前转向操纵机构和前滑台,后转向模块 包括后转向操纵机构和后滑台,在磁悬浮车辆转弯时,前滑台和后滑台以中部滑台11为中 心转动,中部滑台11在车体13的横向上移动,从而使各转向架相对转动而形成近似模拟曲 线,以便这样磁浮车能以较小的阻力顺利通过曲线,实现转弯。中部滑台11在横向设计成长圆滑槽结构,以便中部滑台11实现转向架与车体13 之间具有适当的横向位移。但是,转向架与车体13之间存在横向位移使得电磁铁与轨道之 间也出现了相对位置的错动,这时电磁铁的电磁力就会受到影响,同时牵引拉杆与车体13 和转向架之间出现了一定夹角,影响了牵引力的传递,尤其当磁浮车重载通过曲线时,对磁 浮车的稳定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当转向机构的动作不顺畅时,滑台移动阻力较大, 会导致转向架与车体13之间的横向位移增大,如果中部滑台11上的长圆槽无法满足横向 位移的要求时,就会在转向架与车体13之间出现横向力,这时磁浮车运行阻力加大,悬浮 电磁力减小,严重影响磁浮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因此,如何提高磁悬浮车辆在转弯时的运行稳定性,提高磁悬浮车辆的曲线通过 性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其能够提高磁悬浮车辆在 转弯时的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磁悬浮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 一种包括上述转向机构的磁悬浮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包括相邻设 置的前转向模块、下部与转向架固定连接的中部滑台和后转向模块;所述中部滑台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 动件相对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为所述磁悬浮车辆的车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 中部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部滑台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形成所述第一转动件,其内 圈形成所述第二转动件。优选地,所述轴承为角接触轴承。优选地,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端的安装板,所述车体安装 于所述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车体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装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中部滑台固定连接的压板,所述第 一转动件的底端支撑于所述压板。优选地,所述中部滑台与所述转向架之间设置有防脱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悬浮车辆,包括转向架、车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转向架与所述 车体之间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包括前转向模块、中部滑台和后转 向模块,上述前转向模块、中部滑台和后转向模块为相邻设置的转向部件,其中中部滑台的 下部与相应的转向架固定连接,前转向模块以其下部和与其相应的两个转向架固定连接, 以其上部与磁悬浮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后转向模块以其下部和与其相应的两个转向架固 定连接,以其上部与车体固定连接。上述中部滑台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 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也即两者之间具有相对转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 对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为磁悬浮车辆的车体的高度方向,第一转动件与部滑台固定连接,第 二转动件与车体固定连接;这样,当磁悬浮车辆在通过曲线时,与第二转动件固定连接的车 体能够相对于中部滑台在水平面上形成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通过车体与中部滑台也就是 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车体的转弯,避免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出现的横向位移,从而 提高了磁悬浮车辆在转弯时的运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磁悬浮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部滑台内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 形成第一转动件,其外圈形成第二转动件;这样,通过轴承实现车体与中部滑台之间的转动 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且轴承为本领域中的常规件,较为容易选配,从而简化了设计和制造 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可以为角接触轴承或者圆锥滚 子轴承;由于车体在相对于中部滑台转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还会受 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作用,选用上述两种类型的轴承,能够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抗水平作 用力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维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典型的中部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向机构的中部滑台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其能够提高磁悬浮车辆在 转弯时的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磁悬浮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 一种包括上述转向机构的磁悬浮车辆。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向机构的中部滑台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向机构用于磁悬浮车辆,该转向机构 位于磁悬浮车辆的车体4与转向架之间,用于连接车体4和转向架。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转 向模块、下部与转向架固定连接的中部滑台2和后转向模块,以五转向架磁浮车为例,第一 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通过前转向模块与车体4连接,第三转向架上方固定有中部滑台2,且 该中部滑台2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4上,第四转向架和第五转向架通过后转向模块与车体 4连接。上述中部滑台2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3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1转动连接的第二 转动件32,也即第一转动件31与第二转动件3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31和 所述第二转动件3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为所述磁悬浮车辆的车体4的高度方向,所述第 一转动件31与所述中部滑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2与所述车体4固定连接。在上述转向机构中,中部滑台2和与其配合的转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现有 连接方式相同,即中部滑台2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转向架上。当磁悬浮车辆在通过曲线时,与第二转动件32固定连接的车体4能够相对于中部 滑台2在水平面上形成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通过车体4与中部滑台2也就是转向架之间 的相对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转向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转向模块、下部与转向架固定连接的中部滑台(2)和后转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滑台(2)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3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32),所述第一转动件(3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3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为所述磁悬浮车辆的车体(4)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转动件(31)与所述中部滑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2)与所述车体(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苏郑宝奎姚生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