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41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目的是减小防滚和解耦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走行单元的防滚能力和解耦能力,提高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弯道通过能力。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一根中梁、两片防滚梁、两根吊杆和两套球铰直线组合轴承或球铰轴承组成,沿垂直轨道方向布置在走行单元的中间截面上,与两个悬浮模块连成一体,形成“H”形布局。中梁为左右对称结构,防滚梁、吊杆、球铰直线组合轴承的左、右结构均相同且关于轨道中心面对称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解耦与防滚之间的相互制约,使走行单元适应更高的弯道车速,提高磁悬浮车辆的弯道通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
技术介绍
磁悬浮列车的线路轨道是由两条具有确定截面和一定相对位置关系的F轨组成的空间曲面,线路轨道的中心线是一条空间曲线。磁悬浮轨道的平曲线段(即弯道)通常由两段缓和曲线和中间的一段圆弧曲线组成,缓和曲线是为了实现直线与圆弧曲线之间的过渡。在圆弧曲线上,磁悬浮轨道外轨相对内轨通常设计有一定的超高,即轨道截线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的横坡角。横坡角根据弯道的设计车速确定,弯道车速越高,弯道半径越小,横坡角越大。在缓和曲线上,横坡角从O逐渐过渡到圆弧曲线上的横坡角,一个走行单元跨度下的内外轨始终不共面,不共面程度取决于缓和曲线段的横坡角变化率。横坡角变化率由缓和曲线的里程与圆弧曲线的横坡角共同决定。横坡角变化率越大,缓和曲线越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卷增刊2中论文“低速城轨磁浮车辆的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公布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三维结构简图,如图I所示,目前中低速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由两片上防滚梁42、两片下防滚梁43、两根左吊杆50和两根右吊杆51组成,连接左悬浮模块10和右悬浮模块11形成一个走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其特征在于磁悬浮车辆走行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由一根中梁(30)、两片防滚梁、两根吊杆和两套球铰直线组合轴承组成,沿垂直轨道方向布置在走行单元的中间截面上,与沿轨道方向左、右布置两个悬浮模块连成一体,形成“H”形布局;两片防滚梁中的左防滚梁(40)一端与左悬浮模块(10)在中间截面位置固接,另一端与左吊杆(50)下端通过球铰连接;右防滚梁(41)一端与右悬浮模块(11)在中间截面位置固接,另一端与右吊杆(51)下端通过球铰连接;两根吊杆上端再通过球铰与中梁(30)连接;中梁(30)通过左球铰直线组合轴承(60)与左悬浮模块(10)连接,通过右球铰直线组合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宗邓文熙黎利华龚朴李杰张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