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244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体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橡胶减震体的两端,且所述上连接体及下连接体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减震器结构简单,可减缓任一方向震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散热器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现阶段,散热器已成为车辆的必备装置,其中随着车型的增大,散热器体积和重量 也随之增大。如何将散热器稳妥固定于车身上,人们最早直接采用螺栓固定,但当汽车做加 速、急停或急转等操作时,螺栓会因应力而变形弯折甚至断裂,因此人们又提出了具有抗变 形效果的减震器,如图1所述,该减震器包括双头螺栓1及橡胶减震体2,其中橡胶减震体2 包裹于双头螺栓1的中间部分,这样可防止双头螺栓1发生弯折或断裂。使用了这种减震 器,虽可避免弯折或断裂,但当散热器发生上下方向的震动时,应力将通过双头螺栓直接传 导至安装点,造成散热器开焊漏水。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减缓任一方向震动的减震器已成 为本领域人员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结 构简单,可减缓任一方向震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体及连接件,所述连 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橡胶减震体的两端,且所述上连接体及下 连接体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体均具有固定端,埋设于所述橡 胶减震体内。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上连接件设置有上承力垫板,所述下连接件设置有 下承力垫板,所述上承力垫板和下承力垫板分别与所述橡胶减震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体均为联接螺栓,其中所述固定 端为螺栓头。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固定端的端面为六角面或圆面。本技术的减震器具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减震器的连接体(即联接螺栓)采用 分体结构,中间具有橡胶减震体,这样无论任一方向的震动经连接体传导至橡胶减震体后, 均被橡胶减震体吸收,而不会直接传导至另一连接体,因此该减震器比现有技术中的减震 器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减震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减震器示意图。主要部件说明1双头螺栓 2橡胶减震体2,橡胶减震体 3上连接体 4下连接体 5上承力垫板6下承力垫板 7、7’固定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详细说 明如下实施例1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减震器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 的减震器,包括包括橡胶减震体2’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3及下连接件4,分别 设置于橡胶减震体2’的两端,且上连接体3及下连接体4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上连接 体3及下连接体4可为联接螺栓,其分别具有固定端7和固定端7’,埋设于橡胶减震体2’ 内,用以固定该联接螺栓。实施例2请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减震器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 的减震器,包括括橡胶减震体2’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3及下连接件4,分别设置 于橡胶减震体2’的两端,且上连接体3及下连接体4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上连接体3 及下连接体4可为联接螺栓,其分别具有固定端7和固定端7’,埋设于橡胶减震体2’内,用 以固定该联接螺栓。上连接件3设置有上承力垫板5,下连接件4设置有下承力垫板6,上 承力垫板5和下承力垫板6分别与橡胶减震件2’连接。其中,联接螺栓的固定端7和固定 端7’的端面可为六角面或圆面,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制备该减震器时,首先将上连接件3穿设于上承力垫板5上,并通过焊接方式使二 者固定为一体,下连接件4穿设于下承力垫板6也通过该方式固定为一体。再对上连接体 3、下连接体4、上承力垫板5及下承力垫板6的表面处理后放置在模具里,然后再注胶硫化 成型,即可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垫。在受压缩、扭转过程中,在两承力垫板及联接螺栓中 间形成的橡胶减震体能承受冲击状态下任一方向的位移,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从而避免 应力集中在散热器水室及本体上造成漏水。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即 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 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体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及下 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橡胶减震体的两端,且所述上连接体及下连接体的轴心线在同一 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体均具有固定端, 埋设于所述橡胶减震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设置有上承力垫板,所述下 连接件设置有下承力垫板,所述上承力垫板和下承力垫板分别与所述橡胶减震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体均为联接螺 栓,其中所述固定端为螺栓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的端面为六角面或圆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体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橡胶减震体的两端,且所述上连接体及下连接体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减震器结构简单,可减缓任一方向震动。文档编号F16F7/108GK201891784SQ201020682428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兆平, 李楝, 李达基, 肖薇, 许国兴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包括橡胶减震体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橡胶减震体的两端,且所述上连接体及下连接体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楝肖薇许国兴李达基刘兆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