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红专利>正文

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19535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红豆杉中提取10-脱乙酰巴卡亭Ⅲ的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用多级连续渗漉提取法用有机浸提液对红豆杉枝叶进行浸提,得到含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有机浸提溶液;对得到的有机液进行硅胶柱层析,以4∶1-1∶1的C↓[4]-C↓[8]烷烃-乙酸C↓[1]-C↓[6]烷酯或者以4∶1-1∶1石油醚-乙酸C↓[1]-C↓[6]烷酯预洗脱,再用乙酸乙酯洗脱,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红豆杉枝叶中高效提取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
技术介绍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二萜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枝叶中。1971年Wani等(Wani Mc,et al,J.A.C.S.93,2325,1971.)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树皮中首次提取得到属于所述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紫杉醇,其结构式如下 已知紫杉醇对B-16黑色素瘤、L-1210和P-388白血病、MX-1乳腺癌和异种移植的CX-1结肠癌等许多肿瘤模型显示极强的抗癌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它能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在其存在下微管不再解体,使癌细胞限制在构架组织内而死亡。1992年12月,美国FDA批准BMS公司的紫杉醇作为转移性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1993年12月又批准该药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药,目前该药已经在二十多个国家批准上市。中国专利CN1124735A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的提取方法,它包括混合溶剂浸出、浓缩、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后获粗产品,再经重结晶纯化和柱层析分离,获得纯度超过98%的紫杉醇,得率十万分之七左右。专利国际申请WO00/78741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的提取方法,它包括用有机溶剂浸提红豆杉获得含紫杉醇的粗提物,将粗提物用酸或碱处理,通过沉淀得到生物质,去除其中的树脂和天然色素,再经溶剂萃取获得富含紫杉醇的有机相,再经碱或酸处理后,通过色谱分离、重结晶等处理,得到92%~99%的紫杉醇产品。目前提取天然紫杉醇的方法包括先从红豆杉枝叶中提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再从所述混合物中分离紫杉醇。所述提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在容器中装入经干燥和粉碎的红豆杉枝叶,用浸提液浸泡一段时间;(2)液-固分离后,再加入浸提液对分离的固体再次进行浸泡,分离得到浸提液;(3)重复步骤(2)。这种多级浸泡法的缺点是所需时间长,浸提液用量大,从而使得到的产品浓度低,后续除去溶剂的工作量大,限制了浸提效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从红豆杉枝叶中高效提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方法。目前认为紫杉醇的活性结构是其分子结构中的C-13位侧链以及C-4、C-5、C-20位的环氧丙烷结构 由于紫杉醇疗效显著,使其需求量很大。目前紫杉醇主要靠从红豆杉中分离提取。红豆杉生长非常缓慢,并且在其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一般仅在0.01~0.03重量%之间,在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更低。因此,天然紫杉醇的产量远不能满足要求。有必要寻找新的紫杉醇来源或者其替代品。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III)也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被用于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其结构如下 为了得到更多的紫杉醇原料,国内外开展了利用组织培养、半合成以及全合成等方法来获取紫杉醇的研究,在这些方法中,组织培养获得的产量小,产业化可行性还不成熟;全合成得率低且成本巨大,也难以进行产业化;而利用10-脱乙酰巴卡亭III进行半合成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却是简便易行,而且在红豆杉枝叶中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含量较高,一般在0.01%~0.08%之间,在加拿大红豆杉的枝叶中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含量可达0.07%~0.08%,是紫杉醇含量的四倍以上,加之枝叶为可再生资源,因此利用10-脱乙酰巴卡亭III为起始原料半合成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商业价值。以10-脱乙酰巴卡亭III为原料半合成的药物多烯紫杉醇现已被批准上市,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治疗。因此有必要从红豆杉枝叶中快速高效地分离纯化10-脱乙酰巴卡亭III。目前大部分的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分离纯化是利用乙醇、甲醇或水浸提树皮或者枝叶,然后再用萃取进行纯化,最后用结晶或者色谱分离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10-脱乙酰巴卡亭III。Ramadoss等(USP.6,124,482)公开了一种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它先用脂肪醇浸提欧洲红豆杉的干燥树叶,提取液浓缩后用脂肪酮萃取,去除不溶物,然后把母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用水和酮的混合液溶解,去除不溶物,经脱色,再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层结晶得到纯度为93.5~94.1%的10-脱乙酰巴卡亭III。Hargraff等(USP.5,736,366)提到用水浸提欧洲红豆杉,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6-5.5,利用固相萃取分离10-脱乙酰巴卡亭III,结晶得到产品得纯度在75~90%,得率约为75.4~92%之间。Gaullier等(USP.5,453,521、USP.5,393,895)公开了用脂肪醇浸提欧洲红豆杉的树叶,用水稀释溶液,去除不溶物,完全除掉酒精,用有机溶剂萃取水层,结晶得到产品纯度为75.8~93.8%,得率为69.5~93.8%。Nair等(USP.5,478,736)用50~95%的甲醇、乙醇或者丙酮的水溶液浸提红豆杉的组织,得到的浸提液用活性碳过滤,利用真空加压的正相色谱柱分离,再用中压色谱柱分离,收集相应馏分,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III。专利国际申请WO94/07882中公开了用甲醇浸提红豆杉组织,得到的浸提液用水稀释,去除不溶物,除尽甲醇后得到的溶液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结晶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纯度为95.8%,得率为93.6%。中国专利CN1377882A中用甲醇或乙醇浸提红豆杉组织,回收溶剂后用乙酸乙酯溶解醇提取物,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反萃取去除杂质,回收溶剂后用乙腈溶解残渣,冷冻结晶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III,结晶母液经过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分离得到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但是,上述文献采用的浸提方法均是常规的溶剂浸提法,存在溶剂消耗量大的缺点。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红豆杉中提取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红豆杉中提取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用多级连续渗漉提取法用有机浸提液对红豆杉枝叶进行浸提,得到含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有机浸提溶液;(2)除去有机浸提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水性浸提液;(3)用极性有机溶剂对所述水性浸提液进行萃取,得到有机萃取液;(4)除去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含所述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浸膏;(5)对所述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乙酸C1-C6烷酯洗脱,得到含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溶液。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级连续渗漉提取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好实例中的分离纯化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好实例的渗漉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提取方法是由二部分组成的1.提取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用多级连续渗漉提取法对红豆杉枝叶进行浸提。所述多级连续渗漉提取法如图1所示,它包括多个串联的渗漉段,使用时先在各个渗漉段加入一定量经干燥的红豆杉枝叶,随后向第一渗漉段缓慢地加入浸提液,该浸提液流经第一渗漉段的红豆杉枝叶后流向第二渗漉段。在后续加入的浸提液的驱动下浸提液逐渐流向最后一个渗漉段。在浸提液流经最后一个渗漉段后,收集一定量的浸提液,停止向第一渗漉段加入浸提液而改向第二渗漉段加入浸提液,即此时第二渗漉段升格为第一渗漉段。原先的第一渗漉段卸料后加入新的未浸提的红豆杉枝叶作为最后一个渗漉段。停止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红豆杉中提取10-脱乙酰巴卡亭Ⅲ的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用多级连续渗漉提取法用有机浸提液对红豆杉枝叶进行浸提,得到含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有机浸提溶液;对得到的有机液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乙酸C↓[1]-C↓[6]烷酯洗脱, 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Ⅲ;除去溶剂后得到干浸膏,加入所述干浸膏重量1.5-2.2倍的乙酸C↓[1]-C↓[6]烷酯或乙腈溶解除去杂质,得到10-脱乙酰巴卡亭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徐从立许付周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魏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