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硅沸石微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9913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硅沸石微囊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TS-1分子筛钛含量低,没有提及对TS-1分子筛进行碱处理,而用碱处理方法对ZSM-5分子筛改性时存在结晶度低、无法形成100nm以上空腔且表层具有壳状结构微囊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0.1~5.0摩尔/升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碱溶液在温度20~90℃条件下处理硅钛摩尔比SiO↓[2]/TiO↓[2]为20~500,粒径尺寸为0.4~20μm的TS-1分子筛原粉1~48小时得孔径在100~160nm范围内的空腔容积占2nm以上所有空腔容积20~70%的钛硅沸石微囊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大分子催化氧化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钛硅分子筛是近十多年来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能够在常压和低温条件下高 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多种有机氧化反应,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被认为是二十一世 纪绿色化学
具有"原子经济"特征的新型催化剂。TS-1具有MFI结构含钛杂原 子分子筛,兼有钛的催化作用和ZSM-5分子筛的择型效果(赵培庆,彭志光,夏春谷,分 子催化,2006,4:322)。研究者们认为TS-1分子筛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骨架钛 含量,合成凝胶中钛源过多会导致沸石骨架上有钛氧化物生成,因此骨架钛含量的提高有 一定限度,限制了其催化活性提高。TS-1分子筛外表面对其催化氧化活性贡献较小,反应 主要发生在分子筛孔道内部,受分子筛孔内扩散限制的影响较大,影响催化剂择型性和稳 定性的提高且不适合有大分子参与的催化反应。合成小晶粒或纳米分子筛能够提高沸石的 扩散性能,但对孔道调节程度有限,且制备成本过高(易国斌,郭建维,王乐夫等, 2005,3:373; CN1426962)。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 M41S系列介孔 分子筛,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硅沸石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钛摩尔比SiO↓[2]/TiO↓[2]为20~500,粒径尺寸为0.4~20μm的钛硅分子筛TS-1用浓度为0.1~5.0摩尔/升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碱溶液在温度20~90℃条件下处理1~48小时得孔径在100~160nm范围内的空腔容积占2nm以上所有空腔容积20~70%的钛硅沸石微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长松谢在库温鹏宇刘红星方敬东赵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