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并涉及具有该油气悬挂系统的轮式车 辆。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至少一对悬挂油缸共同作用的多轴轮式车辆。
技术介绍
油气悬挂是集弹性元件和减振器于一体的悬挂装置,克服了钢板弹簧的线性特 征,应用于工程车辆,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平顺性和车辆行驶稳定性,并且能实现车身高 度的可调性。现有轮式车辆油气悬挂技术方案中,既有独立式的油气悬挂,也有连通式的油 气悬挂,而两者各有其优缺点。比如在自卸装载车上一般采用独立式油气悬挂,在全地面起 重机上一般采用连通式油气悬挂。独立式的油气悬挂转向性能较好,平顺性较差;而连通式 油气悬挂平顺性较好,转向性能较差;车体载荷很大并缓慢行驶时,油气悬挂需要刚性闭锁 功能;通过涵洞或障碍时,油气悬挂需要车高调整功能提高通过能力。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完 善的油气悬挂系统,实现多种悬挂模式以适应不同道路需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告号CN101618669(专利申请号=200810125285. 6,申请日 2008年6月30日)披露了一种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其采用二位二通阀控制同侧悬架油缸的 无杆腔与蓄能器的连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悬挂系统,包括:左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2),分别具有有杆腔和无杆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2),均为三位四通阀,分别具有:第一工作油口,所述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2)的第一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到所述左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2)的有杆腔回路;第二工作油口,所述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2)的第二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到所述左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2)的无杆腔回路;压力油口,与压力油源连接;以及回油口,与油箱连接,第一液压锁结构,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与所述左换向阀(1)之间;第二液压锁结构,连接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悬挂系统,包括左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2),分别具有有杆腔和无杆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 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O),均为三位四通阀,分别具有第一工作油口,所述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O)的第一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到所述左 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 的有杆腔回路;第二工作油口,所述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O)的第二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到所述左 悬挂油缸(11)和右悬挂油缸(1 的无杆腔回路; 压力油口,与压力油源连接;以及 回油口,与油箱连接,第一液压锁结构,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与所述左换向阀(1)之间; 第二液压锁结构,连接在所述右悬挂油缸(1 与所述右换向阀( 之间, 其中,所述左换向阀(1)和右换向阀( 分别具有使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 连接到回油口的第一状态;使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到回油口并使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到压力油 口的第二状态;以及使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到压力油口并使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到回油口的第 三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锁结构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C3)和第二液控单向阀G),其中所述第一 液控单向阀C3)通过所述左悬挂油缸(11)的有杆腔油路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的有 杆腔和所述左换向阀(1)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4)通过所述左悬挂 油缸(11)的无杆腔油路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的无杆腔和所述左换向阀(1)的第二 工作油口之间;所述第二液压锁结构包括第三液控单向阀( 和第四液控单向阀(6),其中所述第三 液控单向阀( 通过所述右悬挂油缸(1 的有杆腔油路连接在所述右悬挂油缸(1 的有 杆腔和所述右换向阀(2)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6)通过所述右悬挂 油缸(1 的无杆腔油路连接在所述右悬挂油缸(1 的无杆腔和所述右换向阀( 的第二 工作油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的液控端口连接至所述左换向阀(1)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 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端口连接至所述左换向阀(1)的第一工作油口 ;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5)的液控端口连接至所述右换向阀O)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 第四液控单向阀(6)的液控端口连接至所述右换向阀(1)的第一工作油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断阀(7),第一端通过第一节点(Ni)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的无杆腔油路 上,第二端通过第二节点(拟)连接在所述右悬挂油缸(1 的有杆腔油路上;第二通断阀(8),第一端通过第三节点(N; )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的有杆腔油路 上,第二端通过第四节点(N4)连接在所述右悬挂油缸(1 的无杆腔油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通断阀(9),连接在所述左悬挂油缸(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兴龙,周丽云,周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