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900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行李架,包括框架,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板及位于框架两侧的拉杆,框架由前型材、后型材及两侧的托架围成,前型材和后型材分别与托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车体侧墙上固定有支撑座,托架的尾部固定在支撑座上,托架具有用于搭置玻璃板侧边的翻边,玻璃板的前后两边分别插在前型材和后型材的型材槽内,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球形活动连接,最终螺母锁定,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机构与托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易于安装和维修,拉杆与拉杆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改变拉杆旋进拉杆座的长度来调节托架的安装角度,操作简易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架,特别涉及一种设置于高速轨道车辆车厢内的行 李架,属于轨道车辆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的发展越来越快,乘客对车辆 车厢内装部件的舒适性和美观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行李架是车厢内的重要的内装部 件之一,以往的行李架包括框架,框架固定在车体侧墙上,框架上固定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 板,框架的两侧用拉杆与车体侧墙固定连接,框架与拉杆呈三角形并为一体结构,拉杆的长 度是固定的,框架的安装角度不可调,行李架安装时费时费力,另外,当玻璃板损坏需要更 换时,必须将行李架全部卸下,才能将玻璃板取出,维护及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 检修的轨道车辆行李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行李架,包括框架,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板及位于所述框架两侧的 拉杆,所述框架由前型材、后型材及两侧的托架围成,所述前型材和后型材分别与所述托架 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车体侧墙上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托架的尾部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托架 具有用于搭置所述玻璃板侧边的翻边,所述玻璃板的前后两边分别插在所述前型材和后型 材的型材槽内,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球形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 机构与所述托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架的尾部具有一个向上折弯的安装部,所 述安装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上,进而固定在侧墙上。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开有“T”型安装孔,所述拉杆的 端部具有一球头,所述“T”型安装孔头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球头的直径,供所述球头穿过, 所述“T”型安装孔尾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用于卡住所述球头。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机构包括一个拉杆座,所述拉杆座与所述托架固定连 接,所述拉杆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拉杆座上相应开有具有内螺纹的开孔,所述拉杆 的端部旋紧在所述拉杆座内。本技术再一个改进在于,在所述后型材上再固定连接一用于压紧所述玻璃板 的压条,所述压条具有一向上的用于遮挡所述后型材的延伸部。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玻璃板为化学钢化夹胶玻璃板,所述玻璃板 采用蒙砂防手印处理。所述托架为铸铝件,所述托架表面镀铬处理,所述前型材和后型材为 铝型材,表面不锈钢色氧化处理。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轨道车辆行李架,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易于安装和维修,需要更换玻璃板时,只需要拆下压条和前型材即可。另外,拉杆与拉 杆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改变拉杆旋进拉杆座的长度来调节托架的安装角度,操作 简易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本技术托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框架1,玻璃板2,拉杆3,前型材4,后型材5,托架6,侧墙7,翻 边8,支撑座9,安装部10,螺栓11,压条12,球头13,拉杆座14,凸台15,螺钉16,螺钉17, 螺钉18,螺栓19,延伸部20,安装座21,螺栓孔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车辆行李架,固定在车厢内上部的两侧,每侧的行李架由多 个框架1组成,每个框架1上设置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板2,在每个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 于增加行李架承重性能的拉杆3,框架1每侧各设置两个拉杆3。框架1由前型材4、后型材5及两侧的托架6围成,为了减轻整体的重量,前型材4 和后型材5采用铝型材,托架6采用铸铝件。如图2所示,前型材4的端部通过螺钉16与托架6的前端固定连接。如图3所 示,托架6在与后型材5连接的部位,具有一向后型材5的型材槽内插入的凸台15,此结构 是为了托架6与后型材5之间固定更为牢固。安装时,托架6上的凸台15插入到后型材5 的型材槽内,然后用螺钉17将后型材5固定在托架6上。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托架6固定更为牢固,在侧墙7上用螺栓(图中未示 出)固定一个支撑座9,托架6的尾部具有一个向上折弯的安装部10,安装部10与支撑座9 的结构相配合,安装部10上开有四个螺栓孔22,安装部10通过四个螺栓11与支撑座9固 定连接,进而将框架1固定在车体侧墙7上。托架6具有用于搭置玻璃板2侧边的翻边8,玻璃板2的两个侧边分别搭置在两侧 托架6的翻边8上,玻璃板2的前后两边分别插在前型材4和后型材5的型材槽内,这种结 构,不但固定安全可靠,而且拆卸简单方便,当玻璃板2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松开螺钉 18,将压条12拆下,再松开螺钉16,将前型材4从托架6上拆下,即可取出玻璃板2进行更换。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压紧玻璃板2,在后型材5上再固定连接一用于压紧玻璃 板2的压条12,压条12通过螺钉18固定在后型材5上,压条12具有一向上的延伸部20, 压条12位于车厢内,其延伸部20起着遮挡后型材5的作用,压条12与车厢内的墙面做同 样的表面处理,压条12与周围墙面浑然一体,简洁美观。为了增加行李架整体承重性能,在每个托架6上再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3,拉杆3 的另一端与支撑座9固定连接。在安装行李架时,往往需要对行李架的安装角度进行微调,相应地需要通过调节拉杆3的安装长度来实现行李架安装角度的调整,为了方便在安装时调节拉杆3的安装长 度,本实施例中,每个拉杆3都通过可调节机构与托架6固定连接在一起。可调节机构包括一个拉杆座14,相应地在托架6上设置有安装座21,因为每个托 架6连接两个拉杆3,所以托架6上的安装座21也设置为前后两个,每个拉杆座14通过螺 栓19与托架6上相应的安装座21固定连接,在拉杆座14上开有具有内螺纹的开孔,相应 地,在拉杆3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拉杆3的端部旋紧在拉杆座14的开孔内,通过改变拉杆 3旋进拉杆座14开孔内的长度来调节整个拉杆3的安装长度,进而调节托架6的安装角度, 操作简易方便。为了配合上述结构,拉杆3与支撑座9连接的一端就不能固定在一起,必须是活动 的,并且是可随时旋转的,所以,本实施例中,为了连接两个拉杆3,在支撑座9上开有上下 两个“T”型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每个拉杆3的端部都具有一球头13,“T”型安装孔头 部的直径略大于球头13的直径,“Τ”型安装孔尾部的直径则小于球头13的直径,球头13 穿过“Τ”型安装孔的头部,向下移动后,进入“Τ”型安装孔的尾部,进而卡在“Τ”型安装孔 的尾部,拉杆3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旋转,从而调节拉杆3旋进拉杆座14内的长度,调整结束 后,螺母锁定。为了配合整个车厢的内装效果,提高车厢的舒适性,玻璃板2采用化学钢化夹胶 玻璃板并进行蒙砂防手印处理。托架6表面进行镀铬处理,前型材4和后型材5的表面进 行不锈钢色氧化处理。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 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车辆行李架,包括框架(1),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板(2)及位于所述框架 (1)两侧的拉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由前型材(4)、后型材(5)及两侧的托架(6) 围成,所述前型材⑷和后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行李架,包括框架(1),用于放置行李的玻璃板(2)及位于所述框架(1)两侧的拉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由前型材(4)、后型材(5)及两侧的托架(6)围成,所述前型材(4)和后型材(5)分别与所述托架(6)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车体侧墙(7)上固定有支撑座(9),所述托架(6)的尾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座(9)上,所述托架(6)具有用于搭置所述玻璃板(2)侧边的翻边(8),所述玻璃板(2)的前后两边分别插在所述前型材(4)和后型材(5)的型材槽内,所述拉杆(3)一端与所述支撑座(9)球形活动连接,所述拉杆(3)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机构与所述托架(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双梁君海陶桂东李乐营李智国张克姝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