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856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防火墙上的踏板底座,踏板底座上设置有通过踏板转轴铰接的踏板臂,通过销轴和踏板臂相连的制动助力器推杆。在踏板底座内两侧的导槽内设置可沿着导槽滑动的滑块;在踏板底座两侧的导孔内设置有可被滑块推出的左卡套和右卡套;左卡套、右卡套和踏板底座分别适配踏板转轴两端设置凹槽。滑块两侧对称设置有楔角,左卡套、右卡套上有适配楔角的斜角。还包括踏板底座上通过杠杆转轴铰接的杠杆,杠杆的下端紧靠滑块,杠杆的上端与仪表台横梁保持设定接触距离。此机构能有效的防止制动踏板对驾驶员脚踝和小腿的损伤,一般碰撞情况下只损伤卡紧滑块的卡套,尽量减少了对零件的损伤,便于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踏板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对人体碰撞伤害的制动 踏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就是制动踏板,通过驾驶员脚部踩下踏板通过助 力器将力放大,施加在主缸中的活塞上,在主缸内部建压,再通过中间的传输管路及压力分 配部件将力施加在制动器上,从而实施制动,将运动中的车停下来。制动踏板固定在车身防火墙上,并和助力器推杆直接连接,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 时,驾驶员通常用力将制动踏板压下使车迅速的停下来,而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将直接 通过助力器和踏板传送到脚,给脚一个较大的冲击力,导致脚踝受伤。在前碰时,防火墙往 往会不同程度地向乘员舱侵入,制动踏板也随之向驾驶员侧后移,可能侵入使脚踝和小腿 造成的伤害。现在,轿车前碰法规和C-NCAP的评分标准中,对脚踝和小腿在碰撞中的伤害都有 具体值要求,为了满足要求使汽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国内外汽车厂商有的采用防止侵入 式制动踏板来降低伤害。在汽车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采用塑料材料代替金属材料设计制 动踏板,来减少降低碰撞伤害,但对技术要求较高,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200410070452. 3文献公开的一种制动踏板的安装结构,其主要技 术方案为它包括铰接管和踏板臂,踏板臂上设置有铰接槽,所述的铰接槽连接在所述的铰 接管上,所述的铰接槽的一部分朝向车辆的前方开口,其宽度小于所述的铰接管的外径宽 度。在装配时,利用外力使踏板臂上铰接槽装在铰接管上,装上后是通过紧密结合件之间的 摩擦力限制,达到稳固连接状态。该防止侵入式制动踏板的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是,制动踏 板经常处于工作状态,利用摩擦力来达到稳固连接,工作的稳定性很难保证。且碰撞后零件 损伤,不利于修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构,解决碰撞时尽量减少对 零件的损伤,便于修复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 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防火墙上的踏板底座,踏板底座上设置有通过踏板转轴铰接的踏板臂, 通过销轴和踏板臂相连的制动助力器推杆;在踏板底座内两侧设置导槽,所述的导槽内设 置可沿着导槽滑动的滑块;滑块内穿过踏板转轴;在踏板底座两侧设置有导孔,在导孔内 设置有可被滑块推出的左卡套和右卡套;左卡套、右卡套和踏板底座分别适配踏板转轴两 端设置凹槽;所述的滑块两侧对称设置有楔角,所述的左卡套、右卡套上有适配楔角的斜 角;还包括踏板底座上通过杠杆转轴铰接的杠杆,所述的杠杆的下端紧靠滑块,杠杆的上端 与仪表台横梁保持设定接触距离。3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的开口是马鞍形。左卡套、右卡套上均设置自然状态下弹起 的卡子。所述的踏板转轴两端是方头。为了使汽车重量减轻和吸能隔振效果更好,所述的踏板底座、卡套和滑块均采用 工程塑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在踏板底座上踏板旋转轴位置设置有杠杆推动滑块的结 构,在汽车碰撞时,可以使踏板旋转轴从踏板底座上快速脱出。踏板绕销轴向远离驾驶员的 方向旋转,有效降低制动踏板撞击驾驶员脚踝和小腿的力量,从而使驾驶员的损伤得减少。 一般碰撞情况下只损伤卡紧滑块的卡套,尽量减少了对零件的损伤,便于修复。本机构工作 可靠,制造成本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动踏板机构的构造示意图。所示在正常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动踏板机构的构造示意图。所示在碰撞后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踏板底座及滑块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1·制动助力器、2.制动助力器推杆、3.防火墙、4.仪表台横梁、5.杠杆、 6.杠杆转轴、7.滑块、8.卡套、9.踏板底座、10.销轴、11.踏板臂、12.踏板转轴、13.导孔、 14.导槽、15.下凹槽、16.踏板转轴端头、17.楔角、18.斜角、19.上端口、20.上凹槽、21.卡子、81.左卡套、82.右卡套。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正常状态下的制动踏板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制动助力器1 和踏板底座9安装在防火墙3上。制动助力器推杆2通过销轴10和踏板臂11相连。杠杆 5通过杠杆转轴6安装在踏板底座9上,并可绕杠杆转轴6旋转。杠杆的形状为弯曲形。滑 块7安装在踏板底座9的导槽14内,并可沿着导槽14移动,所述的滑块的开口是马鞍形。 杠杆5的下端紧靠滑块7,上端与仪表台横梁4保持设定接触距离。在踏板底座中对称设置 有一对卡套8,滑块7和卡套8适配接触装配到踏板底座9上,把踏板旋转轴固定在踏板底 座9上。如图2、3所示,图2为碰撞后状态下,踏板转轴脱出后踏板臂反向旋转的制动踏板 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踏板底座及滑块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如图3所示,左卡套81和 右卡套82是通过踏板底座9上左右两侧的导孔13装配到踏板底座9上的,并可沿导孔横向 移动。当左右卡套向内装入踏板底座9后,通过左、右卡套上的上凹槽20和踏板底座上的 下凹槽15,一起把踏板转轴12固定在踏板底座9上,所述的踏板转轴两端是方头,左、右卡 套限制踏板转轴12的向外脱出,踏板底座9上的下凹槽15限制踏板转轴12的横向移动。 左右卡套上各设计有2个卡子21,自然状态下,卡子21弹起。所以当左右卡套通过导孔装 配到踏板底座9后,卡子21弹起,卡在底座9的内壁上,防止正常情况下左右卡套从踏板底 座9上向外移动,从而保证在正常情况下,踏板转轴12不会脱出。卡子21是塑料材料,当 受一定的力时,卡子21会反向旋转,从而解除其对左右卡套向外移动的限制。如图2所示, 当碰撞的冲力力通过制动助力器1、防火墙3传递到踏板底座9,使制动踏板向后移动;通过4助力器推杆2传递到踏板臂11上,使踏板臂11有向上旋转的趋势。当制动踏板向后移动 一定距离,杠杆5上端和固定的仪表台横梁4接触,制动踏板继续向后移动,那么在仪表台 横梁4推动下,杠杆5逆时针旋转,则杠杆5的下端推动滑块7沿踏板底座上的导槽14向 外移动,滑块7向踏板底座9外部移动时,滑块7上的楔角17顶住与之相配合的左右卡套 的斜角18。推动左右卡套分别向外横向移出;随着滑块7向外移动,左右卡套的上凹槽20 解除对踏板转轴两端的踏板转轴端头16的制约,利用驾驶员脚踩踏板的力,使踏板转轴12 从踏板底座的上端口 19脱出,从而使踏板臂11绕销轴10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旋转。 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踏板底座上踏板旋转轴位置设置有杠杆推动滑块的结构,碰撞 时在杠杆的作用下使制动踏板转轴从踏板底座上完全脱出,使踏板臂向远离驾驶员的方向 移动,从而减小驾驶员脚踝和小腿与制动踏板的撞击力量,可以显著减小制动踏板对驾驶 员的腿部伤害,有效的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在一般碰撞情况下,踏板机构的零部件解除限 制,只损伤卡紧滑块的卡套,尽量减少了对零件的损伤,便于修复。且踏板底座、卡套、滑块 均采用工程塑料材料,大大减轻制动踏板总成的重量。本机构工作时稳定性好,制造成本 低,碰撞后,修复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防火墙(3)上的踏板底座(9),踏板底座(9)上设置有通过踏板转轴(12)铰接的踏板臂(11),通过销轴(10)和踏板臂(11)相连的制动助力器推杆(2);其特征在于:在踏板底座(9)内两侧设置导槽(14),所述的导槽内设置可沿着导槽(14)滑动的滑块(7);滑块(7)内穿过踏板转轴(12);在踏板底座(9)两侧设置有导孔(13),在导孔内设置有可被滑块推出的左卡套(81)和右卡套(82);左卡套(81)、右卡套(82)和踏板底座(9)分别适配踏板转轴(12)两端设置凹槽;所述的滑块(7)两侧对称设置有楔角(17),所述的左卡套(81)、右卡套(82)上有适配楔角(17)的斜角(18);还包括踏板底座(9)上通过杠杆转轴(6)铰接的杠杆(5),所述的杠杆(5)的下端紧靠滑块(7),杠杆(5)的上端与仪表台横梁(4)保持设定接触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防止碰撞伤害的制动踏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防火墙(3)上的踏板底座(9),踏板底座(9)上设置有通过踏板转轴(12)铰接的踏板臂(11),通过销轴(10)和踏板臂(11)相连的制动助力器推杆(2);其特征在于在踏板底座(9)内两侧设置导槽(14),所述的导槽内设置可沿着导槽(14)滑动的滑块(7);滑块(7)内穿过踏板转轴(12);在踏板底座(9)两侧设置有导孔(13),在导孔内设置有可被滑块推出的左卡套(81)和右卡套(82);左卡套(81)、右卡套(82)和踏板底座(9)分别适配踏板转轴(12)两端设置凹槽;所述的滑块(7)两侧对称设置有楔角(17),所述的左卡套(81)、右卡套(82)上有适配楔角(17)的斜角(18);还包括踏板底座(9)上通过杠杆转轴(6)铰接的杠杆(5),所述的杠杆(5)的下端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智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