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离合器外罩组口 o
技术介绍
现有的125型手动离合摩托车离合器的基本部件包括从动齿轮、外罩、缓冲套减 震、中心套、压盘、盖板、摩擦片、钢片、弹簧、升板、铆钉及螺栓等。上述结构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是外罩通过内花键孔与发动机主轴联接,由于外罩材质多为铝合金,外罩内花键孔易 磨损而导致离合器失效。其二是外罩与从动齿轮之间设计有缓冲套减震,缓冲套易早期老 化失效。三是由于设计基准与检测基准不统一,导致端面跳动、齿轮综合误差等不易保证。 四是该结构摩擦面积不大、传递扭矩不能满足使用者长期的重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摩托车离合器的外罩内花键易损伤、缓冲套早期 老化失效等难题,提出一种新结构的摩托车离合器外罩组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动离合摩托车的离合器外罩组合,包括从动齿轮、外罩、盖板、蝶形弹簧、平 垫圈和铆钉;所述从动齿轮装配在外罩上,外罩和从动齿轮由压在从动齿轮外表面的盖板 通过铆钉连接为一体;所述从动齿轮和外罩之间安装有减震部件。本技术首要的改进是将外罩的中心孔设计为光孔,从动齿轮的中心孔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离合摩托车的离合器外罩组合,包括从动齿轮(3)、外罩(4)、盖板(16)、蝶形弹簧(14)、平垫圈(15)和铆钉(17);所述从动齿轮(3)装配在外罩(4)上,外罩(4)和从动齿轮(3)由压在从动齿轮(3)外表面的盖板(16)通过铆钉连接为一体;所述从动齿轮(3)和外罩(4)之间安装有减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4)的中心孔为光孔(5),从动齿轮(3)的中心孔为内花键孔(7),通过与内花键孔(7)发动机的主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手动离合摩托车的离合器外罩组合,包括从动齿轮(3)、外罩(4)、盖板(16)、蝶形弹簧(14)、平垫圈(15)和铆钉(17);所述从动齿轮(3)装配在外罩(4)上,外罩(4)和从动齿轮(3)由压在从动齿轮(3)外表面的盖板(16)通过铆钉连接为一体;所述从动齿轮(3)和外罩(4)之间安装有减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4)的中心孔为光孔(5),从动齿轮(3)的中心孔为内花键孔(7),通过与内花键孔(7)发动机的主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外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和外罩⑷ 之间安装的减震部件是两组减震弹簧;所述两组减震弹簧安装在从动齿轮(3)和外罩(4) 上的两组减震簧孔和槽中;所述从动齿轮(3)的圆周面上分布有两组大小不同且间隔交叉排列减震簧孔,分别是 小减震簧孔(26)和大减震簧孔(27),并在外罩(4)的圆周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布有两组大小 不同且间隔交叉排列减震簧槽,分别是小减震簧槽(24)和大减震簧槽(23);所述第一组减震弹簧(1)的钢丝直径、自由长度、压缩力值均小于第二组减震弹簧 (2),第一组减震弹簧(1)安装在小减震簧孔(26)和小减震簧槽(24)内,第二组减震弹簧(2)安装在大减震簧孔(27)和大减震簧槽(23)内;第一组减震弹簧(1)的两端面与外罩(4)的小减震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天祥,杨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坤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