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46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它在外罩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在主动盘组合上设置飞块、止动环和限位环,在主动盘组合上面设置有下板和摩擦片,重要的是它还设有齿外套,齿外套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上,齿外套外安装有摩擦片,与主动盘组合上的摩擦片交叉设置,在齿外套的摩擦片上面设置有上板。本离合器取消了定心滑套组合,换用了结构简单的齿外套代替,在保证离合器正常功能实现的前提下,降低了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减小了噪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为借用100型单自动的离合器,其结构参见图1,其结构和原理为在外罩16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15,在主动盘组合15上设置有飞块17,通过止动环18和限位环19控制它的升程。在主动盘组合15上面设置有下板14,定心滑套组合11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上,定心滑套组合11外安装有摩擦片12,在摩擦片12的上面设置有上板13等零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块17向径向飞起,在轴向产生升程,推动下板14轴向移动,从而压紧摩擦片12,使得离合器结合,传递扭矩。这种离合器存在的缺点是定心滑套制造精度不易保证,工艺性较差,离合器成本较高,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100型单自动离合摩托车的离合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结构的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在保证离合器正常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取消了定心滑套组合,降低离合器成本,同时减小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它在外罩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在主动盘组合上设置有飞块、止动环和限位环,在主动盘组合上面设置有下板和摩擦片。本技术的改进之处是其取消了定心滑套组合,另设一齿外套代替,该齿外套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上,齿外套上安装有摩擦片,与主动盘组合上的摩擦片交叉设置,在齿外套摩擦片的上面设置有上板。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为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的主动盘组合在活塞、连杆的推动下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块产生轴向升程,推动下板轴向移动,在下板和上板的作用下,使得主动盘组合与齿外套上的摩擦片结合在一起,通过摩擦片将扭力传递到齿外套,齿外套再传递给主动齿轮,从而传递到输出轴上。本离合器取消了定心滑套组合,换用了结构简单的齿外套代替,在保证离合器正常功能实现的前提下,降低了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减小了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100型单自动摩托车的离合器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100型单自动摩托车的离合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本技术涉及的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结构组成如下在外罩26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21,在主动盘组合21上设置有飞块27,通过止动环28和限位环29控制它的升程。在主动盘组合21上面设置有下板24和摩擦片211,齿外套25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210上,齿外套25上安装有摩擦片22,与主动盘组合21上的摩擦片211交叉设置,在摩擦片22的上面设置有上板23等零件。权利要求1.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它在外罩(26)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21),在主动盘组合(21)上设置有飞块(27)、止动环(28)和限位环(29),在主动盘组合(21)上面设置有下板(24)和摩擦片(211),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齿外套(25),齿外套(25)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210)上,齿外套(25)外安装有摩擦片(22),与主动盘组合(21)上的摩擦片(211)交叉设置,在摩擦片(22)的上面设置有上板(2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它在外罩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在主动盘组合上设置飞块、止动环和限位环,在主动盘组合上面设置有下板和摩擦片,重要的是它还设有齿外套,齿外套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上,齿外套外安装有摩擦片,与主动盘组合上的摩擦片交叉设置,在齿外套的摩擦片上面设置有上板。本离合器取消了定心滑套组合,换用了结构简单的齿外套代替,在保证离合器正常功能实现的前提下,降低了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减小了噪音。文档编号F16D43/06GK2799971SQ20052000945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毅, 董勇刚 申请人:重庆万坤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00型电启动摩托车的离合器,它在外罩(26)内设置有主动盘组合(21),在主动盘组合(21)上设置有飞块(27)、止动环(28)和限位环(29),在主动盘组合(21)上面设置有下板(24)和摩擦片(211),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齿外套(25),齿外套(25)通过内齿套在主动齿轮(210)上,齿外套(25)外安装有摩擦片(22),与主动盘组合(21)上的摩擦片(211)交叉设置,在摩擦片(22)的上面设置有上板(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董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坤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