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文希专利>正文

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4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在正常行驶中帮助人离合操纵的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在缸筒中,依次装有回位弹簧、活塞、活塞杆、定位挡圈、补偿导向套、补偿弹簧、盖、缸盖,在缸筒外,从内到外装有微调螺套、定位螺套、固定支架,在活塞杆和活塞内装有阻尼阀芯、阻尼弹簧及相连的通往辅腔的含有单向阀的油孔以及节流孔,还装有联通主、辅腔的泄流孔,泄流孔通过阻尼阀,是否导通受阻尼阀控制,还有与泄流孔起相反流向作用含有单向阀的主油孔。在正常行驶中当踩开离合挂挡后,就可一脚放开离合踏板,踏板与活塞杆端部接触后能自动完成半离合过程。但是该装置并不适用于侧方停车位这类需连续保持半离合的状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延迟离合器接合的控制装置,尤其能按要求完成一系 到动作,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帮助人操纵离合器的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尚无这方面的付诸实用的事例。迄今手动档离合器都由人工操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手动挡车辆离合器一直由人工控制,易出现各种操作失误的的问 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该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能延迟离合器接合,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帮助人操纵离合器,使车辆快速、平稳起 步或换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缸筒中,从缸底依次 主要装有回位弹簧、活塞、活塞杆、补偿导向套、补偿弹簧、缸盖,在活塞杆 或活塞内装有阻尼阀芯、阻尼弹簧及相配套的单向阀和油孔以及节流孔,阻尼 阀芯上的油槽与活塞或活塞杆上的泄流孔相对应,在活塞杆上装有节流控制杆, 控制节流孔大小,在活塞杆或活塞内有主油孔及单向阀,在缸筒外,从内到外 装有微调螺套、定位螺套、固定支架。当挂挡后立即放开离合踏板,在预定位 置踏板系统中某一部分靠压在活塞杆上,主腔形成高压,将阻尼阀芯往里压, 阻尼腔油经节流孔流入辅腔,当阻尼阀芯油槽与泄流孔对上时,导通泄流孔, 在离合踏板系统作用下,活塞快速移动,使离合器完全接合,完成整个工作过 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正常行驶中当踩开离合挂挡后,就可一脚放 开踏板,不再需要控制离合踏板做半离合动作,也不需要油离配合,只要按车 速需要控制油门大小即可,其结果是降低在日常行驶时的开车疲劳程度,最大 限度减少新手误操作引起的熄火等问题,让新手把更多精力用于处理道路状况, 提高安全行车程度,给新手上路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但是该装置并不适 用于侧方停车位这类需连续保持半离合的状态,遇此情形还需劳神慢慢地一脚 踩在半离合点位不放。对无时间要求的操作,对新手也不是难事,该技术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在低端汽车市场及其它车辆上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本型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同步型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技术经济型剖面构造图。 图4是本技术阻尼阀芯构造图。 图5是本技术回控块构造图。 图6是本技术受拉型构造图。图中l.故障报警开关,2.碰块,3.缓冲垫或阻尼器,4.活塞杆,4-1.活 塞杆,4-2.活塞杆,5.节流控制杆,6.报警开关,7.电线,8.缸盖螺丝, 9.缸盖,10.盖,11.缸筒,12.补偿弹簧,13.补偿导向套,14.定位挡圈, 15.阻尼弹簧,16.单向阀组件,16-l.单向阀组件,17.微调螺套,17-l.微调螺 套,18.定位螺套,18-1.定位螺套,19.固定支架,19-1.固定支架,20.软轴或拉杆,21.回位弹簧,22.回位弹簧,23.阻尼阀芯,24.导向套,25.密封件, 26.单向阀组件,26-1.单向阀组件,27.活塞,27-1.活塞,27-2.活塞, 28.报警拉索,29.支架,30.销轴及扭簧组件,31.摇臂及浮动球头组件,32.回 控块,33.滚轮,34.耳环,35.导向套,36.补偿活塞。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密封件、支承环及其它相关零件的锁紧装置按设计手册及具体 情况决定,缸筒(11)中装有回位弹簧(22)、活塞(27)、活塞杆(4)、补偿 导向套(13)、补偿弹簧(12)、缸盖(9),在活塞上除具有常规的支承环(5)、 密封件(7)外还开有泄流孔(A)、单向阀(16)及油孔,在活塞杆(4)上有阻尼 阀芯(23)、阻尼弹簧(15)、单向阀(26)及油孔、节流孔(B)、节流控制杆 (5),活塞杆(4)与活塞(27)固定相连。当挂挡后立即放开离合踏板,在预 定位置踏板系统中某一部分靠压在活塞杆上,在回位弹簧(22) —侧的主腔产 生高压,将阻尼阀芯(23)推入,但由于有节流孔(B)因此不能瞬间推入,当 推入到位时,阻尼阀芯(23)上油槽对上泄流孔(A),导通泄流孔,主腔油液迅 速排入辅腔,活塞杆(4)内縮,完成半离合过程。当踩开离合踏板,在回位弹 簧(22)作用下,辅腔油液经单向阀(16)及油孔流入主腔,活塞杆(4)回到 工作起始位置,同时在阻尼弹簧(15)作用下,辅腔油液经单向阀(26)及油 孔进入阻尼腔,将阻尼阀芯(23)推出至起始工作位置。定位挡圈(14)为限定 活塞(27)移动位置,确定起始工作位置。补偿导向套(13)在缸筒(11)内 移动,相关尺寸及外园相关密封件等参照设计手册活塞部分,内孔及密封件参 照设计手册导向套部分。电线(7)、报警开关(6)、报警拉索(28)组成报警装置, 当油液减少超标时,补偿导向套(13)向内补偿时拉动报警拉索(28)报警。旋转节流控制杆(5)改变节流孔大小控制半离合时间长短,当作为非常态调整时, 能使本技术更适合于车况及开车人个性,锁紧装置按产品化实际情况确定, 当作为常态调整时,通过传动机构与挡位拨杆相连,随挡位不同而不同。故障 报警开关(1)为二触点延时行程开关, 一个触点在离合踏板垫下面,另一个在 缸盖(9)上,当脚离开离合踏板时,离合踏板垫下面触发开始计时,在规定时 间内碰块(2)不能碰撞触发在缸盖(9)上触点,故障报警开关(1)立即报警, 报警后如何处理视产品化情况确定,通常为二种, 一种是语音报警,另一种是 触发失效装置并伴随语音提醒,使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立即失效。在缸筒(11) 外是微调螺套(17)、定位螺套(18)、固定支架(19),微调螺套(17)有螺纹, 并与软轴或拉杆(20)、回位弹簧(21)相连,通过软轴或拉杆(20)与油门相 连形成联动,调整轴向位置,定位螺套(18)也有螺纹,通过旋转定位螺套(18) 调整初始轴向位置,锁紧固定装置产品化时确定,固定支架(19)与车身固定 相连。在图2中,与图1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回控装置,面对各种不规范的离合动 作,为提高可操控性,需要提高活塞与阻尼阀芯回位的同步协调性,为此增加 摇臂及浮动球头组件(31),通过球头改变二者油口进油截面大小,改变二者进 油量,球头动作取决于在摇臂及浮动球头组件(31)另一端的回控块(32),回 控块(32)曲面变化由产品化时确定。在图3中,是对图1作简化处理后的构造图,由于汽车性能提升,内感式 单缸离合缓合器就可筒化,降低制造成本。在图4中,为阻尼闽芯(23)构造图,在阻尼阀芯(23)除一条主油槽外 还有数条辅槽,辅槽用于控制半离合过程,与车辆性能相关,辅槽数目及结构产品化时确定。在阻尼阀芯中还有一细孔,从一个端面贯穿至另一瑞面。在图5中,为回控块(32)构造图,控制回位时活塞和阻尼阀芯相互间回 位进程,具体曲面形状产品化时确定。在图6中,为半离合时是受拉力作用的构造图,主要零件及动作关系还是 如图1中所叙,只不过挪了下位置,阻尼阀芯在活塞杆中调了方向和位置,活 塞也调了方向,耳环(34)替换了缓冲垫或阻尼器(3),补偿导向套(13)被 导向套(35)及补偿活塞(36)替代,产品化设计仍按设计手册。故障报警开 关(1)在图1中被固定在缸盖上的触点被改为固定于车身某一部位。权利要求1. 一种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在缸筒中,依次装有回位弹簧、活塞、活塞杆、定位挡圈、补偿导向套、补偿弹簧、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感式单缸离合缓合器,在缸筒中,依次装有回位弹簧、活塞、活塞杆、定位挡圈、补偿导向套、补偿弹簧、盖、缸盖、故障报警开关、报警开关,或者在缸筒中,依次装有,补偿弹簧、补偿活塞、定位挡圈、活塞、活塞杆、回位弹簧、导向套、缸盖,在缸筒外,从内到外装有微调螺套、定位螺套、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在活塞杆或活塞或者活塞杆和活塞内装有阻尼阀芯、阻尼弹簧及与底部相连通往辅腔的含有单向阀的油孔以及节流孔,在活塞杆和活塞或者活塞杆或活塞内开有联通主、辅腔的泄流孔,泄流孔通过阻尼阀,在活塞杆或活塞或者活塞杆和活塞内有与泄流孔起相反流向作用含有单向阀的主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希
申请(专利权)人:钱文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