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68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12),包括:下轨道(21),其设置在车辆地板(11)上;上轨道(22),其由下轨道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并保持车辆用座椅(10);螺杆构件(23、26),其设置在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并沿上轨道能滑动的方向延伸;进给螺母构件(24、65),其与螺杆构件啮合;固位构件(30),其固定至上轨道;保持构件(75、6),其由固位构件(30)保持;驱动单元(25),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螺杆构件和进给螺母构件其中之一;以及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60、61、66、67、85、87、88、89、70、71、72、73),其分别形成在上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上,当载荷沿螺杆构件和进给螺母构件的轴向施加到它们中的一个上时,切开并抬起部与保持构件接触以将载荷分散到上轨道,切开并抬起部通过弯曲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一部分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
技术介绍
JP2002-192996A (文献1)中公开了 一种已知的动力座椅设备。文 献l中所公开的动力座椅设备包括固定于车辆地板的下轨道;上轨道, 其由下轨道支撑成能够沿车辆的纵向滑动,并且其支撑车辆座椅;以及 螺杆,其设置在下轨道与上轨道之间使得沿上轨道能够滑动的方向延 伸。该动力的座椅设备还包括螺母构件,其固定至下轨道以与螺杆接 合;齿轮箱,其由上轨道支撑并连接至螺杆的一个端部;以及马达,其 将驱动力经由齿轮箱传递至螺杆。马达的旋转驱动螺杆旋转,从而使上 轨道沿车辆的纵向相对于下轨道滑动。根据文献1,作为针对可能有很大的栽荷施加于车辆座椅的安全措 施,在螺杆处设置有两个垫團和套环,使得套环布置在两个垫團之间。 然后,通过在上轨道的侧面中制出两个切口并向内弯曲位于两个切口之 间的部分而形成的凹部面对垫围之间的部分,以便能够置于两个垫圏之 间。因此,施加于车辆座椅(具体地,上轨道)的过载荷经由与任何一 个垫围接触的凹部传递至下轨道,从而能够耐受过载荷。然而,根据文献1,另外设置了两个垫围和套环,因而增加成本和 组装时间。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其包括针对施加于车辆 座椅的过载荷而设置的便宜且构造简单的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包括下轨 道,其设置在车辆g上;上轨道,其由所述下轨道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 并且保持用于车辆的座椅;螺杆构件,其设置在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轨道 之间并沿所述上轨道能够滑动的方向延伸;进给螺母构件,其与所述螺杆 构件啮合;固位构件,其固定至所述上轨道;保持构件,其由所述固位构 件保持;驱动单元,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a螺母 构件中的一个;以及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上轨道 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上,当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i^螺母构件的轴 向施加到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中的一个上时,所述切开并抬 起部与所述保持构件接触,以将所述栽荷^t到所述上轨道,所述切开并 抬起部通过弯曲所述第 一和第二纵向壁的 一部分而形成。根据上述创新,在没有增加新部件的情况下,仅通过切割和弯曲上 轨道的第一和笫二纵向壁的一部分就将施加到螺杆构件上的过栽荷分 散到上轨道。同时,保持螺杆构件的固位构件具有简单的结构,因而使 得可靠性提高。因为没有必要增加新部件,所以还使成本降低。此外, 在没有增加新部件的情况下,仅通过切割和弯曲上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 向壁的一部分就将施加到进给螺母构件上的过栽荷分散到上轨道。同 时,保持进给螺母构件的固位架具有简单的结构,因而使得可靠性提高。 因为没有必要增加新部件,所以还使成本降低。所述动力座椅设备进一步包括齿轮箱,其安装在所述固位构件上并 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输出旋转构件,所述输出旋转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 接至所述螺杆构件。所述进给螺母构件固定至所述下轨道,并且所述保持配构件。所述驱动单元通过由所述齿轮箱支撑的所述输出旋转构件将旋转 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杆构件。并且,当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的轴向施加到 所述螺杆构件上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与所述装配构件接触, 从而将所述载荷^t到所述上轨道。根据上述专利技术,在没有增加新部件的情况下,仅通过切割和弯曲上 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一部分就将施加在螺杆构件上的过栽荷分 散到上轨道。同时,保持螺杆构件的固位构件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使得可靠性提高。因为没有必要增加新部件,所以还使成本降低。所述螺杆构件固定至所述下轨道,并且所述保持构件是支撑所述进给螺母构件的支撑构件。所述驱动单元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母构件。并且,当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的轴向施加到所述i^螺母构件上时,所述笫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与作为所述固位构件的固位架接触,从而将所述栽荷^t到所述上轨道。在没有增加新部件的情况下,仅通过切割和弯曲上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 一部分就将施加在进给螺母构件上的过栽荷分散到上轨道。同时,保持进给螺母构件的固位架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使得可靠性提高。因为没有必要增加新部件,所以还使成本降低。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设置在所述装配构件或所述固位架的后端面附近。在车辆碰撞发生在前侧因而碰撞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座椅和固定至座椅的上轨道借助于惯性力继续向前运动的情况下,设置在上轨道上的切开并抬起部的前端面与装配构件或固位架的后端面接触,从而将栽荷分散到上轨道。可靠地限制了座椅向前的运动。因此,保护了保持螺杆构件的固位构件或者支撑进给螺母构件的固位架,因此使得可靠性提高。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在相对于所述上轨道和所述固位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远离所述螺杆的轴心的位置处与所述装配构件或所述固位架接触。在过栽荷施加到螺杆构件或进给螺母构件的状态下,切开并抬起部与装配构件或固位架接触,从而以平衡的方式稳定地承受栽荷。所述第 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在位于穿过所述螺杆的旋转轴线的水平在所述上轨道与所述下轨道接合的状态下,作为用于弯曲各个所述切开并抬起部的基点的端部或弯曲部设置在所述下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上端部的上方。在所述上轨道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上均形成具有预定的槽宽并呈u形的弯曲用槽,以面对所^*配构件或所述固位构件的后端面。确保了用于在将座椅组装在上轨道上之后弯曲并切割所述切开并抬起部的工作空间。因此,仅需首先在上轨道的左右纵向壁上形成弯曲用槽,然后在将座椅组装于上轨道上之后弯曲并形成所述切开并抬起部,这样使得组装性能改善。附图说明从以下参考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点和特征将变得明显,其中图l是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图1中示出的线3-3的剖视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沿螺杆轴向的剖视图5是图4所示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剖视图7是沿图4中示出的线7-7的剖视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成在上轨道处的切开并抬起部的放大的剖视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立体图IO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的分解立体图11是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元件、驱动螺母、螺杆以及附连至上轨道的固位架的剖视图;以及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成在上轨上的切开并抬起部的放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诸如左、右、前、后、上和下等方向或方位对应于当由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客观看时的方向或方位。设置在车辆地板11上的车辆用座椅(以下简称座椅)10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动力座椅设备的动力座椅滑动设备12。座椅10包括形成乘客就坐的表面的座垫13和形成乘客倚靠的表面的靠背14。靠背14附连于座垫13的后部使得能够沿车辆的纵向相对于座垫斜倚,并通过已知的斜倚装置保持在预定的调节角度。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座椅滑动设备12主要包括一对下轨道21、一对上轨道22、均作为螺杆构件的螺杆23、进给螺母构件24以及驱动单元25。分别由长形轨道构件形成的这对下轨道21 (左下轨道和右下轨道)沿车辆纵向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12),包括: 下轨道(21),其设置在车辆地板上(11); 上轨道(22),其由所述下轨道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并且保持车辆用座椅(10); 螺杆构件(23、26),其设置在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轨道之间并沿所述 上轨道能够滑动的方向延伸; 进给螺母构件(24、65),其与所述螺杆构件啮合; 固位构件(30),其固定至所述上轨道; 保持构件(75、6),其由所述固位构件(30)保持; 驱动单元(25),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 给螺母构件中的一个;以及 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60、61、66、67、85、87、88、89、70、71、72、73),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上轨道(22)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22b)上,当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的轴向施加到所 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中的一个上时,所述切开并抬起部与所述保持构件(75、6)接触,以将所述载荷分散到所述上轨道,所述切开并抬起部通过弯曲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一部分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2 2008-2346191.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座椅设备(12),包括下轨道(21),其设置在车辆地板上(11);上轨道(22),其由所述下轨道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并且保持车辆用座椅(10);螺杆构件(23、26),其设置在所述下轨道与所述上轨道之间并沿所述上轨道能够滑动的方向延伸;进给螺母构件(24、65),其与所述螺杆构件啮合;固位构件(30),其固定至所述上轨道;保持构件(75、6),其由所述固位构件(30)保持;驱动单元(25),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中的一个;以及第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60、61、66、67、85、87、88、89、70、71、72、73),其分别形成在所述上轨道(22)的第一和第二纵向壁(22b)上,当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的轴向施加到所述螺杆构件和所述进给螺母构件中的一个上时,所述切开并抬起部与所述保持构件(75、6)接触,以将所述载荷分散到所述上轨道,所述切开并抬起部通过弯曲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壁的一部分而形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座^i殳备,进一步包括齿轮箱(51),其安装在所述固位构件(30 )上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输出旋转构件(53 ),所述输出旋转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螺杆构 件,其中,所述进给螺母构件(24 )固定至所述下轨道(21 ),并且所述保持构件的装配构件(75 );所述驱动单元(25)通过由所述齿轮箱(51)支撑的所述输出旋转构 件(53)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螺杆构件(23);并且当栽荷沿所述螺杆构件(23)的轴向施加到所述螺杆构件上时,所述 笫一和第二切开并抬起部(60、 61、 66、 67、 85、 87、 88、 89)与所述装 配构件(75)接触,以将所述载荷分歉到所述上轨道(2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座^i殳备,其中,所述螺杆构件(26)固定至所述下轨道(21),并且所述保持构件是支 撑所述进给螺母构件(65)的支撑构件(6);所述驱动单元(25)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进给螺母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义孝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