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19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基于控制基板进行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的精度容易地提高的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100)具备换挡切换部件(2)和致动器(1)。致动器(1)包含:马达(10);控制基板(11),其包含检测马达(10)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传感器(11a);壳体(15)以及外盖(16),壳体构成将马达(10)以及控制基板(11)收容的收容空间(18);以及中盖(17),其供马达(10)安装。壳体(15)具有第一定位部(152),该第一定位部(152)相对于壳体(15)来定位中盖(17)以及控制基板(11)这两者。(17)以及控制基板(11)这两者。(17)以及控制基板(11)这两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挡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包含与换挡位置对应的多个谷部在内的换挡切换部件的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具备包含与换挡位置对应的多个谷部在内的换挡切换部件的换挡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包含与换挡位置对应的多个谷部在内的制动板(换挡切换部件)的挡位切换机构(换挡装置)。挡位切换机构具备使制动板转动的档位切换装置。挡位切换装置具备马达和控制马达的控制基板。在控制基板安装有用于检测马达的旋转位置的马达位置检测传感器。
[0004]上述专利文献1的挡位切换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承马达的轴承固定部、固定控制基板的后主体、以及与后主体一起构成壳体的前主体。后主体包含对控制基板进行定位的圆筒状突起。马达通过固定于轴承固定部而被定位。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32095号公报
[0006]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挡位切换机构中,供马达、马达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的控制基板分别通过轴承固定部和后主体而被定位。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挡位切换机构中,成为定位的基准的位置不同,因此存在难以使马达与控制基板上的马达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精度提高的不良情况。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挡位切换机构中,难以使由马达位置检测传感器(旋转角度传感器)检测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精度提高,因此存在难以使基于控制基板进行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的精度提高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技术的一个目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基于控制基板进行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的精度容易地提高的换挡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具备:换挡切换部件,其包含与换挡位置对应的多个谷部;和致动器,其驱动换挡切换部件,致动器包含:马达;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向输出轴传递马达的驱动力;控制基板,其包含检测马达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传感器,并且基于旋转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马达;壳体以及覆盖壳体的开口的外盖,所述壳体构成将马达以及控制基板收容的收容空间;以及中盖,其收容于收容空间,并且供马达安装,壳体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以及控制基板的这两者。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中,如上述那样,在壳体设置有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以及控制基板这两者的第一定位部。由此,供马达安装的中盖以及供旋转角度传感器设置的控制基板均通过第一定位部而被定位,因此马达和旋转角度传感器通过通用的第一定位部而被定位。因此,与通过各个分开设置的定位部来定位马达和控制基板的情
况不同,能够通过通用的第一定位部使成为定位的基准的位置通用,因此能够使马达与控制基板上的旋转角度传感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容易地提高。其结果,能够使由旋转角度传感器检测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精度容易地提高,因此能够使基于控制基板进行的马达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的精度容易地提高。
[0010]在上述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中,优选为,第一定位部包含从壳体向外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中盖具有供第一突出部插入的中盖侧插入孔,并且控制基板具有供第一突出部插入的第一基板侧插入孔,通过将壳体的第一突出部插入至中盖的中盖侧插入孔以及控制基板的第一基板侧插入孔,从而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以及控制基板。
[0011]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突出部、中盖侧插入孔以及第一基板侧插入孔来实现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以及控制基板的结构,由此能够使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以及控制基板的结构成为比较简易的结构。其结果,能够抑制换挡装置的结构的复杂化。
[0012]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控制基板在收容空间内配置于比中盖靠外盖侧,第一突出部具有:小径部,其设置于外盖侧,并且具有第一直径;大径部,其设置于比小径部靠壳体侧,并具有比第一直径大的第二直径;以及第一阶梯差部,其设置于小径部与大径部的边界部分,并供控制基板载置。
[0013]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小径部,能够在与中盖和外盖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控制基板的定位,并且将控制基板载置于设置于小径部与大径部的边界部分的第一阶梯差部,由此能够在中盖和外盖排列的方向上对控制基板进行定位。其结果,通过第一突出部,能够在与中盖和外盖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及中盖和外盖排列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进行控制基板的定位,因此能够抑制相对于壳体来定位控制基板的结构的复杂化。
[0014]在上述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中,优选为,中盖具有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相对于中盖来定位控制基板。
[0015]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由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构成的多个定位部对控制基板进行定位,能够可靠地抑制中盖向绕沿着中盖和控制基板排列的方向的轴线的周向的旋转,因此能够使马达与控制基板上的旋转角度传感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0016]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控制基板在收容空间内配置于比中盖靠外盖侧,第二定位部包含从中盖向外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控制基板具有供第二突出部插入的第二基板侧插入孔,第二突出部具有第二阶梯差部,该第二阶梯差部以在控制基板的第二基板侧插入孔插入有第二突出部的状态,供控制基板载置。
[0017]根据这样的结构,只要在第二突出部设置第二阶梯差部,就能够进行中盖和外盖排列的方向上的控制基板的定位,因此能够抑制第二突出部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相对于壳体来定位控制基板。
[0018]在上述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中,优选为,驱动力传递机构包含:齿轮部,其通过来自马达的驱动力而旋转;和轴部,其安装于中盖,并且可旋转地支承齿轮部,第一定位部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由此也相对于壳体来定位经由轴部安装于中盖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0019]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定位部,不仅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马达和控制基板的定位,还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驱动力传递机的定位。其结果,与通过不同的部件进行马达和控制基板相对于壳体的定位、和驱动力传递机构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
换挡装置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结构的复杂化。
[0020]在上述一个形态的换挡装置中,优选为,壳体具有供输出轴可旋转地插入的壳体侧轴承孔,中盖具有供输出轴可旋转地插入的中盖侧轴承孔,通过将输出轴插入至壳体侧轴承孔以及中盖侧轴承孔,从而相对于壳体来定位中盖,第一定位部从输出轴的轴向观察,相对于壳体的中心位置配置于输出轴的相反侧。
[0021]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定位部以及输出轴,能够限制中盖向与输出轴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以及中盖绕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旋转。其结果,与使用与输出轴分开设置的部件来限制上述中盖的移动以及上述中盖的旋转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中盖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的结构的复杂化。另外,能够限制中盖向与输出轴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以及中盖绕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旋转,因此能够使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马达的定位精度提高。
[0022]此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装置,其中,具备:换挡切换部件,其包含与换挡位置对应的多个谷部;和致动器,其驱动所述换挡切换部件,所述致动器包含:马达;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向输出轴传递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控制基板,其包含检测所述马达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传感器,并且基于所述旋转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壳体以及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的外盖,所述壳体构成将所述马达以及所述控制基板收容的收容空间;以及中盖,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且供所述马达安装,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壳体来定位所述中盖以及所述控制基板这两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含从所述壳体向所述外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中盖具有供所述第一突出部插入的中盖侧插入孔,并且所述控制基板具有供所述第一突出部插入的第一基板侧插入孔,通过将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突出部插入至所述中盖的所述中盖侧插入孔以及所述控制基板的所述第一基板侧插入孔,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来定位所述中盖以及所述控制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基板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配置于比所述中盖靠所述外盖侧,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小径部,其设置于所述外盖侧,并且具有第一直径;大径部,其设置于比所述小径部靠所述壳体侧,并具有比所述第一直径大的第二直径;以及第一阶梯差部,其设置于所述小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境孝介水野高志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