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710 阅读:5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包括滑芯(1)、滑槽(2)、“L”型滚子架(4)、“Δ”型滚子架(5)、滚珠隔离管(6)、滚珠(7)、滚柱(8)、滚子架隔离管(9)。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同时兼容前置及中置驱动器装配空间要求的滑芯、滑槽,并在滑芯前部与中部设置前置孔、中置孔、且由滑芯、滑槽、“L”型滚子架、“Δ”型滚子架、滚珠隔离管、滚珠、滚柱、滚子架隔离管组成滑轨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通过兼容前置与中置驱动器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存在不能互相兼容通用、资源积压浪费的问题与不足,使汽车电动座椅滑轨达到了统一标准,兼容通用,减少配件冗杂积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具体是指支承汽车电动座椅的滑动轨道部 件,既可在其前部安置电机驱动器亦可在其中部安置电机驱动器来调节汽车座 椅位置的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
技术介绍
豪华汽车电动座椅的水平位置,是通过设置在座椅底部支承滑轨中的电机 驱动器调节的。现有技术汽车电动座椅电机驱动器的安装型式分前置、中置、 外置三种,其中外置式因驱动器占用座椅底部空间较大,防尘能力低,使用寿 命短,油脂外溢污染座椅或车厢内饰而被逐步淘汰,故目前主流安装型式为前 置和中置二种。由于前置驱动器和中置驱动器在型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对装配 空间的要求亦不同,因此都有各自的配套滑轨,且不能互相兼容通用,这使得 汽车座椅总成企业及汽车维护保养企业的配件库存品种冗杂,造成资源积压的 浪费。因此,现有技术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存在不能互相兼容通用、资源积压浪 费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同时兼容前置及中置驱动器 装配空间要求的滑芯、滑槽,并在滑芯前部与中部设置前置孔、中置孔、且由滑芯、滑槽、"L"型滚子架、"A"型滚子架、滚珠隔离管、滚珠、滚柱、滚 子架隔离管组成滑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旨在通 过兼容前置与中置驱动器的方法,使汽车电动座椅滑轨达到统一标准,兼容通 用,减少配件冗杂积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包括滑芯、滑槽、 "L"型滚子架、"A"型滚子架、滚珠隔离管、滚珠、滚柱、滚子架隔离管, 其中所述的滑芯为门框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体断面的左垂直边框较长,底部左外翻,再向上直折,呈平行上钩状翻边,右垂直边框较短,底部右 外翻,再向上斜弯曲,再向左折回,呈异形上钩状翻边;位于条状体前端的顶 部和左垂直边框上,分别设有穿过框壁的矩形的前置孔及其附属孔,位于条状 体中部的顶部和左垂直边框上,分别设有穿过框壁的矩形的中置孔及其附属孔; 条状体前后二端的左垂直边框的平行上钩状翻边处与右垂直边框的异形上钩状 翻边处设有若干限位挡;所述的滑槽为内巻边槽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 体断面的左垂直槽框较短,上部右内折,再向下直折,呈平行下钩状巻边,右 垂直槽框较长,由底部始依次为,先上斜右外折,再水平右外折,再垂直上折, 再水平左内折,再垂直下折,呈异形下钩状巻边;条状体前后二端的近左垂直 槽框的底部和右垂直槽框的异形下钩状巻边处设有若干限位挡;位于条状体中 前段的左垂直槽框、右垂直槽框的下钩状巻边的末边的边长,略长于其前后二 边的边长,构成阻挡边;所述的"L"型滚子架为装有滚子的断面呈"L"字形 的条状体塑料构件,条状体前后二端的垂直边,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 均等的若干滚珠7,且滚珠7的球面略露出垂直边的二个侧壁面;条状体前后二 端的水平边,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均等的若干滚柱,滚柱的轴线与条 状体长边轴线方向垂直,且柱面略露出水平边的二个侧壁面;所述的"A"型 滚子架为装有滚子的断面呈正45。斜边梯形的条状体塑料构件,梯形条状体上, 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均等的若干滚珠,且滚珠7的球面露出梯形条状 体的上底面与下底面;所述的滚珠隔离管为圆柱形塑料薄壁空心管,管外径略 小于滚珠的直径,长度加二只滚珠直径与所述"L"型滚子架的长度相等;所述 的滚子架隔离管为圆柱形塑料薄壁空心管,管外径等同所述滚珠隔离管,长度 加二只所述"A "型滚子架与所述"L"型滚子架的长度相等。各构件相互位置及关系滑芯的左垂直边框对应滑槽左垂直槽框,右垂直边框对应滑槽右垂直槽框 活动插在滑槽中;"L"型滚子架衬垫于滑芯的左垂直边框与滑槽的左垂直槽框 之间,且由滑槽底部的限位挡在二端限位;二只"A"型滚子架衬垫于滑芯的 右垂直边框与滑槽的右垂直槽框之间,且由滑槽的异形下钩状巻边处的限位挡 在二端限位,中间隔有滚子架隔离管;滚珠隔离管二端各置一只滚珠,衬垫于 滑芯的右垂直边框异形上钩状翻边的末边与滑槽的右垂直槽框的垂直上折边、水平左内折边拐角之间,且由滑芯右垂直边框的限位挡与滑槽的右垂直槽框的 限位挡在二端共同限位。 组装工艺先将滑芯插入滑槽内,向上托起滑芯推至滑槽的阻挡边与滑芯限位挡接触, 错开滑芯与滑槽,分别将"L"型滚子架、二只"A "型滚子架、滚子架隔离管、 滚珠隔离管、二只滚珠、插入上述位置,将远端的限位折压到设计位置,再拉 回滑芯,毕。工作原理由于采用同时兼容前置及中置驱动器装配空间要求的滑芯、滑槽,并在滑 芯前部与中部设置前置孔、中置孔及其附属孔,遇前置驱动器汽车电动座椅时, 用前置孔接驳,遇中置驱动器汽车电动座椅时,用中置孔接驳,从而实现兼容 通用。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同时兼容前置及中置驱动器装配空间要求的滑芯、滑槽,并在滑芯前部与中部设置前置孔、中置孔、且由滑芯、滑槽、"L"型滚子架、 "A"型滚子架、滚珠隔离管、滚珠、滚柱、滚子架隔离管组成滑轨的技术方 案,所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通过兼容前置与中置驱动器的方 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存在不能互相兼容通用、资源积压浪费 的问题与不足,使汽车电动座椅滑轨达到了统一标准,兼容通用,减少配件冗 杂积压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各个部件按相互位置关系分解 的轴测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滑芯部件的前端面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滑槽部件的前端面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前端面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A"型滚子架部件的轴测示 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的"L"型滚子架部件的轴测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 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滑芯l、左垂直边框101、右垂直边框102、前置孔ll、中置孔12、 滑槽2、左垂直槽框201、右垂直槽框202、胆挡边203、限位挡3、 "L"型滚子 架4、 "A"型滚子架5、滚珠隔离管6、滚珠7、滚柱8、滚子架隔离管9。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 图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包括滑芯1、滑 槽2、 "L"型滚子架4、 " △"型滚子架5、滚珠隔离管6、滚珠7、滚柱8、滚 子架隔离管9,其中所述的滑芯l为门框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体断面 的左垂直边框101较长,底部左外翻,再向上直折,呈平行上钩状翻边,右垂 直边框102较短,底部右外翻,再向上斜弯曲,再向左折回,呈异形上钩状翻 边;位于条状体前端的顶部和左垂直边框101上,分别设有穿过框壁的矩形的 前置孔ll及其附属孔,位于条状体中部的顶部和左垂直边框101上,分别设有 穿过框壁的矩形的中置孔12及其附属孔;条状体前后二端的左垂直边框101的 平行上钩状翻边处与右垂直边框102的异形上钩状翻边处设有若干限位挡3;所 述的滑槽2为内巻边槽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体断面的左垂直槽框201 较短,上部右内折,再向下直折,呈平行下钩状巻边,右垂直槽框202较长, 由底部始依次为,先上斜右外折,再水平右外折,再垂直上折,再水平左内折, 再垂直下折,呈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用型汽车电动座椅滑轨,包括滑芯(1)、滑槽(2)、“L”型滚子架(4)、“Δ”型滚子架(5)、滚珠隔离管(6)、滚珠(7)、滚柱(8)、滚子架隔离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芯(1)为门框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体断面的左垂直边框(101)较长,底部左外翻,再向上直折,呈平行上钩状翻边,右垂直边框(102)较短,底部右外翻,再向上斜弯曲,再向左折回,呈异形上钩状翻边;位于条状体前端的顶部和左垂直边框(101)上,分别设有穿过框壁的矩形的前置孔(11)及其附属孔,位于条状体中部的顶部和左垂直边框(101)上,分别设有穿过框壁的矩形的中置孔(12)及其附属孔;条状体前后二端的左垂直边框(101)的平行上钩状翻边处与右垂直边框(102)的异形上钩状翻边处设有若干限位挡(3);所述的滑槽(2)为内卷边槽形薄壁条状体型钢构件,条状体断面的左垂直槽框(201)较短,上部右内折,再向下直折,呈平行下钩状卷边,右垂直槽框(202)较长,由底部始依次为,先上斜右外折,再水平右外折,再垂直上折,再水平左内折,再垂直下折,呈异形下钩状卷边;条状体前后二端的近左垂直槽框(201)的底部和右垂直槽框(202)的异形下钩状卷边处设有若干限位挡(3);位于条状体中前段的左垂直槽框(201)、右垂直槽框(202)的下钩状卷边的末边的边长,略长于其前后二边的边长,构成阻挡边(203);所述的“L”型滚子架(4)为装有滚子的断面呈“L”字形的条状体塑料构件,条状体前后二端的垂直边,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均等的若干滚珠(7),且滚珠(7)的球面略露出垂直边的二个侧壁面;条状体前后二端的水平边,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均等的若干滚柱(8),滚柱(8)的轴线与条状体长边轴线方向垂直,且柱面略露出水平边的二个侧壁面;所述的“Δ”型滚子架(5)为装有滚子的断面呈正45°斜边梯形的条状体塑料构件,梯形条状体上,沿长边轴线方向设有排列间距均等的若干滚珠(7),且滚珠(7)的球面露出梯形条状体的上底面与下底面;所述的滚珠隔离管(6)为圆柱形塑料薄壁空心管,管外径略小于滚珠(7)的直径,长度加二只滚珠(7)直径与所述“L”型滚子架(4)的长度相等;所述的滚子架隔离管(9)为圆柱形塑料薄壁空心管,管外径等同所述滚珠隔离管(6),长度加二只所述“Δ”型滚子架(5)与所述“L”型滚子架(4)的长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张西农严开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