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49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用于解决电路板上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在于:在形成形成电气连接线路之前,将导热柱装配在电路板内预定位置,这样的方法不影响后续工序,避免了电路板成型后的再次加工,设置的金属导热层可以进一步将导热柱上的热量散去,散热效果更好,且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的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功率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发热明显,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可能损毁功率器件,甚至导 致整个电子产品工作异常。以LED发光产品为例,其通常是将大量LED集中地排列在电路 板上,当LED长时间工作时,热量的积蓄就会导致LED的寿命缩短,使得产品特性不稳定。中国200810241905. 2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线路板装配热沉的方法及该 方法制作的散热线路基板。其装配热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线路板上制作至少一个通 孔;制作与通孔间隙配合的热沉;把热沉置入线路板的通孔内;以及利用模具对热沉施压, 直至热沉受挤压变形而固定在线路板上。其提供的散热线路基板包括线路板、通孔及热沉, 热沉装配于通孔内。然而,上述专利技术仅针对已完成电气线路后的线路板上的热沉安装,其缺陷在 于首先,安装热沉的工序是在线路板完成后的独立工序,增加了工作量;其次,通过模具 挤压热沉时,可能会损毁线路板上的电气线路。可以说,上述专利技术较适合个别功率器件 的安装,不适合高密度、阵列分布的大量功率器件的安装。此外,上述专利技术中热沉的热 量没有进一步的传导,散热效果有限。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化发展,电路板上发热元件 的散热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简化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并得到相应的高导热性电 路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材层、电气线路层、 金属导热层及金属导热柱,电气线路层设置在绝缘基材层上表面,金属导热层设置在绝缘 基材层下表面,双面带金属层板材在预设置发热元件处开设通孔;所述金属导热柱设置在 通孔内,其上端与预设置的发热元件热传导配合,下端与金属导热层热传导配合。本技术提供的制作高导热性电路板,在形成形成电气连接线路之前,将导热 柱装配在电路板内预定位置,不影响后续工序(蚀刻),避免电路板成型后的再次加工,设 置的金属导热层可以进一步将导热柱上的热量散去,散热效果更好,且操作简便,结构简 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A-图ID是本技术制作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实施例一。图2A-图2E是本技术制作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实施例二。图3A-图3E是本技术制作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实施例三。图4是本技术制作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实施例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见图IA-图1D,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绝缘基材层1 (可以是FR4片材或BT片材),在绝缘基材层1上表面贴设 金属导电层2,下表面贴设金属导热层3,从而构成双面带金属层板材;(2)在双面带金属层 板材上钻若干通孔11 ; (3)制造若干与通孔配合的金属导热柱4 ; (4)将金属导热柱4置入 通孔11中;(5)利用热压机热压金属导热柱4,使其装配在通孔11内,本实施例中金属导热 柱4在热压后,其体积恰好填充所述通孔11容积;(6)在供绝缘基材层1上表面蚀刻多余 金属层,形成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22 (图IC中仅示出焊盘);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 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7)对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进行选镀,镀金、镀银、喷锡或其它 可焊性金属5,以形成良好的整体金属同质接触;以及,步骤(8)线路板正面丝印字符或标 记。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气连接线路用于电性连接发热器件,同时也会起到一定的 机械支撑作用;所述焊盘22用于机械连接发热器件,并用于间接热传导,所以蚀刻时,焊盘 22不是必要预留的,可以只蚀刻形成电气连接线路,而使得发热器件直接设置在金属导热 柱上方,形成热传导连接。当然同时蚀刻形成电气连接线路和焊盘是最佳方案。实施例1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如图ID所示,其包括绝缘基材层1、电气线路层 (图中未示,但本领域人员已熟知)、金属导热层3及金属导热柱4,电气线路层设置在绝缘 基材层1上表面,金属导热层3设置在绝缘基材层1下表面,双面带金属层板材在预设置发 热元件处开设通孔11 ;所述金属导热柱4设置在通孔11内,其上端用于与预设置的发热元 件(图中未示)热传导配合,下端与金属导热层3热传导配合。实施例二请参见图2A-图2E,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绝缘基材层1(可以是FR4片材或BT片材)上开设若干通孔11 ; (2)制造若 干与通孔配合的金属导热柱4 ; (3)将金属导热柱4置入通孔11中;(4)绝缘基材层1上表 面贴设金属导电层2,下表面贴设金属导热层3,并热压、固化;(5)在供绝缘基材层1上表 面蚀刻多余金属层,形成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22(图2D中仅示出焊盘);本实施例提 供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6)对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进行选镀,镀金、镀银、 喷锡或其它可焊性金属5,以形成良好的整体金属同质接触;以及,步骤(7)线路板正面丝 印字符或标记。实施例二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与实施例一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三请参见图3A-图3E,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导热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绝缘基材层1 (可以是FR4片材或BT片材),在绝缘基材层1下表面贴设 金属导热层3,从而构成单面带金属层板材;(2)在单面带金属层板材上开设若干通孔11 ; (3)制造若干与通孔配合的金属导热柱4 ; (4)将金属导热柱4置入通孔11中;(5)在绝缘基材层1上表面贴上金属导电层2,热压、固化;(6)绝缘基材层1上表面蚀刻多余金属层,形成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22 (图3D中仅示出焊盘);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进一 步包括步骤(7)对电气连接线路和若干焊盘进行选镀,镀金、镀银、喷锡或其它可焊性金 属5,以形成良好的整体金属同质接触;以及,步骤(8)线路板正面丝印字符或标记。实施例三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与实施例一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四请参见图4,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绝缘基 材层是由若干环氧半固化片(PP片)、胶膜或其它含胶不导电基材33叠层铆合而成。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技术,可以理解的是,除LED外,其他发 热元件同样存在散热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大功率晶体管、晶闸管、双向晶闸管、GT0、M0SFET、 IGBT等。而且,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金属较佳为铜,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金属材料。所述金 属导热柱在热压前,其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长度;在热压后,其体积 恰好填充所述通孔容积。权利要求一种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材层、电气线路层、金属导热层及金属导热柱,电气线路层设置在绝缘基材层上表面,金属导热层设置在绝缘基材层下表面,双面带金属层板材在预设置发热元件处开设通孔;所述金属导热柱设置在通孔内,其上端与预设置的发热元件热传导配合,下端与金属导热层热传导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机 械连接所述发热元件的焊盘,该焊盘位于金属导热柱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与所 述电气线路层同层,由同一金属导电层蚀刻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法制作的高导热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材层、电气线路层、金属导热层及金属导热柱,电气线路层设置在绝缘基材层上表面,金属导热层设置在绝缘基材层下表面,双面带金属层板材在预设置发热元件处开设通孔;所述金属导热柱设置在通孔内,其上端与预设置的发热元件热传导配合,下端与金属导热层热传导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百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荣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