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164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包括一个操纵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控阀,二位二通液控阀通过螺栓连接在操纵阀的第五支腿的换向阀片上,二位二通液控阀上的连接油口C、D分别与操纵阀上的油道a2、a3相连通。操纵阀包括阀体,其上依次装有溢流阀、选择阀、过载阀、液控单向阀、5组换向阀、5组单向阀。二位二通液控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装有二位二通液控阀芯和阻尼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二位二通液控阀,使下车液压多路阀对五条支腿的收放具有循序控制的功能,即任何情况下,第五支腿都在第一时间内被收回,避免了因不同步操作,经常使第五支腿受损的事故发生,极大地增强了汽车起重机的安全操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主要涉及用于液压起重机下车系统的支腿动作控制阀,即带 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在液压汽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方面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吨位液 压汽车起重机陆续开发并投入市场,已能替代进口产品,在数量及质量上都突飞猛进。目 前市场上,在20t及以上吨位的液压汽车起重机上均采用了五条液压承重支腿,在车头增 加了第五支腿承重,在不断减轻相对自重和简化结构的情况下而不影响载重量,确保吊重 时的安全。现有国内液压起重机上采用的下车换向阀如中国专利ZL01244646.7公开了一 种“新型汽车起重机下车液压多路阀”,解决了汽车起重机下车支腿水平液压缸活塞杆弯曲 变形问题,及减少整机漏油环节。中国专利ZL200520049716. 7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多路换 向阀”,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铸造成形油道、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压力损失小、具 有节能降耗作用与能防止水平缸自行伸出的自锁功能的整体式多路换向阀。上述两种专利技术 虽相应增加了第五支腿的控制机能阀片,但都存在一个严重的安全操作隐患,即对五条支 腿的收放没有实施有序控制,致用户使用时,经常出现不同步操作行为,使第五支腿滞后收 起、独立承重而变形受损,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下车液压多路阀对五个承重支腿无序控制 的问题,提供一种对五条支腿的收放循序予以控制,当用户使用时,绝不会出现不同步操作 而使第五支腿独立承重而变形受损,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下车多路换向阀。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 阀,包括一个操纵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控阀,其特征在于二位二通液控阀通过螺栓连接在 操纵阀的第五支腿的换向阀片上,二位二通液控阀上的连接油口 c、D分别与操纵阀上的油 道a2、a3相连通。操纵阀包括阀体,阀体表面有外部连接油口 P、T、V、H、E、A和B,阀体内部有铸造 成形油腔和油道,其上依次装有溢流阀、选择阀、过载阀、液控单向阀、5组换向阀、5组单向 阀。二位二通液控阀包括阀体,阀体表面有外部连接油口 C、D、K、0和内部的机加成形 油腔和油道,二位二通液控阀的阀体为机加成形片式阀体,阀体内装有二位二通液控阀芯 和阻尼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二位二通液控阀,使下车液压多路阀对五条支腿的收放具有循序控制的功 能,即任何情况下,第五支腿都在第一时间内被收回,避免了因不同步操作,经常使第五支 腿受损的事故发生,极大地增强了汽车起重机的安全操作性能。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F-F剖视3是二位二通液控阀的外形4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中1、操纵阀,2、阀体,3、溢流阀,4、选择阀,5、过载阀,6、液控单向阀,7、二位二 通液控阀,8、阀体,9、换向阀,10、单向阀,11、螺堵,12、阻尼杆,13,0型密封圈,14、螺栓,15、 二位二通液控阀芯,16、弹簧座,17、弹簧,18、密封垫,19、弹簧座,20、换向阀芯,21、换向机 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部的详细描述在图1中操纵阀1的阀体2采用整体式铸造油道设计,其上依次装有溢流阀3、 选择阀4、过载阀5、液控单向阀6、5组换向阀9、5组单向阀10 ;二位二通液控阀7的阀体8 为机加成形片式阀体,阀体8内装有二位二通液控阀芯15和阻尼杆12,阀体8通过螺栓连 接在阀体2上;P为压力油源接口,T为回油接口,H为支腿缸有杆腔接口,V为上车压力油 源接口,E、A(1、2、3、4)、B(1、2、3、4)为支腿缸无杆腔接口。在图2中二位二通液控阀7有阀体8,阀体8中安装有螺堵11、阻尼杆12、0型密 封圈13、螺栓14、二位二通液控阀芯15、弹簧座16、弹簧17、密封垫18、弹簧座19 ;在阀体8 中有油道bl、b2、b4、b5 ;二位二通液控阀芯15左端与螺堵11相抵,右端通过弹簧座16上 的弹簧17与弹簧座19相抵;阻尼杆12由螺纹旋入阀体8的油道b4中,阻尼杆12上有油 道b3 ;换向阀9包括阀体2,阀体2上安装有换向阀芯20和换向机构21 ;阀体2上有油口 E、油道al、a2、a3 ;换向阀芯20上有油道a4、a5、a6。当选择阀4的阀杆向内推,换向阀9的阀杆处于中位,控制油源由油口 K经油道b3 到油道b2,推动二位二通液控阀芯15向右移动,第五支腿无杆腔油液从油口 E经油道al、 油道a6、油道a5、油道a4、油道a3、油道b2、油道bl、油道a2到油口 T回油箱。当选择阀4的阀杆向内推,换向阀9阀杆向外拉,即换向阀9的阀杆向右移动,第 五支腿无杆腔油液从油口 E经油道al、油道a2到油口 T回油箱。在图3中二位二通液控阀7的阀体8外表面有油口 C、D、K、0,分别与油道a2、油 道a3、油道b4、油口 T相通。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在液压起重机下车系统上的液压原理图。该阀的油口 P接压力 油源,油口 T接回油箱;油口 V接上车控制系统;油口 H接支腿缸与水平缸有杆腔,油口 A(1、 2、3、4)接支腿缸无杆腔,油口 B(1、2、3、4)接水平缸无杆腔,油口 E接第五支腿缸无杆腔。该阀的工作控制过程如下1、溢流阀3确保该阀各工作油口输出的压力油源其压力最高值为一额定值,起安 全保护作用。2、过载阀5确保输入各支腿缸无杆腔的压力油源其压力最高值为一额定值,起过 载保护作用。3、选择阀4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当选择阀4的阀杆处于中位时,油腔P的压力油 源经油腔V通向上车控制系统;当选择阀4的阀杆往外拉时,油腔P向五组换向阀9提供压 力油源;当选择阀4的阀杆往里推时,油腔P向油腔H提供压力油源,同时,压力油源推动二 位二通液控阀芯15,油腔E的压力油经油口 T回到回油箱。4、换向阀9共五组,三位四通,并联油路;当选择阀4的阀杆往外拉时,油腔P的压 力油源给五组换向阀9供油,此时,换向阀9的阀杆往外拉时,工作油腔B输出压力油到支 腿油缸的无杆腔;当换向阀9的阀杆往里推时,工作油腔E、A输出压力油到支腿油缸的无杆腔。权利要求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包括一个操纵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控阀,其特征在于二位二通液控阀通过螺栓连接在操纵阀的第五支腿的换向阀片上,二位二通液控阀上的连接油口C、D分别与操纵阀上的油道a2、a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操纵阀 包括阀体,阀体表面有外部连接油口 P、T、V、H、Ε、A和B,阀体内部有铸造成形油腔和油道, 其上依次装有溢流阀、选择阀、过载阀、液控单向阀、5组换向阀、5组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二位二 通液控阀包括阀体,阀体表面有外部连接油口 C、D、K、O和内部的机加成形油腔和油道,二 位二通液控阀的阀体为机加成形片式阀体,阀体内装有二位二通液控阀芯和阻尼杆。全文摘要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包括一个操纵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控阀,二位二通液控阀通过螺栓连接在操纵阀的第五支腿的换向阀片上,二位二通液控阀上的连接油口C、D分别与操纵阀上的油道a2、a3相连通。操纵阀包括阀体,其上依次装有溢流阀、选择阀、过载阀、液控单向阀、5组换向阀、5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二位二通液控阀的下车多路换向阀,包括一个操纵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控阀,其特征在于:二位二通液控阀通过螺栓连接在操纵阀的第五支腿的换向阀片上,二位二通液控阀上的连接油口C、D分别与操纵阀上的油道a2、a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治平宋建清杨红居梦雄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