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341 阅读:18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上,装配时通过在转向器壳体上设置一个调整孔将本调整机构伸入到齿条边,以便对齿条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完成齿轮齿条啮合间隙调整,本机构包括紧靠所述的齿条的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一面与所述的齿条吻合,其中设置有弹簧安装孔,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口朝向另一面,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内设置有压紧弹簧,在所述的调整孔外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固定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上压向所述的压紧弹簧且盖住所述的调整孔,在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压紧弹簧之间设置调整垫片。新调整结构比原来紧凑,调整孔的长度大大减少,提高整车可装配性,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转向器器的结构,特别是在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对齿轮齿间啮合间隙进行调整的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 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目前较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转 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其中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工作包括转向横拉杆、防尘套、球头座、转向齿条、转向器壳体、调整螺塞、压紧弹簧、锁紧螺母、压块、万向节、转向齿轮轴、向心球轴承等零件。其中作为传动副主动件的转向齿轮轴通过向心球轴承和滚针轴承安装在转向器壳体中,其上端通过花键与万向节叉和转向轴连接。与转向齿轮啮合的转向齿条水平布置,两端通过球头座与转向横拉杆相连。弹簧通过压块将齿条压在齿轮上,这里弹簧、调整螺塞、压条和壳体等就是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保证齿轮与齿条无间隙啮合。其工作过程是弹簧的预紧力可用调整螺塞调整。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齿轮转动,使与之啮合的齿条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左右横拉杆带动转向节左右转动,使转向车轮偏转,从而实现汽车转向。 中间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 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转向齿条的中部用螺栓与左右转向横拉杆相连。在单端 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上,齿条的一端通过内外托架与转向横拉杆相连。 两种齿轮齿条转向器产品中都有一个齿轮齿条啮合间隙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的 结构通过在转向器壳体6上设置一个调整孔10进行装配,其结构如如图1所示在调整孔 10内装配一个支撑座l,支撑座1挤压齿条4,该支撑座1可以通过挤压调整齿条在壳体内 的位置,进而调节齿条4与齿轮5间的间隙,支撑座1对齿条4的压力是由调整螺栓03和 压紧弹簧2进行调节的,调整螺栓03旋转在调整孔10内,通过调整该调整螺栓03伸入调 整孔IO内的深度,调整齿轮齿条啮合间隙。装配时,先分别装入支承座1、压紧弹簧2,然后 逐步拧入调整螺塞03,初步预紧了齿轮齿条啮合处后,摇动齿轮5输入轴(图中未画出), 测量此时的输入轴力扭矩,对比要求值,判断调整螺塞03的拧入深度,再手工调整,直到输 入轴力矩满足要求,最后拧紧锁紧螺母09,装配完成。 上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结构装配简便,只能通过间接测量齿 条跳动控制间隙,但无法对啮合间隙进行直接定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只能靠工人凭经验 一个一个地调节调整螺栓的位置进行装配,而不能通过生产标准零件进行直接安装,若装 配工经验不足,容易造成总成间隙控制不当,引起松旷、异响问题,严重时也会导致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只能通过间接测量齿条跳动控制间隙,但无法对啮合间隙进行直接定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只能靠工人凭 经验一个一个地调节调整螺栓的位置进行装配,而不能通过生产标准零件进行直接安装, 若装配工经验不足,容易造成总成间隙控制不当,引起松旷、异响问题,严重时也会导致漏 油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转向器齿轮齿条啮合间隙装配调整机构,该齿轮齿条式 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为精确量化所加垫片厚度的预紧方式,提高总成装配精度,能 改善售后转向器过早松旷、异响等问题;原来的弹簧安装孔由螺纹孔改为光孔,减少壳体加 工工序。 本专利技术为完成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 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上,装配时通过在转向器壳体上设置一个调整孔将本 调整机构伸入到齿条边,以便对齿条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完成齿轮齿条啮合间隙,本机构 包括紧靠所述的齿条的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一面与所述的齿条吻合,其中设置有弹簧安 装孔,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口朝向另一面,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内设置有压紧弹簧,在所述的调 整孔外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固定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上压向所述的压紧弹簧且盖住所 述的调整孔,在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压紧弹簧之间设置调整垫片。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调整垫片 的厚度由以下步骤确定 (a)、装配好支撑座后,利用一根蜗杆在从所述的调整孔中伸向支撑座,通过支撑 座向里推,直到所述的齿条与齿轮啮合间隙符合要求; (b)、测量所述调整孔口与支撑座中弹簧安装孔口的的距离,该距离就是调整垫片 的厚度。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调整垫片包括固定垫片部分和弹性垫片部分,所述的固定垫片部分与所述的盖板固定压在所述的压 紧弹簧上,所述的弹性垫片部分为环形,其内环直径与所述的弹簧安装孔相当,一边与所述的固定垫片部分相接,另一边与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口相抵。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弹性垫片 部分的厚度精度达到0. Olmm。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盖板通过 螺丝与所述的转向器壳体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调整孔为 圆形光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弹簧安装 孔为圆形盲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弹簧安装 孔为方形盲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中所述的压紧弹簧 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弹簧安装孔的深度。 本专利技术由于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通过测量设置成固定的零 件,装配时,工人只需要拧紧所有零件的螺丝就可以了 ,不需要进行调整,适合于大批量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齿轮条式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条式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确定垫片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压紧弹簧,03、调整螺塞,3、盖板,4、齿条,5、齿轮,6、转向器壳体,7、调整垫片,71 、固定垫片部分,72、弹性垫片部分,8、蜗杆,09、锁紧螺母,9、螺丝,10、调整孔,11、弹簧安装孔,12、探针,13、百分表,14摇把,15、导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本实施例是一种设置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壳体6上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通过在转向器壳体6上设置一个调整孔IO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与传统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如图1所示一样,都是在向器壳体6上开一个调整孔IO,在这个调整孔10里装配本调整机构的支撑座l,支撑座1的作用就是当使用外力调整转向器的齿条5的位置时,支撑座1与该齿条4进行接触传递压力。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孔10安装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6上,包括紧靠所述的齿条4的支撑座l,所述的支撑座1 一面与所述的齿条4吻合,这样当支撑座1上施加一个向齿条4方向的压力时,支撑座1将压力传递给齿条,调整齿条4与齿轮5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支撑座1中设置有弹簧安装孔ll,所述的弹簧安装孔11 口朝向另一面,就是朝向转向器壳体6外侧一面,所述的弹簧安装孔11内设置有压紧弹簧2,上面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调整机构相同,当向调整弹簧2施加一个压力使其处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6)上,所述的调整机构通过所述的转向器壳体(6)上的调整孔(10)装配,包括紧靠所述的齿条(4)的支撑座(1),所述的支撑座(1)一面与所述的齿条(4)吻合,其中设置有弹簧安装孔(11),所述的弹簧安装孔(11)口朝向另一面,所述的弹簧安装孔(11)内设置有压紧弹簧(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调整孔(10)口外设置有盖板(3),所述的盖板(3)固定在所述的转向器壳体(6)上挤压所述的压紧弹簧(2),在所述的盖板(3)与所述的压紧弹簧(2)之间设置调整垫片(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恒岳伯陶高家兵刘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