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RA的检测试剂盒、制备及完成质量检测标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683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及完成质量检测标准的方法。所述试剂盒是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试剂盒。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包被抗原、制备对照物和配制液体试剂。所述质量检测标准包括成品逐批检定标准和成品周期检定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具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并且操作简便,敏感度高,且能用于大批样品的快速检测,还可同时对抗CCP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满足不同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自身免疫病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完成质量检测标准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及完成质量检测标准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风湿性疾病人体免疫系统有分辨“自己”和“非己”的功能,它对自己的组织和细胞不会产生免疫反应。但是,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也可能对自己的组织和细胞产生了免疫反应,从而破坏或损伤了自己的组织或细胞,即自身免疫病,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抗自身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该自身抗体的检查是自身免疫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人体免疫识别功能和自身稳定功能发生紊乱;或是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因感染而发生结构或组分的改变,使免疫系统误认为“非己”而加以攻击;或是原来隐蔽的或被包围的组织或细胞(如眼球内容物,男性睾丸中的精子等)显现,被免疫系统认为是“非己”;也可能是上述情况同时存在。总之,发生自身免疫的原因仍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自身免疫病的典型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其他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多发)性硬化、硬皮病(简称PSS)、CREST综合征等;这些疾病曾名为“结缔组织病”,后来国际和国内均将它们归为风湿性疾病。这些风湿性疾病患者的体内都存在自身抗体,其中的“标志性抗体”可用于诊断,对于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其检查方法几经改进,诊断价值越来越大,因此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风湿性疾病学是一门年轻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探讨风湿性疾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方法、确定疗效肯定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一直是整个风湿性疾病学界的奋斗目标。(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最常见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6%。患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其突出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肿胀,掌指(跖趾)、腕、肘、踝甚至颞颌等关节肿痛及活动困难,晨间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关节外症状约有20%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和强直,关节功能丧失等,可损伤脏器、多组织器官,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由于病因至今不十分清楚,而且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给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已证明RA患者关节病变在发病后第一年发展最快,发病第二年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早期使用改变病情的药物可控制疾病的进展。因此,RA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而早期治疗的前提是早期诊断,所以早期诊断就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沿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简称ARA)1987年RA分类标准对RA进行诊断。此标准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骨关节X线改变和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即测定类风湿因子(简称RF)是否阳性。但是,RA早期临床表现常常不特异或不典型,骨关节X线的改变只有在关节软骨破坏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加之RF是针对免疫球蛋白IgG稳定区的抗体,在RA早期可能不出现,其敏感性虽高(60~80%),但缺乏特异性(62%),即RF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传染病中的阳性率也较高,且也可见于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所以说此标准不适于早期RA的诊断。关于早期RA的定义一直是风湿性疾病学界争论的问题,2003年EULAR会议提出了非常早期RA和早期RA的定义,将病程少于12周的RA定义为非常早期RA,病程在12周和2年之间的RA定义为早期RA,并强调无论非常早期还是早期RA均需一经诊断即给予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治疗。近年来,国际上许多风湿性疾病学家致力于RA早期诊断的研究,包括建立早期关节炎门诊、重视早期临床表现,提出早期RA的大体诊断标准、建立RA早期诊断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将CT、MRI和B超等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于RA的早期诊断等,这是指导早期开始有效治疗RA、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与RA有关的自身抗体包括抗角质蛋白抗体(简称AKA)、抗核周因子(简称APF)、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简称AFA)等。现已证明,AKA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32%,APF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为91.4%,敏感性为35.2%;AKA和APF在大约50%的RA病人中有表达,但由于其抗原的特殊性(人颊黏膜上皮细胞和大鼠食道中段角质层),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的检测方法不易标准化,使检测常规化和普及有一定难度。后发现AKA与APF的真正靶抗原是聚角蛋白微丝蛋白(cytokeratin filament aggregating protein,简称filaggrin),由此制备AFA,并证明AFA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93.4%、敏感性为36.3%。AFA、AKA及APF三者的靶抗原虽然都是filaggrin,但filaggrin是从人类表皮细胞提取的,既不适合在免疫印迹法中作抗原底物,也不适合在ELISA法中作抗原底物,因为filaggrin在氨基酸的序列及形态方面存在着异质性,使它不可能成为非常标准的抗原底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认为上述抗原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相关性,它们的表位都合有瓜氨酸。瓜氨酸存在于一部分人类蛋白中,包括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精氨酸在多肽精氨酸脱氢酶作用下,使精氨酸残基脱氨变成瓜氨酸。有学者发现瓜氨酸是RA血清抗filaggrin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抗原决定簇,此结论随后被另外的学者所证实。1998年,国外学者利用合成的瓜氨酸肽(一种直链线性肽),在RA血清中用ELISA方法检测出抗瓜氨酸肽抗体,结果显示该抗体可在76%的RA中检测出,特异性为96%,并且该抗体可在RA早期出现,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此抗体。以瓜氨酸肽作抗原来检测有一定的缺点其一,在用ELISA法检测时常用到聚苯乙烯,而瓜氨酸肽常常被聚苯乙烯吸收,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便是用共价键来连接使肤链变得更加稳定。其二,由于瓜氨酸肽是一种直链线性肽,且相对较短,它在溶液中没有很稳定的构象,这样仅有一小部分肽保持了很稳定的构象。尽管这种肽包合了所有的抗原位点,但由于这种原因,使得抗体对肽的亲和力降低。解决的方法是对这些肽做一些限制,使其具有易与抗体结合的构象。在抗原—肽复合体中,肽链经常采用β-转角构象,而环化肽可以模仿最初抗原决定簇的β-转角结构,以提高其对抗体的亲和力,故利用这一策略,2000年,Schellekens等人工合成了一种环化肽,即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他们将一条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形成与β-转角具有相似结构的二硫键,合成了CCP,并检测了抗CCP抗体。文中对环肽与直链肽的检测结果做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CCP为抗原用ELISA法检测RA的抗CCP抗体,敏感性较用直链线性瓜氨酸肽为抗原有明显提高,分别为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是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CCP)抗体的检测试剂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健杨子义魏国兰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纯中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