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4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包括减速器箱体,减速器箱体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主固定杆,主固定杆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且主固定杆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副固定杆,副固定杆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副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三通孔,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副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可以适应执行机构与减速器箱体之间的距离长短,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可以顺利的夹持在执行机构上,方便对减速器进行固定,固定减速器的过程中无需考虑底侧支撑面是否平齐。

A reducer suitable for uneven base supporting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对减速器进行安装固定,通常把减速器基座固定在平面上,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底座支撑板上会有数量不等的螺栓,或者其他部件,导致减速器基座无法通过螺栓固定在平面上,即减速器无法被固定使用,将影响到减速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使减速器不受平面的限制而进行安装固定。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所述减速器箱体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主固定杆,所述主固定杆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且所述主固定杆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副固定杆,所述副固定杆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副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板。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和若干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主固定杆与所述副固定杆配合使用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所处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配合使用用于夹持与减速器配合使用的执行机构。优选的,所述减速器箱体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减速器输入端和减速器输出端。优选的,所述主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转杆进行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副固定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第四固定板,处于上下位置的所述第四固定板用于夹持所述主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主固定杆的端部贯穿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主、副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可以适应执行机构与减速器箱体之间的距离长短,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可以顺利的夹持在执行机构上,方便对减速器进行固定,固定减速器的过程中无需考虑底侧支撑面是否平齐。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减速器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副固定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副固定杆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减速器箱体,2-减速器输出端,3-减速器输入端,4-第一固定板,5-主固定杆,6-副固定杆,7-转杆,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一螺栓,12-第二固定板,13-第三固定板,14-第三通孔,15-第四通孔,16-第二螺栓,17-第四固定板,18-第一固定孔,19-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1,减速器箱体1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主固定杆5,主固定杆5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8,且主固定杆5通过第一螺栓10固定有副固定杆6,副固定杆6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9,副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三通孔14,第二固定板12通过第二螺栓16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若干第一通孔8和若干第二通孔9的位置一一对应,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配合使用用于改变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所处的位置,可根据执行机构与减速器之间的距离,来适当调节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之间的结合长度,以便使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可以夹持执行机构上的某个凸出板或者其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固定板13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四通孔15,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配合使用用于夹持与减速器配合使用的执行机构,为了方便调节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之间的结合长度,同时也为了提高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之间的稳定性,避免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之间发生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减速器箱体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减速器输入端3和减速器输出端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4的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绕成一圈的第一固定孔18,靠近转杆7且在主固定杆5的端部贯穿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9,第一固定孔18与第二固定孔19的位置一一对应,在固定好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后,另外使用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孔18和第二固定孔19,使主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板4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主固定杆5发生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板4通过转杆7进行转动连接,为了方便对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适应夹持执行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副固定杆6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第四固定板17,处于上下位置的第四固定板17用于夹持主固定杆5,为了避免副固定杆6与主固定杆5之间发生转动,提高副固定杆6与主固定杆5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减速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稳定性。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的使用流程为:先根据减速器箱体1与执行机构之间的距离调节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的总长度,使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分别对齐,将第一螺栓10依次插入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内,将螺母拧在第一螺栓10的一端,并拧紧,使主固定杆5与副固定杆6紧紧的固定在一起即可,然后将第二固定板12转动至执行机构合适的位置,即适合被夹持的位置,将第三固定板13贴在适应被夹持的位置的另一侧,而将第二固定板12贴在被夹持位置的一侧,通过第二螺栓16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4和第四通孔15,然后将螺母拧在第二螺栓16的一端,并进行拧紧,这样就可以将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紧紧的夹持着执行机构,即固定住了减速器的位置。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主、副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可以适应执行机构与减速器箱体1之间的距离长短,使第三固定板12和第四固定板13可以顺利的夹持在执行机构上,方便对减速器进行固定,固定减速器的过程中无需考虑底侧支撑面是否平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箱体(1),所述减速器箱体(1)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主固定杆(5),所述主固定杆(5)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8),且所述主固定杆(5)通过第一螺栓(10)固定有副固定杆(6),所述副固定杆(6)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9),所述副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三通孔(14),所述第二固定板(12)通过第二螺栓(16)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箱体(1),所述减速器箱体(1)的前、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主固定杆(5),所述主固定杆(5)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8),且所述主固定杆(5)通过第一螺栓(10)固定有副固定杆(6),所述副固定杆(6)的侧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9),所述副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侧面顶部贯穿有第三通孔(14),所述第二固定板(12)通过第二螺栓(16)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通孔(8)和若干所述第二通孔(9)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主固定杆(5)与所述副固定杆(6)配合使用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固定板(12)和所述第三固定板(13)所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基座支撑面不平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3)的侧面顶部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必宽李春明季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金鼎变速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