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63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水平底板上板面的左部固设有左支撑块,该左支撑块顶部固定有第一U形定位块;第一U形定位块的两个侧边上端面平齐,该第一U形定位块连接边的右侧面竖直固定有第一接触传感器;水平底板上板面的右部固设有右支撑块,该右支撑块顶部的左侧固设有第二U形定位块;右支撑块右部竖直设有压紧气缸,该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杠杆一端铰接,杠杆中部通过销轴与右支撑块铰接,且杠杆的另一端固设有U形压紧块。本案能有效地定位部件,并焊接成总成,且本工装能通过接触传感器有效地杜绝螺母漏焊的情况发生,从而可靠地避免螺母漏焊导致汽车总装受阻的缺陷。

Front seat rear cross member assembly weld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总成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总成制造领域,前排座椅后横梁安装由若干小构件焊接而成。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各个构件的特殊形状造成焊接的精度不高,在焊接完成后汽车装配时会出现无法顺利安装的问题。并且,焊接后横梁总成之前,上个工序应该在后横梁上焊接有两个用于安装线束的螺母。焊接好的后横梁总成直接发往总装厂,进而直接焊接在车架上,目前常常在焊接完成后才发现后横梁总成上漏焊了两个螺母,后续就不能完成线束的安装,只有拆下来返修,拆卸非常费力,返修成本高,并且影响总装生产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欲可靠地完成焊接,并且防止螺母漏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底板(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其中水平底板(1)通过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该水平底板上板面的中部固设有中支撑块(3),该中支撑块顶部的左、右侧水平固定有一个第一定位块(4),两个第一定位块的远离端分别垂直固定有第一定位柱(5);所述中支撑块(3)顶部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定位块(6),这两个第二定位块的顶面平齐,且后侧的第二定位块(6)后表面顶部固设有杠杆式压紧气缸(7),该杠杆式压紧气缸的压紧块能翻转到第二定位块(6)正上方;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左部固设有左支撑块(8),该左支撑块顶部固定有第一U形定位块(9),第一U形定位块(9)所在平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6)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U形定位块(9)的两个侧边上端面平齐,该第一U形定位块(9)连接边的右侧面竖直固定有第一接触传感器(10);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右部固设有右支撑块(11),该右支撑块顶部的左侧固设有第二U形定位块(12),且第一、二U形定位块的侧边顶面平齐;所述右支撑块(11)右部竖直设有压紧气缸(13),该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杠杆(14)一端铰接,杠杆(14)中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右支撑块(11)铰接,且杠杆(14)的另一端固设有U形压紧块(15);当所述压紧气缸(13)启动时,U形压紧块(15)翻转到水平底板(1)正上方,且U形压紧块(15)两侧边的悬空端位于所述第二U形定位块(12)对应侧边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竖直固定在右支撑块(11)顶面的中部,该第一、二接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侧是否漏装螺母,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且该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使用时,先将后横梁定位在中支撑块(3)、左支撑块(8)和右支撑块(11)之间,并由第一定位块(4)、第二定位块(6)、第一U形定位块(9)和第二U形定位块(12)对后横梁定位,再在后横梁上面摆放好其他的细小零件,最后启动杠杆式压紧气缸(7)和压紧气缸(13),并通过这两个气缸压紧,最后焊接成后横梁总成。摆放好零件后,当左、右侧的螺母未漏装时,左、右侧的螺母会与对应的两个接触传感器接触头接触,此时报警器不会报警。当左、右侧的螺母至少一个螺母漏装时,至少一个接触传感器的接触头不能接触到螺母,此时接触传感器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生叫声报警,从而提醒操作工人发生螺母漏焊情况,及时进行补焊。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后,就能很有效地杜绝螺母漏焊的情况发生,从而可靠地避免螺母漏焊导致汽车总装受阻的缺陷,非常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便于压紧,所述U形压紧块(15)的两侧边为7字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U形定位块(12)右侧紧靠有固定限位块(16),所述杠杆(14)上对应设有活动限位块(17),且固定限位块(16)对该活动限位块进行翻转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能有效地定位部件,并焊接成总成,且本工装能通过接触传感器有效地杜绝螺母漏焊的情况发生,从而可靠地避免螺母漏焊导致汽车总装受阻的缺陷,非常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可知,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水平底板1通过两个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这两个支架2左右并排设置,且支架2由角铁焊接而成。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中部固设有中支撑块3,该中支撑块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水平固定有一个第一定位块4,两个第一定位块4的远离端分别垂直固定有第一定位柱5。中支撑块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定位块6,这两个第二定位块6的顶面平齐,且两个第二定位块6的连线与两个第一定位块4的连线构成一个“十”字形。后侧的第二定位块6后表面顶部固设有杠杆式压紧气缸7,该杠杆式压紧气缸7的压紧块能翻转到第二定位块6正上方,从而与第二定位块6相配合,压紧前排座椅安装后横梁总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杠杆式压紧气缸7为外购件,该杠杆式压紧气缸7的压紧块与压紧杠杆的一端固定,压紧杠杆的中部通过销轴与第二定位块6铰接,且压紧杠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铰接。当气缸启动时,通过压紧杠杆带动压紧块摆动和压紧。参照图1,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左部固设有左支撑块8,该左支撑块8顶部固定有第一U形定位块9,第一U形定位块9所在平面与两个第二定位块6所在平面平行。第一U形定位块9的两个侧边上端面平齐,该第一U形定位块9连接边的右侧面竖直固定有外购的第一接触传感器10。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右部固设有右支撑块11,该右支撑块11顶部的左侧固设有第二U形定位块12,且第一、二U形定位块的侧边顶面平齐。右支撑块11右部竖直设有压紧气缸13,该压紧气缸13的活塞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杠杆14一端铰接,杠杆14中部通过销轴与右支撑块11铰接,且杠杆14的另一端固设有U形压紧块15。当压紧气缸13启动时,U形压紧块15翻转到水平底板1正上方,且U形压紧块15两侧边的悬空端位于第二U形定位块12对应侧边的正上方,从而压紧前排座椅安装后横梁总成的部件。U形压紧块15的两侧边为7字形结构。第二U形定位块12右侧紧靠有固定限位块16,杠杆14上对应设有活动限位块17,且固定限位块16对该活动限位块进行翻转限位,进而限制杠杆14的翻转角度。外购的第二接触传感器竖直固定在右支撑块11顶面的中部,该第一、二接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侧是否漏装螺母,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18,且该控制器控制报警器19进行报警。在本案中,控制器18和报警器19均装在水平底板1的下板面。当左、右侧的螺母未漏装时,左、右侧的螺母会与对应的两个接触传感器接触头接触,此时报警器19不会报警。当左、右侧的螺母至少一个螺母漏装时,至少一个接触传感器的接触头不能接触到螺母,此时接触传感器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18,并由控制器18控制报警器19发生叫声报警,从而提醒操作工人发生螺母漏焊情况,及时进行补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中接触传感器通过是否接触到来检测螺母是否漏装属于常规技术,接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底板(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其中水平底板(1)通过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该水平底板上板面的中部固设有中支撑块(3),该中支撑块顶部的左、右侧水平固定有一个第一定位块(4),两个第一定位块的远离端分别垂直固定有第一定位柱(5);所述中支撑块(3)顶部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定位块(6),这两个第二定位块的顶面平齐,且后侧的第二定位块(6)后表面顶部固设有杠杆式压紧气缸(7),该杠杆式压紧气缸的压紧块能翻转到第二定位块(6)正上方;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左部固设有左支撑块(8),该左支撑块顶部固定有第一U形定位块(9),第一U形定位块(9)所在平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6)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U形定位块(9)的两个侧边上端面平齐,该第一U形定位块(9)连接边的右侧面竖直固定有第一接触传感器(10);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右部固设有右支撑块(11),该右支撑块顶部的左侧固设有第二U形定位块(12),且第一、二U形定位块的侧边顶面平齐;所述右支撑块(11)右部竖直设有压紧气缸(13),该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杠杆(14)一端铰接,杠杆(14)中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右支撑块(11)铰接,且杠杆(14)的另一端固设有U形压紧块(15);当所述压紧气缸(13)启动时,U形压紧块(15)翻转到水平底板(1)正上方,且U形压紧块(15)两侧边的悬空端位于所述第二U形定位块(12)对应侧边的正上方;/n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竖直固定在右支撑块(11)顶面的中部,该第一、二接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侧是否漏装螺母,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控制器,且该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排座椅后横梁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底板(1)和第二接触传感器,其中水平底板(1)通过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该水平底板上板面的中部固设有中支撑块(3),该中支撑块顶部的左、右侧水平固定有一个第一定位块(4),两个第一定位块的远离端分别垂直固定有第一定位柱(5);所述中支撑块(3)顶部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定位块(6),这两个第二定位块的顶面平齐,且后侧的第二定位块(6)后表面顶部固设有杠杆式压紧气缸(7),该杠杆式压紧气缸的压紧块能翻转到第二定位块(6)正上方;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左部固设有左支撑块(8),该左支撑块顶部固定有第一U形定位块(9),第一U形定位块(9)所在平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6)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U形定位块(9)的两个侧边上端面平齐,该第一U形定位块(9)连接边的右侧面竖直固定有第一接触传感器(10);所述水平底板(1)上板面的右部固设有右支撑块(11),该右支撑块顶部的左侧固设有第二U形定位块(12),且第一、二U形定位块的侧边顶面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杰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北区长安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