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离合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40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离合器结构,主要具有:    一固定槽轮,具有一轮轴及一中空状供轮轴穿过固定在轮轴一端上的轮盘,轮盘盘面迎向轮轴长端向具有斜面;    一滑动槽轮,具一中空状滑动轴,该滑动轴穿套在轮轴上作滑动位移,迎向轮盘的端部外侧穿套固定有一滑动盘,该滑动盘迎向轮盘的斜面端也具一相对应且倾斜角度相反的斜面,二斜面间形成一向外呈扩口状皮带可设于其中并可依循斜面作上、下位移的皮带置放空间;    其特征在于:固定槽轮的轮轴固定轮盘端向外突伸有一供轮盘贴靠的结合缘,且结合缘缘面上布列有结合孔,而轮盘配合结合孔也具穿孔,轮轴与轮盘由结合件穿过结合孔及穿孔结合;滑动槽轮于滑动轴固定滑动盘端也外突一使侧面供滑动盘贴靠的结合缘,且结合缘缘面及滑动盘盘面上分别具有相对应的供结合件穿过固结的结合孔及穿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车辆离合器结构,尤指一种组成离合器的固定槽轮与滑动槽轮,其盘与轴间的结合采用各别成型后,以锁接方式结合,提升二者结合准确性的车辆离合器结构,免除习知需校正、制造费时的缺失。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离合器(如图1、2所示)主要由一固定槽轮10及一被支撑在固定槽轮10轮轴11上的滑动槽轮20所构成;其中,该固定槽轮10,具一中空轮轴11,轮轴11一端以焊接方式固定一轮盘12,该轮盘12迎向轮轴11另一端的端面具一斜面120;该滑动槽轮20,具一中空滑动轴21,该滑动轴21为可穿套且被支撑在轮轴11的外侧,滑动轴21迎向轮盘12端外侧也以焊接方式固定一滑动盘22,该滑动盘22对应轮盘12的斜面120位置处也具有相应的斜面220,二斜面120、220的倾斜角度相反,二斜面120、220间形成一内侧较窄外侧较宽的皮带30置放区间31(如图2所示);其次,该滑动槽轮20在当车子加油时,可视加油量多少在轮轴11上作滑动位移(其技术手段因非本技术主要诉求重点,于此不再赘述)。使用操作时,当车子一加油,滑动槽轮20便会被驱动往固定槽轮10的轮盘12端接近,以调整皮带30置放空间31的宽度,随着加油量愈大皮带30置放空间31宽度愈小,皮带30被置放空间31斜面120、220壁面夹得更紧,且皮带30距轮轴11轴心距离愈大(皮带30绕设在该处的半径愈大,如图3所示),车子被传动速度愈快;反之,当加油量愈小,皮带30距轮轴11距离小(皮带30半径小,如图2所示),车子会渐渐减速或停止。由上述可知,滑动盘22与轮盘12的斜面220、120提供皮带30上下位移的依循面,在制造时,滑动盘22与转盘12的准确性需极准确,否则皮带30与斜面220、120的贴合度便会降低,进而影响被皮带30传动的输出扭力及功率。现有固定槽轮10的中空轮轴11与轮盘12间,及滑动槽轮20的滑动轴21与滑动盘22间,是采用各别成型后再于焊接处A以焊接方式结合(如图1所示),焊接时,二构件需放入一治具内经高温(约1000多度)焊接再回火。习知如此制造过程,除了会造成制造过程繁琐费工外,以焊接手段结合,尤其不同材质间进行焊接,变数极大,容易造成不可预期的龟裂现象,且焊接时也易造成变形现象,以致,不论固定槽轮10或者滑动槽轮20,在各别焊接成型后,常需另外作校正手续,以使二斜面220、120能供皮带30完全贴合。所以,习知离合器固定槽轮10与滑动槽20分别具有制造费工(焊接、研磨焊处),需作校正,以及皮带30贴合度差,影响输出扭力及功率的缺失。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习知在制造及使用上具有上列缺失,乃加以设计改良,遂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制造省工、不需组合后再进行校正、可节省制造成本的车辆离合器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离合器结构,主要具有一固定槽轮,具有一轮轴及一中空状供轮轴穿过固定在轮轴一端上的轮盘,轮盘盘面迎向轮轴长端向具有斜面;一滑动槽轮,具一中空状滑动轴,该滑动轴穿套在轮轴上作滑动位移,迎向轮盘的端部外侧穿套固定有一滑动盘,该滑动盘迎向轮盘的斜面端也具一相对应且倾斜角度相反的斜面,二斜面间形成一向外呈扩口状的皮带置放空间,皮带设于置放空间内并可依循斜面作上、下位移;固定槽轮的轮轴固定轮盘端向外突伸有一供轮盘贴靠的结合缘,且结合缘缘面上布列有结合孔,而轮盘配合结合孔也具穿孔,轮轴与轮盘由结合件穿过结合孔及穿孔结合;滑动槽轮于滑动轴固定滑动盘端也外突一使侧面供滑动盘贴靠的结合缘,且结合缘缘面及滑动盘盘面上分别具有相对应的供结合件穿过固结的结合孔及穿孔。该结合件可为铆钉。本技术将离合器的固定槽轮所有的轮轴与固定槽轮,以及滑动槽轮所有的滑动轴与滑动盘,在各别成型后,以锁接方式结合,免除习知以高温焊接易造成变形的缺失,具有降低制造成本,不需校正,可提升皮带贴合度,进而不影响输出扭力及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分解图;图2为现有技术组合图;图3为现有技术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槽轮的侧视图。图号说明固定槽轮10 轮轴11 滑动槽轮20轮盘12 斜面120,220滑动轴21滑动盘22皮带30 置放空间31滑动盘22焊接处A 固定槽轮40轮轴41 滑动槽轮50 轮盘42斜面420,520滑动轴51滑动盘52 皮带60置放空间61结合缘411,511穿孔421,521 结合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5所示,本技术离合器如习知,主要具一固定槽轮40,及一可在固定槽轮40的轮轴41上作滑动位移的滑动槽轮50;其中,固定槽轮40的轮轴41一端结合有中空状轮盘42,轮盘42迎向轮轴41长端侧具有斜面420;滑动槽轮50具一中空滑动轴51穿套在轮轴41上,滑动轴51接近轮盘42端固接有一中空滑动盘52,滑动盘52迎向轮盘42的盘面配合斜面420也具一相对应的斜面520,二斜面420、520间形成一供皮带60容纳放置的置放空间61且二斜面420、520可做皮带60位移的依循面(图5、6所示)。本技术主要改良在(请参阅图4所示)一、固定槽轮40的轮轴41结合轮盘42端外突一结合缘410,该结合绿410缘面上设置有多个结合孔411(如图7所示);轮盘42,由中心处的轮孔供轮轴41穿过而靠在结合缘410的侧面上,轮面对应结合缘410的结合孔411也设置有相配合的穿孔421,轮轴41与轮盘42各别成型后,由轮盘42贴靠在结合缘410的侧面上,再以结合件62(铆钉)穿过穿孔421及结合孔411将轮盘42固结在轮轴41的结合缘410上,组成完整的固定槽轮40。二、滑动槽轮50的滑动轴51结合滑动盘52端也外突有结合缘510,且结合缘510缘面上等距分配具有数结合孔511;滑动盘52中间的盘孔供滑动轴51穿过,使盘面贴靠在结合缘510缘面上,盘面对应结合缘510的结合孔511位置也设有相对应的穿孔521,使结合件62穿过结合孔511及穿孔521将滑动盘52固结在滑动轴51上,二者结合一体成一滑动槽轮50。由上列的说明可知,固定槽轮40的轮轴41与轮盘42,及滑动槽轮50的滑动轴51与滑动盘52,在结合方面都是采用个别成型后,以结合缘410、510使二者相互靠接,再以结合件62将二者结合。该种结合制造方式,在模具各别成型时因即已具精确性,再配合结合时有结合缘410、510供另一构件贴靠,以致当结合件62结合后,固定槽轮40与滑动槽轮50各别都极为准确,使得二者结合后,斜面420、520皮带60放置的置放空间61都随之准确、不偏歪,不会影响皮带60与斜面420、520的贴合度,使输出扭力可以正常输出。而且,在制造上,本技术不需如习知般需送至治具处作高温焊接及事后研磨处理程序,及可免除习知高温焊接易造成的变形、裂开缺失,具有降低成本及降低产品不良率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离合器结构,主要具有一固定槽轮,具有一轮轴及一中空状供轮轴穿过固定在轮轴一端上的轮盘,轮盘盘面迎向轮轴长端向具有斜面;一滑动槽轮,具一中空状滑动轴,该滑动轴穿套在轮轴上作滑动位移,迎向轮盘的端部外侧穿套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茂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